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學妹問我說,她現在大一,輔導員已經開始強調考研的事了,她也一直都想考,只是不知道該怎么開始努力。(完整內容見樹洞墻)
我告訴她,考研更多的是考一個人的堅持。
-01-
記得在我讀大一的時候,輔導員也問過我們準備考研的同學有多少。
全班幾乎都舉起了手,那時侯的感覺就像,如果你不舉手,你就會被當成沒有夢想的異類。
然后從第一次上課打盹,到第一次完全翹課;從第一次熬夜打游戲,到幾乎每天通宵打游戲。
大學儼然成了嘗鮮園,讓我們這些從應試教育的魔爪下逃離的難民,歡天喜地的去吮吸二十年來始終缺失的所謂快樂。
一年以后的班會課上,導員又問起同樣的問題,現在還有多少同學打算考研?
一年前被迫舉手的同學終于釋放了自己,迷失于嘗鮮園里的同學也選擇放下執念,可以堅定舉手的人只剩下了一半。
舉手的人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放棄的人會向各處張望,他們試圖在放棄的人群里尋找著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同黨,好讓自己在良心上稍稍過意得去。
后來有人戀愛了,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的過程,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曼妙旅程,我們沉浸在多巴胺制造的快樂中,享受著腎上腺素帶來的無盡快感。
那是我們第一次覺得,長大真好。
有的人追逐名利去了,有的人追求名譽去了,有的人依然在考研的道路上咬牙堅持著。
你問我他們為什么可以堅持這么久,我沒有辦法回答。可如果你的面前是江海,背后是敵人的話,你或許也會背水一戰吧。
為什么會選擇考研,因為他們的人生沒有退路。
現如今大三過半,卻再也沒有等來導員一年一度的考研統計,大概已經沒有統計的必要了,因為剩下的寥寥無幾的考研人,在我們每個人的眼里已經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02-
我并不是那批自始至終都堅持考研的同學,恰恰相反,我是最早選擇放棄的那部分。
在失敗者人群中對奮斗者的輕蔑與嘲諷,我是最撒歡的那一個。
所以當新學期伊始我宣布考研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我的游戲賬號是不是被封了,或者是不是因為失戀倍受打擊傷到了腦子。
一個最不可能考研的人,怎么會用一個寒假的時間完全洗心革面呢?很多人都不理解。
可能是太過于向往美好的生活,可能對既定的人生心有不甘,可能是父母老師的話終能理解,可能是太多兄弟好友的苦心相勸。
讓我改變選擇的因素太多太多了,我沒有辦法去一一闡述,所以每當有人問起的時候,我只是說,又過了一年,也該長大一些了。
-03-
朋友問我,你真的準備要考研么?
我說試試看吧,就像三年前選擇復讀一樣,經歷了,才不后悔。
那如果考不上呢?
我沒有想過考上或者考不上這個問題,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這種問題的答案只有在考研成績出來的一剎那才會知曉,但在此之前,所有的憂慮都是徒勞。況且,努力之后的結果,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或者說,其實考研不過是個借口,我只不過是想努力和過去說聲再見。
我再也無法忍受那個在宿舍一覺睡到正午的自己,就算要睡,我也要睡在圖書館的桌子上;
我再也無法忍受那個游戲一玩一整天的自己,就算要玩,我也要馳騁在籃球場上;
我再也無法忍受那個空虛寂寞百無聊賴的自己,就算陪伴,至少也要三觀相同理想相近。
半年前,前任因為我的墮落離開了我,現如今,我用同樣的理由選擇離開過去的自己。
所以奮斗的路上總是會略顯孤獨,在沉睡大軍面前我儼然成了一個另類,一個人看書,一個人泡館,一個人排隊吃飯。
所以當有人問我,在大學感覺很孤獨應該怎么辦的時候,我很難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因為我也正經歷著孤獨,凝望著深淵。
我有很嚴重的拖延癥,每件事都要拖到最后非做不可的時候才做。后來我把這種拖延癥調了個頭,每當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堅持這最后一天,明天就放棄好不好?
我希望就這樣一直“拖延”下去。
太多人喜歡用你的過去來設想你的未來,如果一輩子那么容易就被別人看破,那個人,一定不是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