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花半個多小時看了一部電影解說,半個小時的電影解說也不算短,放在短視頻行列,妥妥算是長視頻了。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能靜下心來跟隨著解說的娓娓道來,體驗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也是不易的。
沒有關注電影名字,算是一部愛情電影,其內核在探討個人生命意義與什么是真愛,引發個人一點共鳴和思考。
劇情很普通。一名叫威爾的富家子弟意外出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巨大的落差帶給他無盡的痛苦,暴躁、痛苦、郁結充斥著他的心靈,曾經與之相戀的女友也與自己的好友相戀,這樣的遭遇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天大的打擊,更不消說算是天之驕子一般的人。
家人為了照顧他的日常,有個人能夠陪伴左右,消遣解悶,于是雇傭了一名家中缺錢的名叫克拉克的女子。后來的劇情自然如大多數人所猜想的走向發展,他們的相處從最開始的挖苦諷刺,既而在日日相處中產生更多情感鏈接。克拉克開朗不拘小節的性格漸漸感染了男子,讓威爾的生活有了希望和色彩,如同照進黑暗里的一縷陽光。
這個劇情熟悉得一如男女版的《觸不可及》。
然而,這部電影能夠讓人耳目一新,整個意境都被拔高了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只簡單俗套地描繪了二人的感情故事,最大的沖突在于男子經過最初充滿希望的積極配合康復治療,直到最后知曉并無康復的可能,希望破滅,威爾已從內心選擇了準備安樂放棄自己的生命,恰巧克拉克在這時出現,在他人生最后的時光里,帶給他許多的歡樂,留下了最為珍貴且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得知威爾準備選擇安樂結束自己的生命時,威爾的母親和克拉克是無法接受的。而他的父親反而是支持的。作為男人,最是了解男人。他明白,當一個曾經擁有那般耀眼生活的人,現在連自己脖子以下的身體都無法掌控,什么都做不了的時候,結束是最好的選擇。但克拉克沒有放棄,她收集了許多關于殘疾人的資料,精心籌備了許多約會和旅行,試圖在旅行的交往中讓威爾體驗人生的美好,轉變心意,好好活下去。
威爾接受了她的安排。在征得威爾父母的同意和資金支持后,他們一起去聽音樂會,參加了前女友的婚禮,去海邊聽深夜的狂風暴雨,他們互訴情愫,分享彼此的故事,聊過往,談夢想。威爾也在參加克拉克生日宴會上,送給了她一條曾經最喜歡的條紋黃色連褲襪,讓克拉克欣喜異常。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我只能感嘆有錢真好,連死亡都能如此體面。
威爾的開朗一度讓克拉克認為他已經回心轉念。只是,在最后一場旅行結束前,威爾告訴她,這次回去他就要去瑞士,希望最后她能去送他。克拉克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她不理解為何威爾執意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明明兩人都相愛,她也愿意照顧一生,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她崩潰著跑開,任由威爾在身后大聲呼叫著她的名字,但他仍然什么都做不了。
當然,在故事的最后,在克拉克父親的開導下,她明白了什么是最好的愛,不是將對方占有,而是幫助讓對方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威爾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對克拉克負責,他無法自私的將克拉克一生的時光用此時片刻的柔情永遠綁在自己的身邊,他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后半生就永遠這樣活著。
她趕到了瑞士,送了威爾最后一程。
最后,她去了巴黎,去了威爾曾經向她說過的那個有著最美麗風景的廣場,點了那杯濃郁的咖啡,讀著威爾留給她的信。他自然留給了克拉克一筆錢,但不是足以讓她后半生揮霍無度的數額,而是幫助她擺脫生活最基本的困擾,能夠支持她去追尋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夢想。
故事到這里也就結束了。就像那杯咖啡,濃郁著散發獨屬它自己的飄香。緣分這東西很奇妙,它不是一場不出門就能躲開的大雨。威爾是清醒的,如若他健康,他永遠不會與這樣一個女孩相識相戀,他的遭遇固然讓他痛苦,但同時也讓他重生。他坦然接受了緣分的到來,盡情享受著愛情的甜蜜,最后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