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是一種較好的現代金融工具,它利用投資組合原理,分散投資風險,穩定投資收益,可小額投資,流動性強,基金公司還擁有完善的服務。因此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相對股票,投資股票基金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基金品種越來越多,怎么選擇,又怎么操作呢?
經過幾年實踐摸索我總結了一套股票基金投資法,當然這里我只談上市交易型基金(LOF)。LOF,實際上就是開放式基金,只不過是在開放式基金的基礎上增長了一種交易渠道而已。
之所以選擇LOF基金操作,
一是因為開放式基金分布在不同的銀行或基金公司,不同公司基金間轉換不方便;
二是因為LOF基金兼具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的特點,可從中套利;
三是開放式基金要考慮贖回,資金到賬慢,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四是,因為LOF大多屬于主動管理型基金,不同于被動管理的ETF,在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較強時不具有超額收益。
精選組合
自己可以先挑選一部分基金設立一個基金池,以下所有的排名篩選均在基金池范圍內進行。在每年一季度,根據上年及四季度開始的觀察期情況選定基金品種,調整基金品種及投資比例。如無必要,最好不要調整,以免增加交易費成本。具體方法如下:
1.選出凈值增長率前10只基金(原理:20:80原則,價值投資)。
2.選出單位凈值前10只基金(原理:避免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不作為)。
3.在以上均符合的基金中,刪去同一公司中較弱的基金,一個公司只保留一只基金;刪去運作不規范、不穩健的公司基金;刪去溢價過高的基金(LOF凈值和市價是不同步的,大部分時段有差額,這也成為許多機構套利的一個選擇。)。
4.構建組合:最后保留凈值排名靠前的3-5只基金,給每只基金設定一定的投資比例,以后只買入組合中的基金。
5.每周觀察一次凈值總增長及二級市場表現。平時留意基金公司的管理和人事變動,若管理有問題的公司考慮刪除。
6.流動性太差的基金不考慮,以免想碰到想賣卻賣不掉的尷尬。
分期投入
分期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平均成本法),有些特殊情況可增大投入,如大盤點位明顯很低時。如每年1月份買入2萬元基金。但要考慮交易費成本,每次不能買得金額過少。這相當于基金定投,但定投有點太牽強機械,有時明明自己有很多閑置資金,明明大盤點位很低,卻仍投入極小金額。
長期持有
主要以紅利為目標,追求資本的長期穩定增長。
短期套利
以下時候可套利(如無把握,也可持有不動):
1.暴漲時(比如達到目標收益率50%或者100%),拋出全部或大部分。6個月內不可買入(收益率越高,不可買入時間越長)。
2.確信新一輪大跌來臨時,拋空或減倉。6個月內不可買入。
3.分紅后買入原則:大跌大買,不跌不買。
4.超過目標收益率,未拋出的,必設浮動止盈(最高位向下5%)。
5.對當年實現收益的,超過20%部分應提出另作他用。
我從2002年開始逐漸不投資股票,只投資基金,按以上選擇方法投資了基金,十幾年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5%多。剛開始時主要投資上市的封閉式基金,近年封閉式基金逐漸封轉開,就把主戰場轉到LOF了。希望本方法能對廣大股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