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聲音,傾聽是讓我們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之一,傾聽也是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必備法寶。
有人說傾聽很簡單,但為什么人與人之間還有那么多誤會、不理解?今天教給大家3個小游戲,讓你了解正確傾聽的重要性。
游戲1,答非所問
如:
問:你吃飯了嗎?答:今天天氣真熱啊。
問:你喜歡什么顏色?答:我今天沒開車。
問:你累嗎?答:我今天碰到對門李姐了。
……
思考:這個游戲給人的啟發是什么?當對方的回答不是我們問題的答案,我們的感受是什么?
沒認真聽,不被重視,不尊重自己等
總結:
一、傾聽就是要專注的有意識的聽
1、當我們要跟他人傳達重要信息的時候,要讓對方放下手頭的事情,跟你面對面,讓他的的注意力回到你這里。
2、對于更小的孩子,我們應當蹲下來與孩子目光平視。
二、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聽家長說話?
1、你說的話孩子都知道
2、孩子正在抓狂
3、家長語言暴力
4、把孩子當成發泄情緒的垃圾桶
游戲2,用“我”句式代替“你”句式
分別說出自己3個喜歡的與3個不喜歡的,看對方能記住幾個。
如:我喜歡綠色,看書,安靜整潔的環境;我不喜歡吃辣,刷碗,屋子凌亂。
思考:什么情況下,對方能夠記住更多?當一個人不專注對方的傾訴,能否了解對方內心真正的需求?
練習學會用以“我”字開頭的句式代替“你”字開頭的句式。
場景1:孩子上網課時玩游戲
“你怎么不認真上課?”(指責的口氣)
“我看到你上課玩游戲,這樣上課效果肯定不好,媽媽很生氣。”(語氣平和)
場景2:老公經常很晚回家。
“你怎么整天回來這么晚?”(不滿的情緒)
“我很擔心你每次回家這么晚”(關心)
總結:
傾聽 ,才能了解彼此的需求。
反之,為了讓他人了解我們的需求,我們也要學會表達需求,而不是發泄情緒語言暴力。
用以“我”開頭的句式替代“你”開頭的句式。
游戲3,共情
如:孩子說,我不喜歡在家上網課。怎樣說才能與孩子共情?化解孩子的排斥心理?
答:我理解你的感受,離開課堂的學習氛圍,是不是進入不了狀態?是不是開始想念小伙伴和老師了?下了課我們一起想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適應在家上網課。
總結:
共情就是與別人感同身受,深刻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不是急于幫他人解決問題。這樣做,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關愛。
共情: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
同情: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