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1月14日? 紅樓微語錄之14紅樓全從金瓶化出
闞多在《紅樓夢抉微》中認為“紅樓全從金瓶化出”,“林黛玉即潘金蓮,”他還有黛玉與金蓮皆曾上過女學,黛玉與金蓮上學,裁衣之相同的論述。闞多采用主觀臆測的比附方式進行索隱,是不足取得。但對照金瓶梅中對潘金蓮的描寫和紅樓夢中對林黛玉、鳳姐的描寫,又能看到林黛玉和王熙鳳身上皆有潘金蓮的影子。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學習借鑒了金瓶梅人物刻畫上的一些創作手法,在細節描寫上以金瓶梅中的人物描寫為參照物,倒是不爭的事實。顯然,曹雪芹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了創造性的再創新,把金瓶梅中對潘金蓮的一些人物刻畫的細節,運用在了對林黛玉和王熙鳳的描寫上。
我們從王熙鳳潑辣,好勝,爭強,工于心計,口齒伶俐上,可以看出潘金蓮的某些影子。在一些細節的描寫上,這兩個人物的口吻和性格,行為,也有著驚人的相似。
例如,在金瓶梅中,李瓶兒生了兒子,闔家歡喜,獨有潘金蓮氣得在孟玉樓面前講了一番惡毒的咒語,接下來的描寫是:潘金蓮用手扶著庭柱兒,一只腳跐著門檻兒,口里嗑著瓜子兒。這個動作鳳姐也有過,那是王夫人聽到有人抱怨,向鳳姐問起發月例錢的事,鳳姐心中怨憤,鳳姐把袖子挽了幾挽,跐著那角門的門檻子,笑道,我從今以后倒要干幾樣刻毒事了。上述兩處腳跐門檻兒的細節描寫,決不是偶然的巧合,明顯是曹雪芹借鑒了金瓶梅中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用滿腔火一樣的熱情,塑造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把林黛玉描寫的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幾百年來,感動了萬千讀者。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這個形象時,有著多方面的積累,并且借鑒了前人塑造女性形象的經驗。比如以曹雪芹的李家表妹為林黛玉的模特,從生活中選取素材,追蹤躡跡。也不排除曹雪芹多方位地學習繼承借鑒前人的文學作品,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如潘金蓮初到西門慶家,與吳月娘、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相見時的情景和林黛玉初進榮國府見到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的描寫,那手法竟有著驚人的相似。
潘金蓮眼里的西門慶家中情景是:這婦人坐在旁邊,不轉眼把眼兒只看吳月娘:約三九年紀,——因是八月十五日生的,故小名叫做月娘。——生的面若銀盆,眼如杏子,舉止溫柔,持重寡言。第二個李嬌兒,乃院中唱的,生的肌膚豐肥,身體沉重,人前多咳嗽,上床懶追陪。雖數名妓者之稱,而風月多不及金蓮也。第三個就是新娶的孟玉樓,約三十年紀,生的貌若梨花,腰如楊柳;長挑身材,瓜子臉兒,稀稀多幾點微麻,自是天然俏麗,惟裙下雙彎,與金蓮無大小之分。第四個孫雪娥,乃房里出身,五短身材,輕盈體態,能造五鮮湯水,善舞翠盤之妙。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到在心里。
在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都京中,林黛玉初入榮國府,見過賈母和邢、王夫人、李紈后,作者寫黛玉與迎春、探春、惜春相見時的情景,是這樣寫的: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嬤嬤并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姊妹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過,大家歸了坐.丫鬟們斟上茶來.不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服藥,如何送死發喪.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眾人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住.
金瓶梅和紅樓夢的這兩處描寫,選取的視角皆是從人物眼中觀出,人物的外貌描寫用語相近,皆四字句,舉止溫柔,持重寡言與溫柔沉默,觀之可親;肌膚豐肥與肌膚微豐;長挑身材,瓜子臉兒與長挑身材,鴨蛋臉面等描寫人物容貌的用語頗為接近,幾乎一樣。這難道只是偶然的巧合嗎,顯然不是。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創造性地借鑒了金瓶梅的描寫手法。
13年1月16日? 紅樓微語錄之15? 秦可卿與甄妃
曹雪芹在紅樓夢的第五回寫賈寶玉在秦可卿房中睡中覺,夢入太虛幻境,遇見警幻仙姑,并且對警幻仙姑隊形象進行了描寫,用賦贊的形式,把她的美貌大事渲染刻畫了一番。
紅樓夢作為小說,人物大多是虛構的,并且寫了幻中之幻,警幻仙姑作為太虛幻境中的神仙人物,更是霧中看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曹雪芹用賦贊的表現方法,在全書中只此一見。甲戌本脂批說:“按此書凡例,本無贊賦閑文,前有寶玉二詞,今復見此一賦,何也?蓋此二人乃通部大綱,不得不用此套。前詞卻是作者別出深意,故見其妙。此賦則不見長,然亦不可無者也。”我國古代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等,在介紹人物描寫景物之時,往往要用一篇賦贊韻文。金瓶梅詞話亦如此,這類賦贊韻文,常常用但見開首。曹雪芹在創造紅樓夢時,決心別出機杼,新奇別致,故不借此套者。
對于警幻仙姑賦,蔡義江在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中說:“這首賦從曹植洛神賦中取意的地方甚多” 如“云堆翠髻”、“回風舞雪”、“若飛若揚”、“將言而未言”、“待止而欲行”等等,即曹植所寫“云髻峨峨”、“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若將飛而未翔”、“含辭未吐”、“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象這樣取喻相同的地方還不少。顯然,作者是有意使人聯想到曹子建夢宓妃事,所以作這樣的模擬。(引自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
我們對照二者的文本后,不禁會問,曹雪芹為什么要有意使人聯想到曹植夢宓妃事,作者模擬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曹雪芹在紅樓夢四十三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中,借賈寶玉之口說:“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蓋廟,這都是當日有錢的老公們和那些有錢的愚婦們聽見有個神,就蓋起廟來供著,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聽些野史小說,便信真了。比如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來并沒有個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謊話,誰知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著。今兒卻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
曹植的《洛神賦》原名就是 《感甄賦》。文中曹植這樣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 春松,若輕云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望峨峨,修眉 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 媚于語言。”從抽象到具體,從神韻、風儀、情態、姿貌,到明眸、朱唇、細腰、滑膚, 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形。? ? 此外曹植還寫下面的詞句描繪甄妃的動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 羅襪生坐。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靜態 的美加上動態的美,怎不使人意亂情迷呢?? ? 還有在形容甄妃服飾美方面曹植寫道:“披羅衣之璀燦,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 手飾,綴明珠以耀軀。”? ? 總之,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他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癡念,萬縷相思, 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學作品。那么曹植對甄妃的這種刻骨銘心的愛戀是怎樣產生的 呢?與其說曹植魂牽夢索甄妃,不如說甄妃魂牽夢索曹植。? ?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生于光和五年十二 月了酉日。其母張氏常夢見一仙人,手執玉如意,立于其側;臨產之時,只見仙人入房, 玉衣蓋體,遂生甄氏。甄氏三歲喪父。曾有相士劉良看了她的相之后說:“此女之貴, 乃不可言。”甄氏自小至大,并不好戲弄。八歲時,門外有立騎馬戲看,家中人及諸姊 都上閣觀之,甄氏獨不行。姊姊覺得奇怪,問她:“門外走馬為戲,老幼競觀,汝獨不 觀,何也?”甄氏回答:“豈女子之所觀耶?”年九歲,常讀書寫字,借諸兄筆硯使用。 兄說:“汝當習女工,何用讀書寫字。欲作女博士耶?”甄氏回答:“古之賢者,未有 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試。不知書,何由見之?”后來天下兵亂,加上饑饉,百姓皆賣 金銀珠玉寶物。那時甄氏家巨富,盡收買藏之。甄氏就對她母親說:“今世亂,何多買 寶物?此取禍亂之端也。匹夫無罪,懷壁其罪。又兼左右皆饑乏,不如以谷賑給親族鄰 里,廣為恩惠也。”舉家皆稱其賢。十四歲時,二哥死去,甄妃悲哀過制。甄氏事嫂極 盡其勞,撫養兄子,慈愛篤甚。”? ? 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可以想像的是當時的甄逸女在袁家作媳婦時, 生活過得并不快樂,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憐香惜玉”因此她才有閨怨一類的作品傳揚出來。 《古詩源》中收錄了她所作的《塘上行》詩,工力絕不稍遜于建安七子的水平。詩是這 樣的:? ? 浦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果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品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賢 豪故,捐棄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捐棄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捐棄菅與蒯;出亦復愁苦, 人亦更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蓊蓊;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曹植在洛神賦中描寫的洛神,故事原委是這樣的:曹植本欲娶袁紹的兒媳甄氏,結果曹操卻把她許給曹丕,并立為皇后。曹植過洛水思念甄后,與她夢中相會,甄后以枕示曹植,并說:“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今與君王,歡情交集……”曹植醒后作洛神賦,在這一篇賦中,他不敢直接說是描寫甄后,只能假托神話中的洛神宓妃,以出脫胸中的相思之苦。
紅樓夢中的秦可卿,也像洛神賦中的甄后,給寶玉抱來怨枕,夢中也與她一番歡愉。曹雪芹在此處模擬洛神賦而寫出警幻仙姑賦。讀者每讀此處,自然聯想到曹植甄后事。此處有脂批說:“此夢文情故佳,必然用秦氏引夢,又用秦氏出夢。竟不知立意何屬,惟批書人知之。”這里點出批書人是知道曹雪芹如此寫的寫作意圖的,用曹植寫洛神賦事,點出太虛幻境賈寶玉夢中與秦可卿的艷事。那么,小說的現實生活中,賈寶玉與秦可卿的曖昧關系也是作者有意借洛神事透露出來的。
13年1月22日? 紅樓微語錄之16? 黛玉乃投水而夭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的寶黛愛情,是兩情相悅的,寶黛的愛情是以相互理解為基礎的。賈寶玉把林黛玉引為知己,認為林妹妹從來不說這些混帳話,如果她也說,早都生分了。在紅樓夢中,寶玉挨打是牽前扯后,直貫上下幾回的重要情節。正是在寶玉挨打的巨大變故中,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寶黛愛情的驚世駭俗。寶玉挨打后,二個人不但沒有止步,反而走到更近,二人貼的更近了。寶玉被賈政毒打之后,昏睡中聽到悲切之聲,醒來細認來人,只見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知是黛玉,倒推脫自己疼痛是假裝的,安慰她一番,以慰芳心。黛玉呢,此時黛玉雖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更覺得厲害。聽了寶玉這番話,心中雖然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黛玉之言,只有至親至近之人才會有如此痛惜憐愛的責怪語。這是發自待遇內心的肺腑之言,是痛徹五腑的刻骨之語。一句千金不易。與寶釵探視時形成鮮明對比,二者迥然不同。寶釵去探視時,手里托著一丸藥。然后儼然是主婦,吩咐襲人如何敷法。問寶玉,這會子可好些。此句與黛玉的話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孰輕孰重了。寶釵對寶玉屬意已久,話語中難免流露出來,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下半句不說了,且羞紅了臉,寶玉也聽出了寶釵的話里大有深意。但與黛玉痛徹心腑的話相比,相差何止千萬里。正是:
一句肺腑柔情生,責怪嗔怨見真情。
不是寶玉癡情在,那得仙姝淚珠瑩。
當天晚上,寶玉睡醒后,十分掛念黛玉,滿心要打法人去看黛玉,只是因襲人在跟前不方便。于是,就假裝要借寶釵的書看,支走襲人,派晴雯以送兩方舊絹手帕為由,前去探望黛玉。晴雯一到瀟湘館,黛玉已睡在床上。聽說寶玉送帕子給她,而且是家常舊的,開始不解。繼而心領神會,不覺神魂馳蕩,全身心都沸騰起來。頓感驚駭不已。作者接下來寫了黛玉的心理活動。情不自禁地提筆在舊手帕上題了三首詩。當她寫完三首詩之后,還要往下寫的時候,覺得渾身火熱,面上作燒,走至鏡臺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自羨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此處作者已為黛玉結局預先埋下了伏線。
而寶玉贈帕,黛玉題詩的情節,是受明代馮夢龍所編山歌中的一首歌詞影響而構思的。馮夢龍山歌的詩是這樣的
不是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時,成竹在胸,對她的結局是有所考慮安排的,在賈寶玉看到的冊子和判詞中已有暗示。此后,作者信手拈來,多次暗點。提帕詩中有湘江舊跡之語,用娥皇女英哭舜典。述異記有:“舜南巡,葬于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與慟哭,淚下沾竹,竹上文為之斑斑然。”娥皇、女英淚下沾竹后是投水殉情而死的。有論者指出,曹雪芹用斑竹典故,暗示林黛玉淚盡之后,亦投水而夭,以報灌溉之恩。
13年3月4日
紅樓微語錄之17 一則紅壇史話? 二月河與周汝昌擬補的曹雪芹詩
一/周汝昌擬補
唾壺崩剝慨當慷,月荻江楓滿畫堂。
紅粉真堪傳栩栩,綠樽那靳感茫茫。
西軒歌板心猶壯,北浦琵琶韻未荒。
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
二/二月河擬補
云鬢低鬟佩明珰,瑤池清歌奏宮商。
翩來驚鴻悵子建,婉轉游龍愁洛陽。
一彈坊中琵琶曲,半舟騷客盡斷腸。
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
附記? 某人曾在南陽一舊書攤上,見有一本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小冊子,上有周汝昌擬補的詩作。近日,讀紅樓夢與金瓶梅,又見此詩,錄之。配以二月河擬補之作,可謂一則紅壇史話,發網上,作酒足飯飽之談資可矣。
13年4月22日? 紅樓微語錄之18 曹雪芹為什么要用賈姓
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把自己先祖發跡的事跡,作為素材寫進了紅樓夢中。特別是曹氏祖孫三代在江寧任織造的六十年經歷,更是穿插在紅樓夢里,我們在讀紅樓夢時,時時能感受到字里行間都透露出曹家在江南織造任上的種種經歷。如紅樓夢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風藻宮,寫到賈府修建大觀園,預備元妃省親之所時,曹雪芹借趙嬤嬤之口說:
“唉喲喲,那可是千載希逢的!那時候我才記事兒,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說起來……”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 趙嬤嬤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鳳姐道:“常聽見我們太爺們也這樣說,豈有不信的。只納罕他家怎么就這么富貴呢?”趙嬤嬤道:“告訴奶奶一句話,也不過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那么,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不直書是曹家,而偏偏用賈家。百家姓中趙錢孫李,周吳鄭王504個姓氏,為什么要獨獨選中賈姓呢,原來,曹雪芹這是受金瓶梅詞話中的一處細節描寫的啟發和影響,從而選用賈姓的,用賈姓和甄姓相對應。
金瓶梅詞話第18回來保上東京干事,陳經濟花園管工中寫到,西門慶因受楊戩案的牽連,要受典刑之苦。于是,西門慶派來保到東京,通過蔡京之子蔡莜引薦,到當朝右相資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名諱邦彥的府上行賄。給李邦彥送上白米五百石。李邦彥就徇情枉法,即令左右抬書案過來,取筆將文卷上西門慶名字改作賈慶,一面收上禮物去。我們知道,宋明時書寫文卷,皆是從右至左豎著上下書寫,西門兩字改為賈字是很便利的。
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可能于某次讀金瓶梅詞話時,看到了這個細節描寫,福至心靈,啟發了曹雪芹的靈感,就選用賈姓作為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首賈府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