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覺的我選擇了今天觀看了這部電影,看之前我知道結局,也知道劇中經典的對話
“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
“卻沒有了我們”
我只是想單獨的紀念一下我的初戀,我的異地戀,我的8年戀愛。
看完電影,一開始我并不明白為什么小曉沒有在見清事業成功后選擇復合。為了解惑,我在微博上搜索電影觀后感,我看了好多見清是渣男,有了老婆還想出軌前任等等微博評價。其實我并不在乎見清是不是渣男,我只是有點疑惑兩個人為什么沒能在一起。
后來,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經歷,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了小曉,我才明白那個曾經愿意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并沒有守諾。
一開始小曉的擇偶目標是北京人,條件好,可以讓她在北京有一處容身之地,然而見清看她一次又一次的受傷,覺得那些男人都不愛她。難道小曉不知道嗎?誰不想找個愛自己的人呢,可是愛自己又愿意為她落戶買房的人對當時的她來說現實嗎?一個小女孩只身闖北京,只是想在這充滿奮斗的地方扎根,嫁一個北京人是她當時想到的辦法,或是夢想。
后來遇見了見清,見清疼她,但是不懂她。見清沒有發現小曉和他在一起快樂的日子是在狹窄的隔間出租屋,是兩個一起為了彼此奮斗的日子。兩個人一起吃煎餅果子,同吃一鍋面,那時候不舍得打車,冷風中等公交,為家里添置一個老舊的沙發都是開心的,因為是兩個人。
小曉一直都相信見清能成功,只是時間問題,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為了見清換工作,一直為彼此的未來而努力。而見清一直努力也沒能實現自己熱愛的游戲夢想,在同學聚會上聽到同學的諷刺,自尊心受挫,開始了自我懷疑,也意氣用事丟了工作。屋漏偏逢連夜雨,兩人從出租屋變成了半地下室,見清從此沉迷游戲,一蹶不振。
小曉看著見清,看著那個曾經有夢想,有沖勁的少年此刻蜷縮在半地下室逃避現實,丟棄夢想,渾渾噩噩混日子,他不再是那個揚言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少年了。她是失望的離開了。
“如果當時你沒走,后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當時你有勇氣上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小曉遇見見清后,她的擇偶標準不再是北京戶口,房子,生活穩定這些條條框框,她只是單純的愛見清,愛這個人。
“如果你認為當初我不愿意跟你一起過苦日子,那你怎么就認為我現在愿意跟你過你認為的好日子啊”
對啊,這只是你認為的好日子呀,不是我方小曉的。見清不明白,房子、車子、北京戶口這些你曾經想要的我現在都能給你,為什么我們不能在一起。
見清不懂小曉,也不懂父親。
見清曾問小曉
“那些人能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嗎?”
可是最后見清做到了嗎?
如果見清夠愛小曉,為什么不等小曉呢,如果足夠愛,為何不等一生,為什么不去了解小曉,不為兩個人在一起而努力呢。見清是在小曉離開后才成長的,小曉也為后來的她做了嫁衣。
故事的最后是
那個曾經揚言為我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如今已娶妻生子。
而我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