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太多?中國人愛說多多益善,一件又一件的往自己身上加,那才能體現價值,才有安全感。活在這樣虛華浮躁的時代里, 不是因為愛慕虛榮,有時只是不想被虛榮者恥笑。
我也一路在太少和太多的路上徘徊。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年輕且窮,沒房沒車。去廠家談業務不敢騎著電動車進去,會被攔住問個半天。 索性把車停的遠遠的,步行過去,年輕卻要裝扮的非常老成。我心里暗暗的對自己說,有一天我一定要買個好車。 因為發現好車的直接放行, 保安眼里露出深尊重和羨慕的光芒。
在攀比的社會中,活的非常不自由。為了別人的眼光,我買了大奔,適合城市的開的車型,在城鎮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顯得非常的矯情。脾氣一上來就爆了胎,每次出門膽戰心驚。怕車子罷工,我又變成車奴,花錢花力得伺候它。 后來實在受不了它的嬌氣,只能放在杭城當保姆車。 換了一輛又便宜又結實的越野車, 這才翻身做了主人。
逢年過節的時候,作為供應商的廠家總要給客戶送點禮,每逢開到我們家樓下他們的眼神就有種看不起。對他們而言,房子車子是實力,也是他們把我放在心里哪個位置的標準。 相比其他的人吹噓自己財力,誠實如我,有什么才能說什么。 硬著頭皮在杭城買了一間豪宅。? 但我還沒有住進去,就移了民。 房子沒有住上一天,到現在還要每月付巨額房貸, 當上結結實實的房奴。
好房好車在身,壓力也在身。 得到的同時,也失去很多自由。這種外在的物質有時候沉重得壓垮身體,讓自信必須倚著拐杖。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的自己,有時候虛弱的喘不過氣。
既然太多不是真正我想要的。那就從另外一個方向嘗試--刻意減少,努力營造簡樸,穿便宜衣服, 挎布包,開平民車。把自己的好包好表壓在箱底下,好像它們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我曾經的虛榮。心理對“多”有種抗拒,甚至懼怕。 高冷的將自己架在空中, 在自我封閉中滋生了更深的驕傲和冷漠。
看到那些巴不得把身上所有的物件都有名牌印記的人,心里不由有一種輕蔑,當別人開著豪車也不免覺得太多虛榮,炫富。 覺得這般人境界太淺。與那些愛曬票子, 房子, 車子,孩子的遠離。
我在浮華和冷漠的兩個極端中,來回不停的對比。 我發現中間有個更美麗的地帶,是無論貧窮和富足都可以悠然自得,也不以多或少去論斷人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不從“多”來體現,人生的境界也不從“少”來詮釋。 而是將上帝所賜的無倫多或少, 都感恩-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