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然而在李健看來,成名不一定要趁早,時間自會證明一切!生命本無需著急,一切都會成長為應有的模樣!
1.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他生于文藝世家,受家庭的熏陶,學過戲曲,練過武術,也因此被貼上“危險分子”的標簽。童年時的李健,是一個調皮搗蛋、很不普通的孩子。在文化局的職工幼兒園里,李健號稱班里的大王。經常與同學起摩擦,但李健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讀初中的時候,李健迷戀上了吉他,母親用兩個月的工資給李健買了一把紅棉吉他,當時他的家庭也并不算富裕。
1993年,上高三的李健為了高考加分,參加了清華大學面向全國文藝愛好者舉辦的冬令營,在活動中他以一首《說句心里話》獲得了全國第一名,為高考加了50分,最終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進入到大學的李健發現周圍的同學都十分厲害,除了在音樂上能夠取得一些成績外,李健在學業上并不能找到一種自豪感。 大三的時候,李健開始厭學,心中竟隱約閃現了退學的念頭,整天都郁郁寡歡。
有一天,他在宿舍里整理書信時,翻看了大一時家里的來信,那來自父母的滿篇的喜悅與自豪還有信誓旦旦讓當時的李健羞愧難當,一時竟淚流滿面。后來李健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堅持到畢業,拿到學位。
在大學畢業典禮上,李健開了一場音樂畢業會,也請來了清華大學的一些教授前來觀看,他想告訴人們,他大學還是學習積累了一些東西的。
2.
大學畢業后,李健去了國家的廣電總局,當一名網絡工程師,直到在2001年盧庚戌找到他,說可以出唱片,于是李健毅然決然地辭去了鐵飯碗的工作。
在當時,李健只知道他能夠馬上逃離朝九晚五的生活,但他并不知道當歌手一開始是不能賺錢,是無法生活的。
對此,李健有自己的看法,在《開講啦》中李健說到,年輕人其實就應該勇敢一點兒,以前的人比現在的年輕人更勇敢。可能現在顧忌的東西太多了,你可能知道太多,知道太多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兒。
于是,就這樣,隨著《一生有你》在大街小巷傳唱,他和盧庚戌組合成的水木年華一下子就火起來了,并獲得了很多獎。
對于一個歌手而言,這是一個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然后李健卻在這個時候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在錄制完水木年華的第二張專輯《青春正傳》后,李健因與盧庚戌的音樂理念不同,而選擇了退出水木年華。
后來在很多采訪時,李健都會被問及此話題。李健在有一次采訪中說,在錄制完第二張專輯后,有一天他坐在裝修十分豪華的錄音棚里,卻沒有了彈琴的欲望,快速走紅所帶給他的除了掌聲和鮮花外,還有迷茫……
從那個時候起,李健就已經開始思考眼前的一切是否要繼續下去。
在撒貝寧主持的《開課啦》的節目中,李健是這樣回答的,“做組合其實是對一個人來講是需要一種考驗,需要一個長時間磨合。其實離開水木對我來說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我覺得音樂是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你不能對它有任何含糊。你的唱片里面,一定要都是自己喜歡的歌,可能某些歌,當時別人會有質疑。就像《傳奇》一樣,當時這是一首那么慢的歌,在那樣一很中國風、很電子、很R&B的時候,它就太格格不入了。但是我喜歡,那沒有人聽,沒有人看好也沒關系。”
很多人在他退出組合后為他惋惜并為他的前途擔憂,但我想那時的李健肯定是幸福的,只是這幸福的代價便是失去了以前的那些光環,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很多人都知道水木年華,但可能都不知道李健。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面對這樣的一個十字路口,李健很輕易地做出了選擇,他對盧庚戌說,以前水木年華的歌他都不唱了,他們可以隨便拿去唱,他要重新開始寫自己喜歡的歌。
對于李健在水木年華時期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是李健自己譜曲的那兩首歌,《中學時代》和《迷鄉》。
他不是為了追求特例而特例,他只是在做一件他覺得很正常很應該的事情,只是這種選擇在有些浮躁的社會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李健的行為不免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否我們的腳步走得太快了,是否我們整個社會過于急功近利,是否我們被社會的巨大的浪潮一直推著向前走,都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想自己真正想的要什么,我們是一群無力的年輕人。
由此我想起了《相約星期二》里莫里老人說的一段話,他說,“我們的文化不鼓勵人們去思考真正的大問題,而是吸引人們關注一大堆實利瑣事。上學、就業、升遷、賺錢、結婚、貸款、抵押、買車、買房、裝修……層層疊疊,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而且總是企圖按照世俗的標準活的象樣一些,大家似乎很不習慣在這樣思維慣性中后退一步,審視一下自己,問;難道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商業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的對別人這么說,------別人又反復的對我們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都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力。”我想,在這個問題上,李建是很清醒的。
在很多的采訪上,都會有人問到他,是否會為了迎合觀眾而去唱歌,對此,李健一直都是認為,一個歌手只有唱打動自己的歌曲,才會有可能去打動聽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聽從自己的內心,正如同他所說的,“你不去討好生活,生活自然會來討好你”。
3.
李健在單飛后過了很長一段比緩慢還要緩慢的時光,民謠歌手鐘立風在他的文中寫到,“有一次他去李健的西四家做客,到了之后,看了見是一個干凈明亮的院子。是夏天,清風蟬鳴,芳菲悠閑。李健與女友在門口相迎,郎才女貌、脫俗明亮。客廳書柜整齊擺放著CD、書籍、精美物件,主人品味一目了然。”
厚積薄發的李健在單飛后有了自己第一張專輯《似水流年》,這是我個人十分喜歡的一張專輯。歌曲《傳奇》也出自這張專輯的最后一首歌。
很多人都把李健后來的走紅歸功于王菲在春晚上唱了這張專輯里的歌曲《傳奇》。
李健后來在采訪中說,一個歌手光有一首《傳奇》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有其它的能夠打動聽眾的作品。
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王菲唱了他的歌曲或者清華高材生上面,可他卻說,其實他自己一直是一個特別勤奮的一個人。
在不疾不徐中,李健緩緩地積淀,不斷的努力,然后兩年出一張專輯,從《似水流年》到《為你而來》到《什剎海》到《想念你》、《寂寞星空,見歌》到《音樂傲骨》最后是李健同名曲《李健》。
每一張專輯都是精品,每一首歌都耐得住時間的考驗。
4
2006年,李健的父親因胃癌去世,專輯《想念你》是李健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所創造的。李健的父親的原名叫李久良,在父親的墓碑李健上刻了八個字“冬夏恒久,一世溫良”。
在《想念你》這張專輯中的主打歌《想念你》,李健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
在寫《想念你》之前,李健曾寫過一首歌叫《父親》,里面寫道: 你為我驕傲,我卻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寬厚,是我永遠的慚愧。
后來,李健重新錄制了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終于明白在你離去的多年以后,我為你驕傲,當談起你的時候……李健說,“我知道了,我為他感到驕傲的,是他對生活的隱忍和對家庭的忠誠。”
在2017年參加《歌手》的比賽時,李健唱了許飛的歌曲《父親的散文詩》,還在結尾處用心改編: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他把一位父親的故事
上升到了每一位父親
勾起了所有人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情感
《歌手》的觀眾席上從不缺少淚水和感動,但這一次,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炫技的高音,不緊不慢地唱下來,卻已是熱淚盈眶。
談到這首歌時,李健說:“自己曾在澳大利亞反反復復聽了足足一個中午,聽到熱淚盈眶。這首歌我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歌中唱到的那種買一個餅干都需要家長下很大決心的情況,雖然是比較心酸的一件事情,但其實是一代人共同的經驗和回憶。”
用真心真情唱歌之人,總會打動人!
5.
做出離開水木的舉動很難,但更難是如何在離開水木后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李健做到了,而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年。
有次采訪許戈輝問他,她說李健,十年了,是不是對你來講是一個里程碑?李健想想覺得應該是一個里程,碑就算了,碑很不吉利。
2015年李健參加了第三季的《我是歌手》,在《我是歌手》中,李健同樣也只唱自己喜歡的歌,從鐘立風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到萬曉利的《陀螺》到刑天朔的《月光》……
他不炫技,不飆高音,娓娓道來地聲音如同一股清泉般流進了聽眾的心里。
《我是歌手》的老師山河評價李健時說,李健是在場上唯一一個將輸贏放于身后的人,這是幾屆《我是歌手》中的首例,也有人說李健是一位民謠推廣大師,身上有濃得化不開的知識分子情節。
對此,李健認為,內地其實有很多好的音樂,也有很多音樂人為堅持自己音樂的初心而在艱難地生存著,李健認為他有責任去把一些好的作品唱給大家聽,而對于名次,他一直都淡然處之。
盡管如此,他還是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隨著《我是歌手》的火熱播出,很多人又開始關注這個年過四十,卻依然帥氣且幽默的音樂詩人。
后來有人采訪他,李健說,他覺得所有的一切到來得剛剛好,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要經歷漫長的準備,即使在一夜成名前,也會經歷無數個不眠的夜晚,他沒有刻意去準備,因為音樂可以不斷地給他慰藉和許諾。
我想,這么多年的堅持除了對音樂熱愛,還有李健對于做事的一種初心,一種能耐住寂寞,靜心做事的匠心,他只管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自有時間會為自己證明一切。
我想,即便沒有王菲春晚上的《傳奇》,沒有《我是歌手》的熱播,李健仍然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繼續地去做一個幸福的音樂人,如同楊瀾在采訪他時,他說誰說的做歌手就一定要大紅大紫。
6
很多人都會把李建沒紅之前的好幾年稱為是他沉寂的一段時間,也會覺得那個時間他肯定是會很難熬,人們會覺得如果他選擇另外的一種方式他成功得更快,但在李健看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十年來他沒有走過彎路。
后來在很多的采訪中,他都強調,自己并不熱愛歌手這個行業,他所喜歡的是自己寫出一首喜歡的作品后的心情。
在外人所看來的他這十年里所經歷的困惑與艱難在他看來并不是什么艱難和困惑,或者說,這些艱難與困惑在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年齡階段都會經歷的彷徨與困惑,這是個共性,并不是他所做的這個選擇所帶來的。
他說每一個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每一步都有意義。
李健在2011年時,發行了一張單曲名叫《我愿人長久》,作詞作曲全部由李健一人完成,這首歌在我彷徨的時候曾給以了我很大的安慰與鼓勵。
我想,這首歌也是李健內心的一個自我對話,“我也會有失望的時候,抱怨生活對我不夠好,不能像電影一樣,情節曲折結局依舊,但我清醒自己的淚流,盡管下次傷心還會有,終究是真切不麻木,喜怒哀樂細水長流”。
對于這些年當中的喜怒哀樂李健都持有一種很平和的心態,他沒有覺得這當中有所謂的低迷時期,也沒有覺得走紅之后就怎樣,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會流向它該流的地方,想起了前些天看到的一句話,生命本就無需著急,一切都會長成應有的模樣。
7
人們都說歲月很無情,但是歲月也很公平,你的心里有什么,它就會在你的臉上留下什么,李健重新火起來后,很多都都覺得他比以前更帥更有魅力了,我想李健現在的容貌也是他這些年的經歷的一個縮寫。
李健說上天對他的安排挺好的,成名晚一些讓他能夠很平靜地看待很多事情,不太容易被事情假象所蒙蔽。
不同于其它的歌手,李健在《我是歌手》的節目播出后,把之前計劃好的發行專輯時間推后了,在他走進大眾的視野后他跑到國外去度假了,他希望避開風口浪尖的蜂擁而至,他一直都是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去說話。
對于舞臺,他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他一直告訴自己,舞臺上的那些東西都是假象,只有實實在在的生活才屬于自己,一個人如果離不開舞臺,那在生活中必定是個悲劇。
對于人們貼在他身上的那些標簽“禁欲男神”、“老干部”、“段子手”等標簽,他也是一笑了之。
他一直所做的就是和自己相處,然后去寫自己喜歡的音樂,他也沒有堅信過自己要從小眾走到大眾,但他堅信自己會越來越好,因為他一直在努力。
8
2017年,李健重新回到了《歌手》的舞臺上,李健在出場時選擇了一首十年前寫的《異鄉人》,他重新填寫了幾句歌詞,“曾經的坎坷,現在不必講,異鄉的人都有相同的惆悵”。李健坦言,不必夸大曾經所經歷的一些東西。
隨著《歌手》的播出,李健的受歡迎的程度依然有曾不減。
但他依然對于舞臺和他人的追捧有著清醒的認識,觀眾評價他和太太孟曉蓓把日子過成了詩,可他卻說,“我們也尚未修煉到看待生活的所有都充滿詩意,我們只是有興致欣賞生活中的詩意。我們有時候也喜歡喧囂的人群,喜歡熱鬧的早市,這些接地氣的地方恰恰是生活中真正的詩意,詩意并非狹隘到只和安靜相連,詩意無處不在,由態度和心靈覺知”。
我想,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李健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后記:寫了這么多關于關于李健的文字,我想回到自己身上。我想,李健的經歷也只是對李健本人有作用,我們要做的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條路,道理都是別人的,而腳下的路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