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八月七日(當時,我并不知道是幾號,日子過得含混,不問今明,也“不論魏晉”)早上,我被蟬鳴喚醒。那聲音忽遠忽近,忽高忽低,一陣陣,一片片,攪得我心緒不寧。起來發現臥室窗紗上,扒著一個黑乎乎的大蟲,有點害怕。但還是走過去,不敢靠近,哇,好大,是秋蟬嗎?立秋了嗎?
趕緊打開手機看看今天是幾號,八月七日立秋!時間太快,快得讓我措手不及。還認為立秋還有幾天呢。看著扒在窗紗上的蟬兒,一點也不怕我。我彈窗紗,它不動;我與它打個招呼“喂,喂!”,它還是不動。
晨光均勻地灑在蟬身上。我看到它尖銳的觸角,鋒利的六條腿,還有鼓鼓的眼睛和胖胖的黑色腹部。它的猶如輕紗般的翅膀,透明,輕盈,似乎在微微顫動。我靜靜地看著它,好像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從沒有這么近距離觀察過蟬,我用手機把它拍了下來。
它一只沒有發聲,一動不動看著我。你是來告訴我,立秋了嗎?提醒我,秋天來了嗎?
幾天前,走在街道小區的路上,就聽到有蟬鳴,抬頭,大樹枝葉還很繁茂,郁郁蔥蔥的,看不見蟬的影兒。只是那激烈的鳴叫聲,明示我,快立秋了。不經意間,立秋,已在眼前!
去年立秋那天,有所感懷,我寫了一篇文章《我的思念在秋天里》。才幾個月,怎么這么快又立秋了?一年了,又一年了,我是對時間麻木了嗎?
這幾年,我過日子,那有時不叫“過日子”,是“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幾乎沒有時間觀念。唉,想來,有些蹉跎啊。
今天看到窗紗上的鳴蟬,內心還是有些想法和感觸。
歲月匆匆,四季輪回。夏花依舊燦爛時,黃葉正在醞釀;蟋蟀唧唧時,秋蟬即將告別。該留的任何美好,留不住,該走的任何美好,我們都無法挽留。
秋蟬聲聲,有些凄厲,急促。恐怕也是對即將離去的不舍,也是最后,對曾經美好的絕唱!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農歷七月天氣轉涼了,興宿西沉下,秋天來了。八月還未結束,就要忙九月,準備寒衣了。古人的時節觀念特別強,抓住了時節就抓住了農事,抓住了農事,就抓住了來年的生活。
一只鳴蟬,讓我聯想到那么多。更讓我知道,我有時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的不對!混日子,讓我失去了往日的精氣神!我本不是這樣的人啊。
還有什么讓我放不下?還有什么讓我留念?那走了的人兒,是我留不住的人兒,這樣深深愛深深思,還有什么意義?那曾經的美好歲月,已是昨天,已成過往,陷在過去,還有這個必要嗎?隨時而生,隨緣而活,緣散緣盡,活自己。萬物順時順勢而為,人豈能違之?
重振精神,調整心態,過好日子!
路旁有兒童”意欲捕鳴蟬”,院中又漸入“秋色老梧桐”了。燥熱濕熱已退,早晚真的涼颼颼的了。
此時此刻,祝自己:
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