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間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我想我也應該相信是緣份,緣份讓我們不早不晚,剛剛好的相見,于是就有了一連串的故事,不管是高興的,還是傷心的,那一連串的故事都印刻著兩個字“我們”。
《大話西游》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多遍,終歸現(xiàn)在也把自己劃歸了“不懂”行列,想想每次看的不同心境,可能我也被慢慢磨平了棱角。
第一次看《大話西游》,應該是很早的時候,只是被劇中情節(jié)逗樂,笑的呲牙裂嘴,估計那時只記住了紫霞說的“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踏著七色云彩來娶我”,此后心中便種下了理想的種子。
第二次看《大話西游》,應該是在大學,終于在紫霞被牛魔王刺死的那刻,開始淚流滿面,覺得結局太過凄慘,只是疑惑“相愛的兩個人為什么不能在一起?”。
第三次看《大話西游》,開始懂得了心痛,想問的是“至尊寶為什么要拋棄紫霞,她那么愛你,為你憧憬著所有的美好?”。
只是后來在一個人的感想中第一次注意到了“那個人樣子好怪啊,他好像條狗啊”。
這次再看《大話西游》,我竟沒半點悸動,一個以感性化而著稱的我,沒有了感觸,沒有了眼淚,平靜的讓自己都感覺可怕。
是不是真的如朋友所說:這電影,女人一般看不懂。
在前面的很多次,我們滿眼的都是愛,白晶晶的五百年怨恨,紫霞的生死不悔的癡迷,還有春十三娘的不甘心,至于至尊寶究竟愛誰,想問的是至尊寶懂愛嗎?
在見到紫霞時,至尊寶心念著白晶晶,心里的執(zhí)著是“我要拿著月光寶盒去救我的娘子”,可是他和他娘子又有什么?就是因為他見到白晶晶時懵懂心動,那是不是說如果一開始見到的是紫霞,這一切就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再回到五百年前,當至尊寶再見到白晶晶時,那是一種承諾的放下“這下我就不用再回到五百年后去救你啦”,是驚喜,至尊寶可以娶白晶晶了,可白晶晶看到紫霞在至尊寶心中留下的的淚后,就選擇了離開,這又算哪門子約定?而此時紫霞還在牛魔王的魔爪下等著完成任務他的如意郎君就會來接她,這又算什么。
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至尊寶要在炮膛挖心看到紫霞留在他心里的淚后才意識到紫霞在他心里的位置,難道平時紫霞對他做的事情,他瞎嗎?
菩提問至尊寶“紫霞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一個驚嘆號,還是一個句號,你腦袋里是不是充滿了問號呢?”,難道至尊寶不知道當一種疑慮出現(xiàn)在腦中的時候,這個人已經(jīng)被他愛上了,刻在他心里了嗎?
“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
愛一個人大家都說不需要理由,但討厭一個人一定有理由。
劇終人散,我竟討厭那句大家都津津樂道的表白“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說我愛她,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p>
至尊寶第一次說的虛假,第二次說的悔恨,可紫霞永遠沒有聽到真心。
如果真愛一個人,為什不告訴她,在正當最好的時候,就用那句“我這輩子都不會走,我愛你?!?/p>
可惜......
多少年過去,當年紫霞種下的理想“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xiàn),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色云彩來娶我”,并沒有以“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踏著七色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而放下。
只是燃起了另一種結局“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踏著七色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結果,可是我猜不著這過程。”
至于“那個人樣子好怪啊,他好像條狗啊”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觸,會有人親口告訴我。
只是《大話西游-大圣娶親》這部電影真的是女人看不懂的電影嗎?,我索要的“為什么”其實不是答案本身,那沒有回答的答案,就作為男人獨有的秘密吧。
一曲《一生所愛》,如今已聽不懂曲中意,也不想做曲中人,又是一張白紙,又可以描畫想要的未來。
至于誰會是我一生所愛,愛我者我終愛之,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時間來回答,你準備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