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預感自己會花不少時間在這個人上面,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閱讀他(已有兩本中譯,我自己也草譯了幾篇網文),所以決定單開一個專門的介紹貼。
林韜(Tao Lin),美國作家。出生于1983年,父母是臺灣人。2005年畢業于紐約大學新聞學專業。2006年開始發表各類作品,在(有時是非常巨大的)爭論乃至辱罵聲中逐漸成為美國獨立文學界的代表人物。作品已在多國翻譯出版,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挪威、塞爾維亞、韓國、中國等。更多基本信息可以看他的中英文維基頁面。
我已經想不起來是在什么地方知道他的了,可能是在國外一個屌絲文學網站htmlgiant上(這網站的文章里確實經常出現Tao Lin Tao Lin Tao)。但我覺得更有可能是因為某段時間里我的timeline上老是見到有人提到這個名字,心想,“這人誰啊”,于是就去找他的東西來看。讀完有點激動和感動:『真好。終于又讀到了一點“新”的、“相關”的文學?!?/p>
隨后又讀了些他的訪談和他的博客(“悲慘圖書的讀者”),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理解還有他思維的精確性。這兩點在我看來很重要,它們讓你能夠很放心地去讀他的東西,因為你知道他對于自己寫的東西他是極度認真地考慮過和修改過的。
關于這個鳥人的風格,已經有很多評論,有些還十分學院化。我對文學理論或者流派興趣不大(也不了解),因此在這里就不搬弄像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新誠摯(New Sincerity)、新童心(New Childishness)這些詞了,決定就非常不精確地稱之為New School(反正沒人在意作家的流派吧)。
Q:那這個new school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什么新花樣呢?
A:我不知道,我暫時還沒有到從文本剖析中獲得快感的階段。我就是覺得牛逼。不過我可以給你幾條別人的評論,供你參考。
隨著他2013年小說《臺北》的推出,林韜已經成為他這一代里最有意思的文體家(prose stylist),但這并不意味著《臺北》不是一本無聊的小說。
林的文字催眠、悲慘、滑稽,讓人困惑?!绱说臋C械呆板,但同時又讓人心碎。
他的文字古怪、不安、難忘、坦誠——并且還越寫越好。
祝大家閱讀愉快?!皽p輕這世上的痛苦/折磨”
附:作品列表和摘錄
◇ 《臺北》,2013
長篇小說。實際上這是他第一本廣受好評的書。他說這是他對長達2萬5千頁的記憶的蒸餾。很遺憾目前還沒有中譯。
關于這本書的內容,有人問他覺得哪部電影最像他這本書,他說,“有這樣一部電影嗎?里面的人吸毒很兇,但是沒有人死掉,也沒有暴力,還很好笑,但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很沮喪?”
→ 摘錄(本人草譯):
他把手伸出毛毯,“暗暗”地把他的MacBook拉了過來,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條章魚?,F在是中午12點52分,自從安吉麗卡私廚出來起已經差不多過去3個小時了。保羅驚訝地發現,勞拉給他發了兩封郵件——一封是晚上11點43分發的,就簡短的幾句話,為她在約會時的不自然道歉,另一封是中午12點05分發的,就前封郵件里說的事又詳細地解釋了一大段。保羅回了封郵件,說他能理解并且喜歡她并且覺得她很“酷”。幾分鐘后她的回郵就到了,似乎心情不錯。在繼續交換了幾封郵件后她表現得幾乎可以說“輕佻”了。他們同意——保羅覺得是認真地、熱情地——明天一塊去紋身。
↓↓↓
勞拉贊美了保羅的發型以及他“漫不經心”的水平,然后身體半探到桌子底下,舉著一根蠟燭去看保羅的鞋子,問它們是什么牌子的。
“iPath,”保羅說。
“我沒看到。是什么?”
“iPath。這個牌子叫iPath。”
“我喜歡它們,”勞拉說。
“iPath,”保羅輕聲地說。
↓↓↓
他想往回走,關上門,再次獨自一人呆在衛生間里,但是艾琳已經注意到他,在停頓了一下后——被她的注視所分心——他回應了她的接近。在靠近房間正中央的地方,他們擁抱了一下,然后他轉身向廚房走去——模糊地意識到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存在,那些他可以去的地方——他驚訝于在看著自己的腳沓進黑色的拖鞋里時聽到了自己在說:覺得“感恩于活著”。
◇ 《理查德·耶茨》,2010
自傳性小說。這里有個八卦,寫這本書時,他辭去了工作,但沒錢沒法寫呀,于是他在博客上發帖,出售6份這本還沒寫出來的書的版稅的期貨,每份2000刀,每位“投資者”將獲得他這本書10%的版稅。好像5天不到就都賣出去了。
◇ 《從AA里偷東西》,2009
中篇小說。這是他的突出重圍之作。這本書讓他的讀者群體擴大了很多。
◇ 《認知行為療法》,2008(詩集)
◇ 《咿咿咿》,2007
中篇小說。已有中譯。
→ 摘錄(王彥達譯):
P22?安德魯把喬安娜送到家門口,看她拿著比薩餅朝院子里跑,然后跨過樹樁進到房子里。她本可以從樹樁邊繞過去的。她像小羚羊一樣蹦蹦跳跳的,真有意思。原來這樣就能讓你高興。安德魯坐在車里,覺得無聊和諷刺。
P24?安德魯順著梯子爬下去。
熊也順著梯子爬下去。
他們一起往下爬。
他們不斷向下。
熊踹了安德魯的腦袋一下。
“碰到你的頭了?”熊問。
安德魯沒吭聲。
“安德魯,”熊問,“是你的頭嗎?”
“閉嘴?!?/p>
“到底是什么?”熊問。
“一臺筆記本電腦?!?/p>
◇ 《床》,2007
短篇小說集。已有中譯。
→ 摘錄(王彥達譯):
P95 每天晚上睡覺前,艾倫都會從艾麗西亞身后摟住她,保持這個姿勢二十多分鐘。他們睜著眼,在黑暗中各懷心事。他們注視著臥室中那些無處不在卻難以看見的小跳蟲。他們時常忘記彼此的存在,仿佛懷里抱著的不是一個有意識的活生生的人,而是無數溫暖的DNA。
P164 他們把家具挪來挪去,撫摸各種物品,體會它們微小的生命和看不見的痛苦。一個披著斗篷的陰影從墻和家具后面升起又消失,那其實就是他們自己,他們漸漸意識到。他們和自己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一起做游戲、追跑打鬧、玩捉迷藏——藏得太隱蔽,要花好幾年時間才能找到。他們固執地躲在原地,等待被別人發現。最終,它們在角落里潰爛,如同熟透的水果一樣被人扔掉或是做成干貨,比如薯片。
◇ 《你是比我要幸福一點點》,2006(詩集 )
◇ 免費電子書
《家里蹲》,2007(書信體小說)
《今天天空又藍又白有著明藍的斑點和灰色的小月亮我將在今天毀掉我們的關系》,2006(短篇小說集)
《這種情緒是一本小小的電子書》,2006(詩集)
☆ 附贈八卦
via 林韜的一個推特賬號(他有好些個推特賬號)。看上去他好像認識中文的樣子(但沒見他提過。估計是同很多ABC一樣,能聽懂中文,但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