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觸linux就用了很久的Ubuntu,后來嘗試了Manjaro、Debian,還是用了Ubuntu,但是用VM虛擬機使用的ubuntu經常卡頓。我始終覺得ubuntu的默認桌面環境gnome可能太重了,才讓chrome、webstorm、vscode同時運行時很卡,經常卡屏。
- 后來我就換了以kde為桌面環境的kubuntu、以xfce為桌面環境的xubuntu。但是在我 13.3寸 1920x1080的筆記本下使用起來總是需要自己去定制display的scale等等才能讓字體、圖標、應用窗口等不至于太小,使用起來總是有些不滿意。
繼華為發生的一些事,看了一些微信推文,了解到了deepin。所以選擇了嘗試一下。
確實讓我很喜歡。默認安裝的就是我開發一直用的chrome,還不用我每次狠心去卸載火狐,默認WPS,而不是不常用的libre office,舒服,主要還是流暢方便,而且是apt包管理,不用擔心轉deepin還要去了解不同的包管理命令。
自帶的Terminal終端非常好看,也不至于每次裝個系統都要自己配置很久,支持 Deepin。
VMware安裝Deepin linux操作系統(國產)
VMware官網下載鏈接下載速度慢的話,可以使用筆者準備的百度云鏈接下載:VMware百度云下載鏈接 提取碼:fbxx
-
啟動VMware Workstation,新建虛擬機
1.png “新建虛擬機向導”中選擇 “自定義”
可以選擇 “典型”,但是經過多次裝虛擬機,建議自定義,設置磁盤創建方式等來增加虛擬機運行速度
-
一直下一步到選擇鏡像,通過“瀏覽”選擇下好的deepin鏡像
3.png -
下一步,然后選擇Linux版本
4.png -
下一步,設置虛擬機名稱和安裝位置
5.png 下一步,選擇分配是處理器數量和內核數(按自己情況設置)建議1核2處理器數或更高
下一步,分配虛擬機內存容量(運行內存 比如:4G),建議4g
-
下一步,選擇網絡配置方式 NAT
8.png -
按向導的推薦設置多次下一步,設置磁盤 創建新的
9.png 下一步,設置虛擬機內存容量,看你用來干什么,但是deepin至少16g才能安裝。
選擇立即分配所有磁盤空間、將虛擬磁盤存儲為單個文件,這樣有助于虛擬機的性能。具體解釋向導里說得很清楚,虛擬磁盤拆分為多個文件方便遷移虛擬機的位置(移動虛擬機),但是不利于性能。
下一步直到完成
開啟虛擬機
-
選擇第一個 install 回車安裝(5s會自動選擇第一個)
13.png -
選擇語言 看自己,當然筆者我喜歡虛擬機里用下英語,但是為了給大家演示安裝了國語。
14.png -
下一步,設置用戶名和主機名還有密碼。這里的用戶名和主機名會對應到terminal終端上的主機名顯示。
15.png -
下一步設置時區,選擇“上海”,然后在下一步到安裝位置。選擇磁盤后然后開始安裝,會提示您確認繼續,點“繼續”。
16.png -
正在安裝,等待結束。
17.png -
完成。
18.png -
記得卸載安裝介質
19.png -
編輯虛擬機設置
20.png -
選擇 普通模式,
特效模式沒發現啥特別
21.png
如果像筆者一樣筆記本屏幕小,你也只有13.3寸,那就在設置里對display的scale縮放和字體大小就好。
更換阿里源,習慣性換鏡像源
-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備份原來的sorce文件 -
sudo deepin-editor /etc/apt/sources.list
修改sources.list文件
deepin-editor是deepin自帶的圖像界面編輯器,和ubuntu的gedit一樣。你也可以用vim去編輯。看自己嘛。
- 更換為阿里或者中科大的鏡像源
- 阿里
# aliyun
deb [by-hash=force] http://mirrors.aliyun.com/deepin panda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aliyun.com/deepin panda main contrib non-free
- 中科大
# ustc
deb [by-hash=force] http://mirrors.ustc.edu.cn/deepin panda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ustc.edu.cn/deepin panda main contrib non-free
將上面的一個鏡像源 覆蓋 到sources.list里,Ctrl + S 保存(vi/vim 保存方法 Esc -> : -> wq 回車)。
-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4.1 如果出現lock報錯,刪除lock文件就好了
4.2 sudo rm -f /var/lib/apt/lists/lock
刪除lock文件
4.3 再用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 6月10號更新 ]
很多小伙伴提到了WSL、雙系統、Manjaro和Mint。
-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indows 子系統。曾經試過,如果只是想在windows下方便部署程序、運行一些項目測試的話很不錯,想用圖形界面可能會很麻煩(可能是沒找到更好的方法),需要安裝Xming用XLaunch來配合使用。
- 雙系統,簡單說就是裝了雙系統后,電腦在啟動的時候,有一個啟動的選擇菜單,可以選擇進入那個操作系統,雙系統的兩個系統是分別裝在不同的分區內,不會沖突的。跟直接在Windows下使用虛擬機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雙系統不能隨意的切換,想要切換的話就需要重啟,然后重新選擇要啟動的系統。虛擬機的話,VMware安裝了VMware Tool的話就可以很方便的在主機和虛擬機之間復制粘貼文件/文件夾(VirtualBox筆者沒怎么用過,就不提咯),但是雙系統顯然不行。雙系統肯定比裝虛擬機快的。筆者還是學生黨,逃不開校園網,校園網沒有提供Linux端,難受。以前谷歌Linux下可以運行Windows軟件時看到過Wine,但是沒有去嘗試,等以后不需要校園網了再試下雙系統吧(可能那時再用Mac,偷笑)。
- Manjaro Linux是基于Arch Linux 的 Linux 發行版,而Linux Mint是一種基于Ubuntu/Debian的Linux操作系統。
發行版:一個完整的 Linux發行版包括了Linux 內核與一些其他與文件相關的操作,用戶管理系統,和軟件包管理器等一系列軟件。我們說的用Linux,不會是直接用Linux內核的,都是用的Linux的一個發行版,比如Ubuntu、Debian、Manjaro等。
- 大家都可以試一下不同的發行版,各有優缺點,這些都可以去谷歌/百度了解一些,適合自己的才會是最好的。慢慢折騰,哈哈。
[ 8月5號更新 ] 用了幾個月Mac OS 我.....。大家懂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