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問題。
桑葉是我國的傳統中藥之一,很多醫學著作都對桑葉的藥用價值有著明確的記載,中醫認為,桑葉性寒味甘、苦,入肺、肝兩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1993年,桑葉已正式被我國衛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名單。
桑葉多種有效成分的降糖作用
自古以來,中醫就以桑葉作為治療消渴癥的中藥應用于臨床。近代也常用桑葉配伍中藥應用于臨床,均獲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桑葉可抑制血糖升高,具有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作用。亞洲很多國家都利用桑葉來治療糖尿病。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炎等作用,桑葉中的黃酮類、生物堿類、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及桑葉多糖等多種物質,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桑葉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方面,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和臨床應用。桑葉可以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其作用機制有以下幾點: ①調節脂肪細胞內分泌功能; ②增強胰島素信號傳導; ③調節機體能量分布; ④抑制胰高血糖素的生成。
1、桑葉多糖能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緩解糖尿病癥狀,改善其耐糖量,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癥狀的目的。
2、桑葉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清除自由基,保持胰島素β細胞的完整性,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明顯,能很好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3、桑葉生物堿是一種強a-葡萄糖甘酶抑制藥,可以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改善糖耐量,同時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是一種強的抗糖尿病成分。研究表明,桑葉生物堿類似雙糖結構,可以通過競爭性抑制與a-葡萄糖甘酶上的位點結合,從而抑制酶水解體內的雙糖,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那么,要如何在桑葉中獲取上述的這些藥用成分呢?
現代醫學利用菌藥技術,將桑葉配伍蕎麥、槐米、枸杞、菊花、決明子,加入益生菌進行發酵提取,制成蕎麥桑葉復合菌,從而獲得藥用成分含量更高的黃酮類、生物堿類、多糖類(包括桑葉多糖、枸杞多糖)、三萜類物質,在降血糖、血脂、血壓,輔助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