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喜歡自嘲自己是狡兔三窟,故鄉有個家,工作的地方有個家,孩子上學的地方還有個家,我常常在想,究竟那個家才是自己的家,它們似乎都是家,又似乎都不是,常常讓我迷茫。
那一天,下鄉采訪,回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院子的時候,遠遠的看見屋里的燈亮著,心里頓時感覺非常的溫暖,我知道,家里有人在等我。心里想著,有一盞為自己亮著的燈,真幸福。進門后,看到父母,愛人和寶貝女兒,瞬間覺得有他們在,生活才有意義,才有奔頭,這就是家啊,熱熱鬧鬧的,讓人暖心。
為了給女兒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無奈在工作地幾百里之外買了房子,父母和女兒都搬了過去,愛人也常常去陪伴他們,這里就只剩下了我一個孤家寡人。夜里常常睡不著,想他們,看著空空蕩蕩的房子,我再沒有了家的感覺。是啊,它只是一個房子,里面沒有我的親親家人,有的只是冰冷的墻壁,安靜的家具,和兀自說著話的電視機。屋后的菜園因為無人打理,慢慢變得荒蕪了,野草瘋也似得長著,漫過了媽媽曾經精心侍弄的花兒和菜,那些無人照料的花,萎了也沒有人去修剪,看起來無精打采,再沒了讓人賞心悅目的感覺。還有幾叢,在荒草中再也沒了蹤影,許是已經命喪黃泉了吧。好好的一個家,因為只剩了我一人,變得冰冷而無趣,再不是那個心心念念的地方了,我也總是東家西家到處流竄,再沒了想要回來的沖動。那個百里之外的地方,似乎比這兒更像家了。
每到春節,家鄉的伙伴們就會問“今年過年回不回家?”只要條件允許,我總是希望能夠回去,那個家有鄉音,有血脈親人,有從小到大的玩伴,有我的回憶和牽掛的人。每次回家都是忙碌的,因為假期有限,又生怕錯過了想要見的人,總是東家西家,馬不停蹄的奔忙著,但也樂在其中,去看看七大姑八大姨,去拜訪下曾經的同學和好友。爸爸總說,多回家看看,那些老人們,見一面少一面,心里頓時多了些悲涼。這幾年,他們都老了,有的已經真的不在了,而且,真的一年一年的變少了,每當聽到這樣的噩耗,心里總是悲戚不已,但又無可奈何,我不知道,當這些人都走了的時候,那個有著鄉音的家,我回去了還能去看誰。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到了那一刻,那個家,那個有著所有童年回憶的家,還是不要回去的好吧。因為看到了心會痛,回憶中的熱鬧和現實的清冷,會讓我更難過。更何況,它走的太快,已經超過了我能回憶的范圍,那個家,已經慢慢的陌生了。
家,不是一所房子,也不是一個地圖上的名字,那是帶給你幸福和甜蜜的人們為你營造的世界啊,我是有幾個家,但也只有一個家,那些我以為的家,只不過是一個居所,沒有了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們,它怎么能叫家呢!沒有了牽掛,沒有了溫馨,那只能是你家的一所房子,吾心安處是為家,有你們的溫暖,才有家的樣子,謝謝我親愛的家人,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