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提到賀敬之這個名字,可能大家覺得非常陌生。可是在半個世紀以前,這個名字對于中國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那今天的課我們就從了解賀敬之開始。PPT展示:
作者介紹
賀敬之
1924年生,當代詩人和劇作家。15歲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17歲 入黨。1945年和丁 毅執筆集體創作新歌劇《白毛女》, 曾榮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1946年離開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戰爭的新戰場。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種,屬于山歌性質,流行于陜北一帶。曲調淳樸、高亢、悠長,節奏自由。歌詞- -般由上下兩句構成一-節, 經常是上句比興,下句道出其真意。每句四個節拍(有時有襯字),與七言詩略同。短的只有- -兩節,長的可達數十節。每節的上下兩句都押韻,多節可以連用- -韻,也可以換韻。多節時,用同一曲調(有時稍加變化)反復演唱。
聽課文朗讀
積累字詞。解釋詞語。
(過渡語)詩言志,詩歌是用來傳情達意的。作者借這首詩要表達怎樣的情感呢?這是本節課我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我們將通過以下三個問題逐步解決:一,本首詩共5章,每一章寫了什么?2,五章之間的內容有什么關系?作者的情感變化過程又是怎樣的?
自由朗讀,完成填空。
第一章,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1~4節是第1層寫回延安的心情,作者回到延安先是“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然后用一抓一貼兩個動作再蕩開一筆,表達幾回回夢里回延安的持久愿望,最后用千聲萬聲呼喚你直抒胸臆,從不同方面表達激動的心情。第5~7是第2層寫延安親人迎過延河來,詩人竟然說不出話來,唯有一個動作“一頭撲在親人懷”,表達喜悅和激動之情。因此第一章寫的是重回延安的激動之情。
第2章選取了典型的事物和情景,“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東山的梅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樹梢樹枝樹根根,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等,含蓄的表達了延安對詩人的培養,因此第2節寫的是追憶成長的感激之情。
第3章前兩節描寫了熱烈的場面,團團圍定炕上坐,滿窯里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第3~7節選取了幾個人物老爺爺,團支書,社主任等,描寫了親人團聚話家常的情景,這一章點出了所談的話題,我夢見雞毛信來,保衛延安你們費了心,10年來革命大發展。這一章寫的是歡聚暢談的喜悅之情。
第4章以“我”的眼光來看延安新貌,選取了一條條街道,一座座樓房,一排排綠樹等典型事物來描寫,以母親延安換新衣,總括這一新貌。因此第4章寫的是面對新貌的贊美之情。
第5章,點明與延安相關的地點:楊家嶺,寶塔山,棗園,延安。與延安相關的人物:毛主席,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等,表達這些革命傳統在今天更加發揚光大,延安未來更加美好“光榮的沿河還要在前頭”全詩在高亢的情調中結束,所以第5章寫的是繼往開來的豪邁之情。
這5張各自獨立,從不同層面表達了作者在不同情景下的情感,從重回延安回憶延安,到惠延安親人,再到看延安,最后歌頌延安,這5個章節內容相互關聯,將詮釋的內容與情感凝聚在一個內核之中,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我們需要思考5章之間的內容有什么關系,作者情感變化過程是怎樣的?
詩人與延安是什么關系?詩歌在時間與空間上有哪些變化?出示各章內容
第一章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1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1
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第二章上海教育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1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
第三章
親人見了親人面1歡喜的眼淚眼眶里轉。
十年來革命大發展,說不盡這三千六百天.
第四章.
千萬條腿千萬只眼,
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你1
母親延安換新衣。
第五章
社會主義路.上大踏步走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身長翅膀吧腳生云,再回延安看母親!
同學們當讀完這些詩句時我們能否通過這些這首詩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理清詩人與延安的關系呢?是的,母親這一詞語反復出現。(母親紅色顯示)是的,通這個通過這個關鍵詞,我們理清詩人與延安是母親與兒子的關系。
第一章,第1章當中作者千聲萬聲呼喚你,表達當下的我,對母親的思念。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我終于見到母親。那一剎那,無比的興奮。第2章回望十年前延安母親生養了我,給予我物質上的保障,在精神上教育我。母親延安引領我走上革命的道路,給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所以革命的道路千萬里,無論天南海北,詩人都想著母親延安。第3章寫當下我和親人們交談,感受到這10年延安發生的重大變化,10年來革命大發展,說不盡這三千六百天。第4章,我看到母親這10年來的變化與發展感到目不暇接,對照過去,母親延安換了新衣,我為今天母親的巨大變化感到無比的興奮,第5章中延安是我的母親,延安的精神將永遠引領著我們不斷前進,為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努力,光榮的洋河還要在前頭。延安的精神將永遠引領著我們,擔負其新的歷史使命,建設自己的國家。等到再回延安看延安時匯報取得的新成績!
通過分析,我們理解了詩人與延安之間的關系,是兒子與母親的關系。5章內容之間的關系表達的是兒子對母親的情感,那么看一下5章內容中時間、空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詩歌中的時間在不斷變化,第1章寫當下,第2章寫回望過去,第3章寫當下,第4章也是寫當下,第5章寫未來,從當下到回望過去再到當下,最后展望未來,期待再回延安;詩歌中的詩歌中的空間也在不斷變化,第1段在柳林鋪,第2段在柳二十里鋪,第3段在在第5章在未來再回的延安,從快進延安的柳林鋪到二十里鋪,再到窯洞去延安城,最后到展望未來的場景的延安,這些時空變化過程的背后,隱含著我回延安這一經歷的一條敘事線,更貫穿起我和延安母親之間的感情線。五章的內容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在上面這一環節中,我們明確了每張內容之間的關系,梳理了詩人和延安之間的關系,分析了詩歌中時空的變化背后隱含著的敘事線,感情線。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思考,作為兒子,在每一章中,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對母親傾訴,這條虛實線的背后,又隱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呢?
第1張不僅有重返延安的激動,還有見到親人的喜悅之情,第2張選取典型事物與情景,表達對嚴要母親的感激之情,第3章寫親人歡聚之時的熱烈場面,表達親人之間的喜悅之情,詩人看到母親10年大發展而感到激動與感慨。第4章描寫延安城的新貌表達詩人對母親建設成就的贊美之情。第5章回顧母親的光榮歷史,詩人在結尾處寫再回延安看母親,展望母親的美好前程與母親惜別,使人肩負建設國家的重任,希望有朝一日再回母親懷抱的豪邁之情。無論是柳林鋪二十里鋪,還是窯洞及延安城,無論是當下過去,還是將來,整首詩深切表達了詩人對延安母親真摯的感激熱愛,贊美和眷戀之情。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解決了剛課堂一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中的前兩個。
接下來解決第3個問題。主詩歌采用信天游的形式有什么特點?再看一下什么是信天游。PPT展示: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種, 屬于山歌性質, 流
行于陜北一帶。曲調淳樸、高亢、悠長, 節奏自
由。歌詞一般由上下兩句構成一節, 經常是上句
比興, 下句道出其真意。每句四個節拍(有時有
襯字), 與七言詩略同。短的只有一兩節, 長的
可達數十節。每節的上下兩句都押韻, 多節可以
連用一韻, 也可以換韻。多節時, 用同一曲調
(有時稍加變化)反復演唱。
這首詩中詩人采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傳情達意,同學們可以通過詩句來看一下是否具有這些特點。
請插入圖片描述
請插入圖片描述
請插入圖片描述
請插入圖片描述
回顧這堂課內容,首先總結了5章詩的內容,找到了5章內容之間的緊密關聯,是詩中反復出現的“母親”一詞,梳理出了詩歌的敘事線,我和延安母親之情的感情線,最后我們通過信天游這一形式分析了詩歌語言押韻的特點,理解了押韻與詩人情感之間的關系,在今后的詩歌閱讀中,我們可以運用今天所學的思考方法和閱讀路徑,解讀詩歌。
讓我們在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歌聲中結束這一課,讓我們體會陜北民歌高亢自由,感情奔放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