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 novel self-assembled immunostimulatory siRNA combining apoptosis promotion with RIG-I activation in gliomas? 一種新型自組裝免疫刺激siRNA結(jié)合凋亡促進和RIG-I激活對膠質(zhì)瘤的治療效果
背景:當前癌癥療法在解決惡性腫瘤的復雜性方面往往不足,這突出了創(chuàng)新治療策略的迫切需要。特異性抑制基因表達的RNA干擾技術(shù)為對抗腫瘤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新方法。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免疫刺激性小干擾RNA(siRNA),其具有獨特的序列(有義鏈,5′-C;反義鏈,3′-GGG),能夠激活RIG-I/IRF3信號通路。這種激活誘導I型和III型干擾素的釋放,導致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反應。然而,這類免疫刺激siRNA尚未在癌癥治療中得到探索。
方法:IsiBCL-2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免疫刺激siRNA,旨在抑制B細胞淋巴瘤2(BCL-2)的水平,含有一種獨特的基序(有義鏈,5′-C;反義鏈,3′-GGG)。膠質(zhì)母細胞瘤細胞在體外接受100 nM isiBCL-2處理48小時。評估形態(tài)學變化、細胞存活率(CCK-8測定)、增殖(集落形成測定)、遷移/侵襲(劃痕試驗和Transwell測定)、凋亡率、活性氧(ROS)和線粒體膜電位(MMP)。進行蛋白質(zhì)印跡和免疫熒光分析以評估RIG-I和MHC-I分子水平,并利用ELISA測量細胞因子(IFN-β和CXCL10)的水平。建立體內(nèi)異質(zhì)性腫瘤模型,通過瘤內(nèi)注射證實isiBCL-2的抗腫瘤作用。
結(jié)果:IsiBCL-2對膠質(zhì)母細胞瘤細胞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誘導其凋亡。BCL-2 mRNA水平顯著降低了67.52%。IsiBCL-2治療導致約51.96%的凋亡率,同時MMP減少71.76%,ROS積累增加41.87%。蛋白質(zhì)印跡和免疫熒光分析表明,isiBCL-2治療后RIG-I、MAVS和MHC-I水平升高。ELISA檢測表明IFN-β和CXCL10水平顯著升高。使用裸小鼠的體內(nèi)研究證實,isiBCL-2有效地阻礙了膠質(zhì)母細胞瘤腫瘤的生長和進展。
結(jié)論:本研究介紹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通過將免疫刺激序列(有義鏈,5′-C;反義鏈,3′-GGG)結(jié)合到siRNA中來誘導先天信號傳導,通過Hoogsteen堿基配對形成RNA二聚體。這種激活會觸發(fā)腫瘤細胞中的RIG-I信號通路,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并誘導強烈的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刺激siRNA的創(chuàng)造性設(shè)計和應用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對該領(lǐng)域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體內(nèi)RNA轉(zhuǎn)染采用EntransterTM-in vivo RNA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