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么身體在路上,要么思想在路上。大概我思想太匱乏,所以特別想讓身體先行。
百轉徘糾結了81次,終于出發前一周在西藏與臺灣中欽定了寶島。
足見說走就走的旅行也需要一顆閃閃發光的紅心做著兩手的準備才行。可憐我昨兒剛把冬裝塞進旅行箱,今兒又開始想著大長裙,柔軟的腦細胞彈性真是可以,不然肯定是:呀,不能動,我別著筋了!
廢話不多說。
錢袋在手,說走就走!
大概臺灣的電梯都很小很小,三個瘦子三個瘦箱子就塞滿了,我忍不住想問:你們臺灣人要是搬家咋整?
首晚住桃園某棟民宿12樓。體力好精神好,早起打算鍛煉身體。坐電梯發現按樓層沒反應,大概我精神太好了,心想大不了走下去唄。到一樓發現樓棟也有門鎖,出去了怕回不來,手機又沒網絡,還是回去吧。原來電梯要刷卡,天啦嚕,為什么你們臺灣人起床這么晚,等了會兒,決定苦哈哈再爬到十二樓。第一天的早晨就這么鍛煉過來。。
坐標:高雄
日本人真會取名字,居然叫打狗,大概臺灣人民也覺得打狗太難聽,改名高雄吧。高雄的碼頭讓我想起了咱們的浦口碼頭,嗯,其實我更喜歡浦口碼頭。
不過,這里港口碼頭有很多漁船,天色漸漸變晚直到完全黑下來,燈光柔和越發橘色。微微的海風吹過漁船拂過面頰,帶著腥味,不是特別好聞卻散發著真實的生活氣息。空空的漁船隨著水波微微蕩漾,在橘黃色的燈光里發出偶爾的鐺鐺聲,漁網散亂地堆放在船頭,一種安靜又空曠的感覺彌漫,時間留下了痕跡,讓人不經聯想這里的白天一定有過喧鬧的場景。
其實喧鬧不曾停息。轉過碼頭穿過街口,又是人頭攢動的夜市。
忽然很愛這生生不息、運動不止的人們!
在我的腦海里,大概墾丁就像跑跑卡丁車一樣卡哇伊。粉色、橘色和亮藍色,不光是海濱的房子,還有機車的安全帽,硬生生勾起了內心深處的少女心。吃完店家推薦的鹵味,換上清涼裝,戴上海濱大檐帽,大大的太陽,忍不住手舞足蹈。街上全是各色的機車、各色的可愛頭盔,然而,我們并沒有機車駕照;然而,我們并不會開機車。
大概救星總會在關鍵的時刻出現。正在我們站在民宿門口瞪太陽的時候,隔壁來了四個人、三臺機車。我們三互看了一眼,機會來了!就在小姜同志還在碎碎嘴,萬一人家不愿意咋辦時候,我決定主動請纓,絕不放過一次機會。
怎么大風那么狠,要把我的頭盔吹飛。。
我不禁想起了:像少年啦,飛馳!
好美好美,臺灣島最南哦。哇,更美更美!
四個小伙子是大四的學生,臺灣放春假,所以一起環島游。很可愛,很青澀,還有些害羞。不得不說,臺灣人真的好文藝,每個人做了一個環島游的牌子,然后拍照。最后我才發現,原來是hellokitty!
喔,圓青春一個夢!
有向導的夜市是攜帶美食地圖的夜市。此處不表。逛吃逛吃。。
據說,夜晚的社頂自然公園是看星星的好地方;據說,社頂公園還有可能邂逅梅花鹿。
然而,什么都沒有,除了看不清的草地和遠處的朦朧的黑色樹影。哦,對了,還有一枚月牙。
我說:那是上弦月吧,因為月牙形成的弦在上面,應該就叫上弦月;可是月亮在下面,總想叫它下弦月。那到底是什么呢?她們說,她們也不清楚,判定很復雜吧。
不過,晚風一直吹在耳畔,涼爽的夜里飛馳在少有人的盤山公路上,車燈射出的光亮劃破靜寂又黑黑的山面,顯得既熱烈又溫暖,馬達濃烈的聲音在安靜的山里回旋。一種說不出的動靜交織的舒暢感蔓延開來。
也許很久很久以后,我記住的沒有其他,只剩下感覺,剩下那夜晚坐在機車上像少年一般在寧靜的公路上呼嘯著飛馳而過;剩下那晚社頂公園上微濕微涼卻很舒服的風從不知來處的地方不斷地吹呀吹。
坐標:花蓮
從恒春前往花蓮的導游是位很有意思的司機師傅。
其實這樣很不安全。
一路上司機師傅都在說:我們來看左邊,,左邊呢,,,就是,,你們就可以看到,,看到什么呢?,,你們說可以看到什么?,,
哈哈哈,笑矢。。蕭師傅說車上最喜歡我了,因為我給他提供了娛樂大家的機會。為此,他賞了我一個包子作為補償,說是要堵住我的嘴。
有些人的工作看起來很有意思,實際上卻需要他們費心思去營造有意思的氛圍;有些人也很有意思,有些卻需要努力才能看起來比較有意思。
也許臺灣人比較敬業。夜市的小哥很認真地制作章魚小丸子,像是在精雕細琢一件器物;戴帽子的大叔低頭查看熏烤的生蠔上蓋滿的芝士和蒜泥,讓我誤以為是在查驗藝術品。
可是為什么,你們沒有微笑呢?微笑在哪里?理想中的幸福指數在哪里?
跨越北回歸線來到花蓮,已經是夜晚。放好行李出門找傳說中的中華路。
喜歡這樣小小城市的感覺,沒那么過于喧鬧,但夜晚的燈光也不至于太孤單。
三人行,必有一人是路癡。找不到路的路口,傳來歌唱的聲音。在陌生的城市里,也許只有歌聲會有難以言說的吸引力。
橘黃色的路燈把舞臺也染成了橘黃色,看臺在陰影里,但也被折射出一些光亮。晚風卷著悠揚的歌聲送進耳朵里,還有甜甜軟軟的臺灣腔,耳朵也要醉了。
大概長得好看的人就像晚風一樣舒服。遇到一個和同學一起來旅游的男生,一起坐在看臺上,感受遠處孩童的嬉鬧聲、近處悅耳的歌唱聲、聊一些開心的事情,和所有溫和的光線以及微風一起。那感覺,真美好。
太魯閣玩得好匆忙,匆忙。大概只記得雄偉的山脈和峽谷。然后遇到一個和我們一樣請了三天假期湊夠八天游臺灣的上海人,此處不表。
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公交遲到了,導致我們沒能按時回去拿行李。匆忙在臺鐵站分開,她們去拿行李,我買便當等她們。沒有網絡的等待真是望眼欲穿。
至此,我錯過了一段一定讓人難以忘懷的畫面。
據她們描述,回到民宿,大門根本打不開,于是乎,小姜同志大概是平身第一次翻鐵門,并且把三只大箱子從圍墻上扔出來交給出租車師傅接住,匆忙間居然都沒有忘記扯下掛在晾衣架上的毛巾。
好生神奇、好生威武!她說,關鍵時刻,人的潛力是無窮的!
我說,要是我當時在場,一定要錄下這壯氣豪情的一幕!其實我腦補的畫面是這樣:
不會畫畫的遺憾
坐標:臺北
臺鐵晃晃悠悠。
云海纏繞在高高的山脈周圍,像濃淡不一的霧氣,山峰頂端隱約可見;金色的夕陽偶有穿透過薄薄的云霧,又被厚厚的云層遮擋;山脈交接的暗面盡情地展現著暗綠色的雄偉山體,漂浮的云霧清晰可見,薄如蟬翼白如雪。整個天空充滿了光與影的交疊,金色、黃色、白色、透明色還有山體的墨綠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有形容不出的美麗!
鄰座是臺中小帥哥。我忍不住問他:你們自己也會經常看這些景色嗎?
我們聊了很多也許并沒有很好玩的話題。但是他忍俊不禁的表情真的很好玩很好笑,可以媲美同樣讓我可以笑暈在捷運里的那只小馬。如果他是忍俊不禁,那我一定是樂不可支,笑暈在臺鐵里。
臺灣和大陸只有“飛”一下的距離,歡迎來大陸玩。
博物館有和上海的“馮先生”一起參觀了一部分,他真是懂得好多,詳細跟我解釋了漢朝窯的種類,官窯與民窯的差別,還有一些窯燒制時候的講究,忽然就覺得那頭戴式的語音講解器哪有“馮先生”講解得有意思。感謝馮先生的科普,有了總分的脈絡之后,我漸漸開始對器物上的紋理、圖案產生了興趣,再結合之前大千老師講繪畫,仔細一看,似乎唐以前的彩釉的確更靈動一些,尤其漢代,很多表現捕獵的場景,生動活潑充滿自然的生機,而明清之后的繪畫技術雖然越來越高,但越來越寫實、西化。
原來,博物館也是個好有意思的地方呀!
臺北匆匆,游客很多,就像所有的大城市一樣,我們逛吃逛吃買買買。
還是喜歡高雄、花蓮那樣的地方,可以繼續像蝸牛一樣慢吞吞。那兒的風景美、人也可愛。
最后一晚去桃園,翻看照片時候發現了那匹活靈活現又可愛的小馬。我在凌晨的地鐵里笑得不能自已,感謝古代那位不知名的藝術家。謝謝你給我帶來了如此多的歡樂~
抵達桃園,抬頭看見月亮,記得我們來的時候月亮還是小半塊,現在要走了,月亮已經變成一大半啦!
忘了說,那里的民宿很好,遺憾是待得很短暫。不過,那又有什么關系。
留一個再去的理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