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寫過最多的命題作文是“我的夢想”,那個時候大家的夢想千奇百怪,有的人闊談高論,想要成為飛行員、律師、百萬富翁,有的人暗自發力,慢慢努力成為一名老師、醫生、軍人。我的夢想是在悲痛欲絕中找到的,高一時爺爺的離開幫我找到一生想要做的事情,幫我建立夢想,成為一名醫生。那時很少接觸醫院,家里也沒有醫生可以引路,好像救死扶傷是對醫生全部的理解,憑著一腔熱血去選擇,去追求。
當夢想確立時,我欣喜若狂,我發瘋圖強,我在沒有人的街頭大喊“I have a dream to be a doctor.”。當努力了一段時間發現,夢想離我好遠,是我無論怎么踮腳夠都夠不到的天空,我憧憬著,努力著,也失望著,堅持著。高考成績像一盆冷水一樣令人清醒,三百多分想學臨床醫學簡直癡人說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無聊翻閱專科院校中竟然有專科臨床醫學,失而復得的喜悅是可以睡覺笑醒的,后如愿讀了臨床醫學,在成為醫生的道路上努力著。
大三到醫院實習,穿上白衣的那一霎我恍惚了,我竟夠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天夠,是不是天空變矮了?我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在這之前我從未想過實現夢想之后的事情。曾看到錢鐘書寫的一句話:“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之前看這句話是喜歡,現如今看這句話是感同身受。時至今日,穿上白衣已經八年之久,自己也不再是曾經那個一腔熱血,高談夢想的少年。
曾經的夢想高高在上,現如今這份夢想變為一份工作,一份日日干、夜夜干的工作,慢慢的了解了這份職業,從開始的憧憬、欣喜,慢慢演變為失望、討厭,直到最后被接受。就像我們追捧的偶像明星,明明是光芒四射的星星,一下子變成身邊的朋友,你會發現原來他也有缺點,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當醫生這份職業從夢想轉變為一份工作時,心中的感受百轉千回,最后只能平淡的接受,接受我曾有一個夢想,現在他消失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夢想,尋找一個畢生所奮斗的目標,也曾幻想過有一天可以成為行業內頂尖教授,可人是要認清現實的,一個連考研都不夠格的小醫生,想的太多便是癡心妄想。馬上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再談夢想多少有些裝嫩,不是不當醫生了,只是以后沒有夢想了,有的只是職業規劃;也沒有放棄尋找畢生所奮斗的目標,可能更簡單些;不是不再奮斗了,只是以后關于奮斗的事情可能有些俗,關于好好工作,關于努力賺錢,關于身體健康。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知道與做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在工作的這條道路上,我還會遇到很多問題,會有很多抉擇,重要的是行,是不停止前進,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可能會按部就班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關于這份工作,目前想象不到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挑戰定是少不了的。 祝愿謝醫生在行醫的路上披荊斬棘,醫術蒸蒸日上,為自己、為患者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023.12.10 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