面對一幅畫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茫然無措呢?也許我們可以從藝術作品里感受到一絲情緒,但是仍然無法理解作品。
人們,特別是兒童和少年,接觸經典藝術最大的障礙來自于心理的恐懼,似乎那些大師的作品高不可攀。克服心理障礙最好的辦法就是當他們直接去感受,去與作品、作者對話。
學習觀看一幅繪畫,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愿意完全相信我們自己的眼睛。藝術家在面對空白畫布時,他們自己的選擇和判斷,他們的所為和所不為,其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魔法。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畫布上,就是讓我們自己有機會去發現,發現它為身邊這可見的世界增加了什么。
但是一幅畫無論其著名與否,都可能帶來威脅。畫布上有一種光環,可以吸引我們,或是另我們感到不安,讓我們覺得:第一印象不管多么強烈,總是可能繼續擴展、深入。簡而言之,其中有種東西我們無法捕獲。
無論它的主題是什么,每件藝術作品都具體表現出了一系列感受和記憶,而且二者最終融為一體。作品的影響立竿見影,同時又很復雜。對我們來說,作品可能很新鮮,但它從不孤獨。
藝術史學者穿越某件作品的重重迷霧,并以自己的細心觀察,追尋構成作品歷史的美學影響范圍,他們或她們對這個過程感到愉悅,這很容易理解。但從藝術愛好者的角度看來,諸如分類、風格之類,只能增加欣賞的難度,更不用說理論和專業詞匯了。
不過,即使是最不了解作品的觀賞者,也會進入一幅繪畫作品的氛圍之中。永遠不要低估我們看到的東西。就算是對我們自己,我們的反應可能看上去挺幼稚,但它也有其合理性。我們面對一幅圖像的第一反應,不管是一見鐘情,還是馬上就產生厭惡,主要在于它表現現實的方法: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畫作與自然之間的相似程度;另我們感到驚訝的,可能是它將世界理想化或是轉換的方式,熟悉的地標變得模糊不清,這也會讓我們不安。這些因素會馬上起到作用,而且比起其他任何信息來說,更容易讓我們深深觸動。我們可能無法解釋看到了什么,但是多少可以明白說出吸引或是令我們反感的東西。
1. 觀察簡單的現實
一幅重現現實世界的畫,其中總會有些令人滿足的東西。
人們聚在尸體周圍。在這個房間里,他們一定覺得很熱。畫面中有太多紅色。他們厚重寬大的外衣密集地落在地上,一些光線從上面打在他們頭上。他們的臉遠不如身體語言重要:站立的方式透露出的信息,超出他們的表情,毫無疑問,這是因為悲傷讓他們的身份失去意義。他們都是誰,包括面前躺著的女人,什么都無法改變。名字可以等等再說。賞畫者馬上就能認出畫中的場景,就算還不知道畫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他們在哀悼誰。這場景在哪里都是一樣的,無論觀賞者是誰。而且,這些人不怕被看到,也不關心我們怎么看待他們的穿戴。他們緊握雙手,捂著眼睛,痛哭讓他們低下了頭。他們就在那里站著,幾乎一動不動。他們也做不了什么。
一個年輕女子做得離我們很近,低頭哭泣,臉埋在手里里面。然而,盡管她的痛苦十分真切,但最先打動賞畫者的,卻是她明亮的脖頸、褐色的頭發,還有她琥珀色衣服發出來的光輝。在所有的悲哀中,她的美麗似乎有些不協調,有點不合時宜。我們的眼睛都停留在她身上,找到一些慰藉。
畫中的人像其他世人一樣哀悼死者。盡管畫的標題確定無疑,我們還是要湊近努力觀察,才能看到那個光暈,一圈細細的金線,飄浮于橫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女性頭后面。《圣經》一字未提圣母馬利亞之死,但在傳說中,門徒們奇跡般地被召喚到她面前。我們這里看到的就是他們,赤著腳,疲憊不堪。其中站在右邊的這位,手撐著頭,在憂愁中沉思。這是圣約翰,根據慣例,在耶穌死后,他來照顧圣母馬利亞。籠罩他全身的黑色布料,強調出他的決心。黑衣也說明他在哀悼,把他身體的一部分隱藏起來,但他仍是最警惕、最正直的,他與身邊站著的其他人都不一樣。
背景中,一道斜線將墻分開。反映出落在人們頭上的陰影的重量。和卡拉瓦喬其他畫作一樣,他用背景表現畫中人物之間的關系或是他們自己內心的張力。在某種意義上,背景可稱作這些張力的抽象實現,簡化成光影的幾何光線,反映出它在我們面前展現的一幕幕戲劇。
今天,畫中場景的設置會令人感到稍稍不安,因為它讓人想起某種詭計,對其中現實產生懷疑。賞畫者之前可能還對畫中人物產生同情,但現在可能會想:那只不過就是一次作秀。
但如果我們退后一點,再次觀看,此時就會發現:一切都恰如其分。
圣母馬利亞的臉,光打在上面,是我們唯一完全看清的臉,而其他人的臉以不同方式被陰影遮擋,告訴我們:他們還是這塵世的一部分。然后就是她的衣服,掉落在桌子邊緣,在華麗的幕簾下方。即將被遺棄的破爛衣服與它上面的華貴幕布,二者之間的對比,象征窮困與莊嚴,死亡與展開。幕布,這劇場中不起眼的道具,現在突然承擔了異常重要的責,因為在它和圣母馬利亞的身體之間,卡拉瓦喬建立起一種權威性的平行關系。
2.思忖崇高與莊嚴
有些作品可以讓我們呆若木雞。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卻不知道為什么。
她只向我們轉過來一秒,足以讓我們記住她的樣子,也只足以讓我們知道:這是多么獨特的畫面,而且在某種意義上,這畫面也不是要讓我們看到的。在她轉頭而去的那一刻,這少女望向我們的一眼,亦然。我們甚至不知道她是誰。當然,以后,我們也許能想象出一整本小說,從這神秘的幻影推斷出整個一生,但這些現在還沒有發生。此時,這個畫面制造出稀有的感覺:神魂顛倒。
由此,模特兒的身份這個問題不重要,她的不知名反而令人覺得舒服: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名字,也會讓我們開始思考,并跟歷史聯系,抑或至少聯系某個人的特定歷史。但是我們這里面對的不是一個肖像,而是維米爾畫的一張面孔,一張完全自在、自為的面孔,不與其他任何東西產生聯系。一切都不重要,除了我們此時此地的所見。畫作之外的生活,可以暫時拋在腦后。
維米爾的畫可以將所有與自身沖突的食物放在一起。互相沖突的行為,常常會讓我們之中有些人感到分裂或是瞻前顧后;現在,出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真實的畫面,卻與我們知道的一切都截然相反。黑色背景,常常用在宗教作品中,現在表現出畫面的永恒。以肩部為界線,這模特兒姑娘要與世界擺脫任何聯系,接下來她會完全忽視世界的存在。
她的雙唇微啟,正要說話。或者也許我們太冒失了,沒有什么能證明這一點,這可能是她自然的表情。我們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個詞語剛剛掠過她的雙唇,或者這就是她臉上習慣的樣子。空氣開始在畫面中流動,是她在呼吸。如果必須詳細描述,我們可能會說那是粉色的,就像整個嘴唇和柔軟的雙頰。這溫暖的畫面。
這少女戴著沉重的珍珠耳環,它不僅僅是符號般的配件,也不可能只不過是一個用來向別人炫耀的裝飾。它本身意義重大:這自然的造物,透明純潔,是光和幾何的聯合。畫面以這珍珠為中心展開,仿佛它就是原子核。維米爾像建筑師一樣處理光,珍珠就是他的鉛垂線,少女頭巾上的皺痕就是柱子上的開槽。
從黎明出現到夜幕降臨,它覆蓋所有的陰影,直到沉入黑暗。至于黃,它放射太陽的力量,傳遞熱和光以及新的開始的能量。合二為一,黃和藍產生綠,世界上所有的風景都誕生于其中。
少女頭巾的藍色中有黃色的小斑點,黃色布料上的小片藍色如同小片的冰,但這兩種顏色從未混合。時間停止前進。少女站在奇跡般保留下來的空間中,綠色尚未從中誕生。歷史陷于停滯,它正在重新創造自己。
3.分析扭曲的可見世界
一幅繪畫展現的所有東西,無論是生活、風景,還是日常場所,我們都可以為它賦予一個名字。
圣嬰躺在母親的腿上,伸開四肢,陷入夢中。圣母馬利亞在上下望,仿佛從遙遠的距離,她的頭輕歪。她長長的手指劃過衣裙上方,輕輕撫摸滑落到肩膀的頭發,她的另一只手扶著自己的孩子,雖然孩子已經很大了,這只手卻沒費什么力氣。不同一般,她也被拉長了。這幅作品的標題—“長頸圣母”,也表明了圣母在比例上的不同尋常。灰色半透明而又極薄的衣服好似“漂浮”在圣嬰周圍,圣嬰輕輕躺在母親的藍色斗篷上。圣母沒有用雙手抱著孩子,也沒有把他舉到胸前。實際上,她庇護著圣嬰,像是河床保護著水流,知道水流會很容易突破河岸。孩子看起來快要從她腿上滑落下來,輕輕地、不可避免、意料之中,就像畫面中那氣韻的流動。這樣的運動沒有止境,它的后果我們無法想象,展現在帳幔的翻騰中,在畫中人物奇異延長的身體中。
變化過程已經開始了。各個事件不再以自然順序發生:圣嬰有著新生兒的臉,卻有著長大了許多的兒童的身體。他的小手和小腳與他的身高并不搭配。我們不知道,他的姿勢表現的是感覺上的狂熱,還是受苦的標志,他伸開的雙臂讓人想起基督上十字架的過程。他的臉讓人想起掙扎與死亡痛苦中的孩子。
這怪異的外貌游戲,我們應該怎么理解?站在歷史角度,我們應該如何置足?幾個不同舞臺爭奪著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孩子:他太大了,或是太小了,還沒有出生,或是已經死去;他被分派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他被賦予的身體讓人無法理解,因為不是他現在本該具有的樣子—一個正在熟睡的小男孩。
可是,馬利亞皮膚纖細雅致,發式復雜悅目,她似乎毫不關心。這年輕女子精致時尚,讓我們想起惹人喜愛的公主,而不是一個宗教人物。甚至她雙唇上的微笑都是暗示。她真的看不到我們自己看見的東西嗎?也許不是。表面是畸形兒,背后是一個小孩子;我們在尋找這個事實。而圣母看到的,是歷史的轉折點。
右邊的石柱初看上去不協調,而且放得很別扭。但在它底部,一個小小的人物手里拿著卷軸,幫我們看清它的大小,并讓我們知道:這石柱與主要人物距離遙遠,而且它是整個柱廊中的第一根—也許是最后一根。它向我們揭示隱藏的事物,并反映出人物的預言性,他們的言辭體現在圣母與圣嬰身上,體現在成行柱子中。
這幅畫的構圖,確認這個世界永遠在邊緣徘徊的狀態。但是作品的重點仍然是個矛盾,它引起的贊美,來自絲毫沒有減弱的不安感。在馬利亞的胸部下面,衣服褶皺構成一個尖角,還有非常微妙的曲線,在她的肚臍周圍形成一個圓,賞畫者因此而搖擺,搖擺在圣母的性感外表和畫作本身的宗教目的之間。這幅女人的畫像,被傳承圣道的教會平衡。蜿蜒的線條,既表現身體的曲線,又表現覆蓋著身體的裙袍。畫作中起伏的節奏,讓陷于冥思的信徒不再迷惑,同時又提醒我們那險惡的像蛇一般的惡魔,就潛伏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是北侖色
89年的斜杠女雙魚
孤獨的日子
有我陪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