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小寒。
臘八過后,便是年了。
一早起來,老父便絮絮叨叨在說著過年回家的事,我有一句沒一句的回答著,眼睛盯著電腦屏幕。
這座城市下起了濕冷的雨,打在書房窗外的雨棚上,繁雜又自有其韻律。點一支檀香,就著裊裊的輕煙,順手泡了一壺茶。
丙申年的歲末,盤坐在電腦前,就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夜雨,碼下這些文字。恰逢人生低谷,總有站在山谷眺遠山的惆悵感,心中卻深知終會淌過這低谷,依舊難免心緒不寧。
終究,還是修為不夠。
時近年關,賦閑在家,每天被老父不停催促和詢問。能夠理解他的關心和急切,但有時實在有些受不了老父在耳邊不停的叨叨,遂找借口出門,去看了一場電影。上班日的電影院,空蕩蕩無一人,等電影開映前的短暫時光,獨坐在黑暗而溫暖的影廳里,思緒蔓延。
今兒臘八,對于這個節日,印象中最為深刻的,除去今天朋友圈里幾位師父施送的臘八粥,便是金庸的《俠客行》了。金庸先生筆下的臘八粥,是江湖上生死攸關的善惡獎罰,是英勇赴約的大氣凜然。
小說描寫,孤懸海外的俠客島派出賞善罰惡二使來到中原,強行邀請武林各大門派掌門人赴島喝臘八粥,不肯接受邀請的門派皆被二使斬盡殺絕,而以往去了俠客島的掌門人又個個杳無音信。因此,令人聞風膽。而石清閔柔夫婦在巢湖邊上聽到訊息,以為武林中面臨大劫,星夜趕來上清觀,決定替本教急難赴義,最后竟不惜比武爭取,正是他們的俠義精神,喚起未曾相認的兒子石破天對母子真情的感動,搶到了善惡獎罰銅牌,踏上了去俠客島的路。
一碗粥里,江湖道義、善惡分明。
誰人不愛武俠呢?這可是屬于成年男人們的浪漫童話啊。
靜坐著聽歌,黃沾的《笑傲江湖》,不知為何思緒忽然就轉到了古龍小說里的那些江湖女子。
我愛金庸,也愛古龍。
古龍這個浪子,愛美酒,愛美人。他筆下的江湖中有女子靈動美麗,但我始終覺得,風四娘是古龍所有的小說里,最完美的女性,是江湖中天生的俠女。
年少時,在畫室里第一次讀到風四娘,這個“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钡钠媾?,便從此和郭襄一樣,成為了我眼中的完美女子。
風四娘是怎樣的人?我一直試圖勾勒出她的輪廓,古龍在寫風四娘時,心里浮現的會是怎樣的一個身影?一張面孔?我在幾個版本的電視劇演員中試圖尋找答案,卻又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心中的風四娘,她經歷過最深沉的痛和艱難,但眼神中始終清澈明亮。她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這樣的女人,也注定將擁有最執著最豪爽的感情。
這個身穿鳳冠霞帔,從花轎里跳出來大喊“不醉不歸”的另類新娘,這個性格張揚霸氣,行走于江湖黑白兩道的奇女子,這個酒越喝眼睛越亮的美麗女子。
如果現實里有這樣的女子,將是這樣的冬夜里,席地而坐,對飲高歌最好的對象,她的笑容爽朗,她的眼神清澈,她的長發飄飄。
這與情愛無關,只和靈魂之間的對話有關。
是的,這樣的冬夜啊,忽然就有席地而坐,溫酒高歌的沖動。
年少的時候啊,總以為自己長大后會變成風四娘那樣的人,末了到如今,發現自己除了做到“吃菜喝酒”這四個字,其他的都跟我再沒有關系了。
以武俠的風格來說,就是:半生蹉跎,終究是沒能混成一代宗師。
稍微還能顧好點的,也只能是自己眼前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