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的讀書目錄

或許讀書的好處就在于:他總能發現原來他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個人明白地說清楚了。他終于明白,他并不是一個獨特的他,他只是他們中模糊的某個。

有時候覺得,如果這一年不讀點書,感覺就像白過了一樣。?

1、赫爾曼·黑塞《德米安》

黑塞第一試,很成功。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2、赫爾曼·黑塞《悉達多》

黑塞第二試,感觸有三:1.內心應該有一處寧靜的圣地,你可以隨時退避并在那里成為你自己。2.愛的技藝≠愛的能力,天真的人能夠愛——這就是他們的秘密。3.知識≠智慧,需要不斷修行。??

3、priest《默讀》

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這本80萬字的小說,也只有priest對我有這樣的吸引力。寫了幾個變態殺人的案子,每個案子單獨拿出來都可以獨立成書,但案子之間又有聯系和穿插。我想說的是,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對priest的評價又有一個提升。是那種特別佩服她的才華,特別想為她正名的感慨。思緒萬般復雜,表達如此流暢,可以算得上一個非常厲害的作家。

即使好多人情練達的情感寫手都寫文章告訴世人:“不要向別人炫耀你過得好,因為別人未必想看見你過得好”,但駱聞舟還是覺得,他身邊總有那么幾個人,存在的意義就是:“看見他好,自己就開心”——哪怕那個人飛黃騰達后會和自己漸行漸遠。(這段話說的好有同感。)

普通人追求的那些,不外乎房、車、事業、愛情、地位、理想,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每個人都揣著滿肚子的煩心事和高興事,煩得真情實感,高興得認認真真,他們不知道什么叫‘無常’,就是覺得今天和昨天、和明天一樣,不會想‘我是一只乘著枯葉飄在河里的螞蟻,動輒翻覆。’

4、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這本書的評價有好有壞,說是堪比《圍城》我覺得有點過譽了。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或許會有更多的感慨。

“親愛的,請給我一個家

一座厝放游魂的靈塔

不會坍塌的床,對著湖山如畫

悠閑的晚餐是無盡的情話

像驅寒的一盞溫酒,微醉的憨傻

像沖不淡的回憶,柔情的茶

像常青藤的手臂,擁著春天開花

像曠野的篝火,燃盡流浪人的倦乏

只給我一句許諾一聲回答?

就跟你相誓,牽手走遍天涯……”

但,要是有人能寫這樣一首小詩送給我,我估計馬上丟盔棄甲,跟著他浪盡天涯。

5、嚴歌苓《白蛇》

人性之所以多彩,就是因為性的作祟。但人的感情之微妙神秘,之變幻莫測,無論在異性還是同性間,都會排列出全新的光譜。想起曾看到有人說“要是青蛇不變成女的呢?那不就沒有許仙這個笨蛋什么事了"的時候很想笑,但心情立刻又變得惋惜起來。這本書名其實叫《青蛇》更符合一些。

1.她現在顧不得去想,要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再去想。

2.問她,哄她,她都又慘又傻地笑一笑,大家于是認為,那是心碎完的人才笑得出的一種笑。

3.她整整一夜都在溫習他的手留給她的絲綢感覺,那柔軟涼滑的絲綢感覺。

6、奧田英朗《空中秋千》

人類大多數問題是功利性的,而有些問題卻是根本性的。敏感的人,他們時時地感受著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痛。 五個高手(雜技演員、混混頭目、大學老師、棒球手、女作家)在各自的職業生涯里迎來了最尷尬的精神障礙(肢體失調癥、尖端恐懼癥、破壞沖動癥、易普癥、嘔吐癥),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何嘗不是都有點黑暗呢。伊良部真是一個神奇的人,猥瑣卻很治愈,油膩而不失開朗。生命里遇見這樣一個人,也真是幸運。要知道有些人演小丑,其實不是為了謀生,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有趣一點。

7、吳濁流《亞西亞的孤兒》

本書以臺灣在日本統治下的一部分史實做為背景,首先解讀一下書名:特殊歷史時期的胡太明,對于歷史的動向,任何一方面他都無能無力,縱使他抱著某種信念,愿意為某方面盡點力量,但是別人卻不一定信任他,甚至還會質疑他,這樣看起來,他就像個孤兒。他是個反省力極強的內向型的人,又是個有心人,夾在中國和日本之間,艱難地尋找認同。

另: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歌詞符合那段歷史。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里無奈地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么道理

書中說:其實文學是不問個人成功與否的,它只問對人類是否真正有所貢獻。或許每個寫作者,都應該有這樣的覺悟。

8、賈平凹《自在獨行》、《愿人生從容》

賢者庸行,大人小心。字字都是對歲月的感悟,賈平凹真是一個活明白了的人。?

9、卡森·麥卡勒斯《心是孤獨的獵手》

鎮上有兩個啞巴,他們總是在一起,有關他們的描寫總是那么甜蜜,甚至有戀愛的味道,聞來馨香甜美。可這也是一部寫孤獨的書,道出了每個人都渴望被傾聽、被理解的心聲。

1.我去過很多地方,只遇到過很少的我們。

2.最深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

3.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靜半年,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

10、蘇童《黃雀記》

第一章很好,后兩章敗筆了。?跟同期獲茅盾文學獎的《繁花》、《江南三部曲》沒法比。書中的三個主角一個都不討喜,特別是女主角,剛開始還驕傲的可愛,后來就下作的令人反感了。真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些男的就是喜歡渣女,還為此付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所有畸形的愛,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愛自己,不愿讓自己受委屈罷了。PS:這本書是在圖書館借的,還書的時候丟了眼鏡,害得我下午半天趴在電腦上敲了兩份報告,這可能也是我不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11、尤金·扎米亞金《我們》

雖是反烏托邦的開山之作,但看過1984再讀這本,不僅是翻譯毫不順暢,單就故事情節來說,也是給我一種直直愣愣的壞感覺。只能說這本書的現實價值遠大于文學價值。

12、阿乙《春天在哪里》

忘記了為什么想要看阿乙,可能是在哪里看到別人對他很高的評價。第一本阿乙的書選擇了《春天在哪里》,不太喜歡,也沒了再讀他的書的興致,這種第一印象的禁錮不知道是作者的悲哀,還是讀者的悲哀。這本書收錄了9個故事,看似光怪陸離的故事之下有一股俗氣,與其說是短篇集,不如說是詩集,充滿了浪漫的比喻和絕望無助的纏綿感。用力過猛,顯得擰巴。

13、史鐵生《我與地壇》

真是喜歡史鐵生啊。讀他的書仿佛找到了當初讀王小波的感覺,王一生追求藝術和美,史則是探索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14、張春《一生里的某一刻》

寫作方式和內容都很可愛。

15、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筆者認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挺同情萬歷的,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李贄那章有點繁復,卻是我最喜歡的一章,他這一生雖然失敗,但他對哲學和道德的探索過程完全引起了我的共鳴。?1587年,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作者也是有點消極了。信息量太大,讀一遍明顯不夠,有時間再讀一遍吧。

16、杜魯門·卡波特《別的聲音,別的房間》

一部充滿哥特味的小說,倫道夫獨白那一章簡直開了掛。

1.頭腦可以接受勸告,心卻不能,而愛,因為不懂地理,所以不識邊界。

2.孤獨就像發燒一樣,在夜晚最盛,但是有他在那兒,便有了光,光像鳥兒的歌聲一樣貫穿樹木。

3.死亡要比生命更強大,它就像風一樣穿過黑暗,毫無快樂地大笑,嘲諷地模仿著我們的呼喊。

17、饒平如《平如美棠》

這本書從內容到裝幀,都很喜歡。我總是把書名誤讀為“美如平棠”,黃永玉說:“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這本書就講了兩個人,一輩子,一個“好”字。相思始覺海非深,突然有點相信,我們也能這樣過一輩子。??????

18、廖一梅《戀愛的犀牛》

沒人陪我去看話劇,自己找來劇本看。臺詞很強大,但是沒看懂,給愛情加了那么多的重量,一般人承受不了。“黃昏是我一天中視力最差的時候,也是內心最迷離的時候”,為什么中午的視線那么好,卻是我內心最迷離的時候呢?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去看話劇。

19、山本文緒《三十一歲又怎樣》

寫了31個31歲女人各自不同的生活。有痛快淋漓,也有悵然若失,但沒有一個是輕松和愉快的,這本書其實更適合叫《31歲真不怎樣》。還有17天我也31歲了,從這本書里仿佛看到了好多個自己,如果選一個的話,我希望是那個單身、養貓,每個周末買禮券四處隨機旅行的那個。書中說:“三十出頭的女人很棒,漸漸有了主見,做事也果決,這個年紀既可以重新開始,也可以繼續站在起點上。”人無法回到過去,前方才是我要走的路,總之,變老是件指日可待的事情,每一天都應該快樂而無愧于心。

20、廖一梅《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

有才華的人才會笨拙地生活,沒才華的人根本沒有活過。有評論說:“廖一梅總有某句話刺痛你,燃燒你,擊中你心中柔軟的某處,讓你銘記不忘。”書里有些話深表贊同,也有很多話根本看不懂,突然有點羨慕那些從來不看書的人,什么都不想簡單地生活也挺好。有句話說的好:理想主義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覺得對方很可憐,其實他們都很幸運。

21、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別人喜歡村上春樹的小說,我獨喜歡他的雜文,去年看了他寫音樂和跑步的《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什么》,今年看了這本關于創作和作家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坦誠,有趣,有用,寫作者應當會有很多共鳴,我自己還差得遠。然后覺得,村上寫作和生活的心態如此沉靜而淡然,應該會很長壽吧。

22、加繆《鼠疫》

我很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讀了這本書,并且不會只讀一遍。(書評:普通人擁有最真的善良)

23、蔣方舟《東京一年》

本想通過這本書詳細了解一下日本文化,結果就真的只是日記,今天干了什么,去了哪里,見了誰,吃了什么,讀了什么書。逃不了文藝女青年慣用的抒發感慨和引用典故,內容實在是乏善可陳。這是我看蔣的第一本書(估計也會是最后一本),首先要承認她寫作和思考能力的確超出尋常寫作者,但始終又離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可悲的是,雖然能感覺她寫作中存在的不足,但自己差得更遠。總之,還是要多看看別人厲害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也能過上那種到處旅游,嘗試更多未知的事物,感覺永遠不會麻木的生活。

24、弗朗索瓦絲薩岡《孤獨的池塘》

整部短篇小說集共有十九個故事,題材一如既往地來自于作者熟悉的中產階級生活:泡吧、跳舞、賽馬、飆車、釣魚、狩獵、賭博、斗牛、戲劇……它們作為小說題材的落腳點,同時也正是薩岡在現實中的流連之所。許多人喜歡讀薩岡,往往是喜歡她所代表的某種生活方式。不過,物質生活只是她的小說背景,薩岡筆下永遠的主題,仍然是現代人的情感狀況:在物質生活的五光十色之下,永遠都有著無法釋懷的淡淡的憂愁。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愛上了短篇小說。人生中影響重大決定的,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情緒就在剎那變永恒。

25、東野圭吾《布谷鳥的蛋是誰的》

每年都會選一兩本東野圭吾的書來看,今年選失敗了,這本書有失水準。希望東野圭吾不要那么高產,認認真真再寫出像《白夜行》和《犯罪嫌疑人X的獻身》那樣的作品。

26、豆豆《遙遠的救世主》

作者寫了兩個完美的人,“作為價值”完美的丁元英和“人生價值”完美的芮小丹。他們兩個的愛情也是理想中的樣子。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自性自在。不容易啊。

27、格非《望春風》

從故事層面到精神層面都圍繞“歸鄉”展開,還是那個格非,世外桃源的悲。(書評:?故人易逝,故鄉如是)

28、王鼎鈞《昨天的云》

這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的第一部,寫故鄉、家庭和抗戰初期的遭遇。作者在序言上說:“人到了寫回憶錄的時候,大致掌握了人類行為的規律,人生中已沒了秘密也沒了奇跡,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襲昨天的云。”喜歡作者這種向后看貪戀情義的態度。那段歷史不會重演,但何等人為何等事在何等情況下流血拼命,卻是古今如一。

29、冶文彪《清明上河圖密碼》2

第一部選擇了聽,很多細節都沒記住,第二部選擇了閱讀。依然是人物眾多,想到這個系列加起來大概真的會有824個人設。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聽書

1、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播講:JOE用靈魂述說

大學期間讀過,忘得差不多了,想要了解一下明史,就又聽了一遍。袁騰飛說明朝的君主都是些神經病,這種說法并不無道理。但是,明朝也有很多很厲害的人,回顧歷史,每個階段都有悲壯的瞬間。能創造歷史的人,都應該被銘記。

他們是:

皇帝——朱元璋,朱棣,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

武將——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藍玉,張玉,戚繼光,譚綸,李成梁,李如松,祖大壽,孫傳庭

文臣——劉伯溫(劉基),李善長,楊士奇,楊榮,楊溥,于謙,王守仁,楊廷和,徐階,海瑞,高拱,張居正,孫承宗,袁崇煥,楊嗣昌,嚴象升,洪承疇,楊漣

奸臣——胡惟庸,嚴嵩,錢寧,江彬

宦官——鄭和,懷恩,張永(以上是好人),汪直,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以上是死太監)

民間人士——唐寅,徐霞客,李時珍

少數民族——王保保(蒙古),也先(蒙古),俺答(蒙古),努爾哈赤(滿族,女真),皇太極(滿族,女真),倭寇,兩廣叛亂

等等等等……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真的都變成了糞土。所有的權利、希望、痛苦、憤怒、冷漠、熱情、剛強、軟弱、氣節、度量、孤獨、猶豫、殘暴、寬恕、善良、邪惡、正義、真理、堅持、妥協、善良、忠誠、背叛,帶給我的感動,也只有一瞬間而已。無論歷史的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忘記這段歷史,以及面對生活,我該用怎樣的心態。從古人的生平里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2、郭蟈《折騰歲月》,播講:劉忙

單位一個當兵的同事推薦的,他說他沒讀過大學,很羨慕書中描述的大學生活。確實,六個主角一個比一個逗逼,貧是真貧,寫實也湊合,但是情感部分沒有打動我,這樣也才真實,大學里的愛情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曲折。六個主角,性格迥異,有機智,有豪氣,有樸實,有幽默,還有傻里傻氣,我最喜歡的是小湖南,他最堅強也最懂事,特別心疼他,也特別能理解他的不容易。

3、張小花《我就是妖怪》,播講:章魚講故事

這只章魚很厲害,一個人可以分裂成十幾個角色。

4、許開禎《市委班子》,播講:章魚講故事

很一般的官場小說,聽著玩兒。

5、 于鶯/李開云《急診科的那些事兒》,播講:林白、大力

怎么說呢,內容一般。喜歡林白和大力這對組合,講的很好。

6、卜可 / 于小千《雷人老范》 ,播講:艾寶良

這本書適合聽, 一熱心東北大老爺們的故事。最觸動我的一點是,老雷的兒子小雷也是個樂天派,看來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響。

7、蕭馬/嚴歌苓《鐵梨花》,播講: 文凱

兒?的算盤,都在娘心上。娘的心疼,都在兒命里。孩子的墮落大概是母親最大的心痛。

8、蔡康永/侯文詠《歡樂三國志》

漲知識,很歡樂。(書評:再見了,英雄)

9、張軍《大清一品》,播講:艾寶良

各種一般吧。

10、郭德綱《坑王駕到》

(1)探地穴

大善財主張俊卿:“錢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花哪不是花。”聽到這句話我茅塞頓開,花錢的時候再也不猶豫了。

(2)九頭案

每天晚上聽一兩集,左手一個人頭,右手一個人頭,門口掛三個,醋壇里泡四個,真酸爽。

(3)馮天奇闖通州

又是一個坑。

(4)蘇三與王三

“低頭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5)張小乙下南京

典型的評書,妖魔鬼怪,善惡有報,所有的故事其實都在勸你要做個好人。

(6)卿卿誤我

前兩章聽著像《啼笑因緣》,后面就純粹瞎說了。雖然是說書,人生的起起落落也不可能這么突兀,一點也不真實。

11、冶文彪《清明上河圖密碼》1,播講:章魚講故事

線索安排非常不錯,美中不足是從推理小說的角度看敘事節奏稍微有點欠火候。另外人物名字太多了,光靠聽,記不住。

12、曹禺《雷雨》、老舍《茶館》,播講:小強

1933年,大學還沒畢業的曹禺寫下極具沖突性教科書式的一部戲劇,后來被很多老頭子研究了大半個世紀。書中有些渾話,一想到曹禺那時候才23歲,簡直……嘖嘖嘖…… (ps:喜馬拉雅搜索“鍋包肉”,他是我2017年最后的驚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45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8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4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4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