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橙子的時候。
今年吃橙子是從朋友圈開始的,技術(shù)部的一個項目經(jīng)理人稱夏老板老家在江西贛州,于是,他賣起了贛南劑橙。
去年前年的時候也吃過他家的橙子,不好吃,一開始決定不吃。
記起我是剛工作的時候養(yǎng)起吃橙子的習(xí)慣的,那年秋冬季節(jié),在南京仙林仙鶴門的路口,總有個老太太在賣橙子,忘了多少錢一斤了,但是非常甜,我每天總買三個,到了第二天又要再去找尋老太太的小三輪車,于是有時候我會買兩天的量存著,也就是六個。
原來我是喜歡吃橙子的,但是卻一點都忍不了橙子的酸味,于是又一次在老太太手里買到了酸的橙子,自此又沒在老太太手里買過橙子。
時間一晃,回家都快三年了。第一年十月的時候夏老板就賣橙子,那時候買過一箱,十斤的。口味一般般。
于是記吃不記打,第二年又買夏老板家的橙子。但是買的不多了。
到今年第三年,我是一直喜歡并等待著吃橙子的人。但是這件事情于我就像是慢慢建立起來的一種習(xí)慣,我的喜歡并不是一下子就明了的,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歡吃橙子,而是,一年兩年三年慢慢喜歡上的。自從不用數(shù)著錢過日子,也就是上班了之后,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我是那么愛吃橙子。可能以前我們江蘇這里橙子少,我倒是一直記得我是喜歡吃蘆柑的。
于是慢慢到了今年,我的橙子吃勁又上來了。以夏老板的贛南臍橙為開頭。嚴(yán)格說來七八月份我就買過號稱美國進口橙,單價達到8元一只。當(dāng)時心疼死我了,味道其實也就那樣,因為不新鮮,口味也不是最好的那種。
今年秋天,也一直不記得市場價的我先從夏老板那拿了十斤,五十塊錢,就能包郵到無錫了。我和花花每人拿了一半,一共拿到7只橙子,我的那箱裂了兩只,夏老板本來說要賠償我的,結(jié)果也忘記了,我又不好再提,吃完又要了一箱。我自己一個人要了一百元錢的一箱,放家里漸漸也吃完了。
夏老板的橙子有個特點,就是大,有兩個達到皮球大小,也算是個驚喜。大橙子都皮厚,但是很好玩。
這期間,花花說在大潤發(fā)買的橙子只要三元一斤,帶來我吃,也很甜。花花朋友圈別人的橙子,50塊20斤。都是偏小的橙子,但是勝在便宜。我都沒有心動,畢竟一開始認(rèn)準(zhǔn)了夏老板的橙子,自己買的,不管品質(zhì)怎么樣總要自己覺得是最好的吧。
待到夏老板的橙子吃完,天氣也越來越冷了,都快到一月份了,扎扎實實的深冬。
我們這個小城市其他不多水果店倒是挺多,我和老公一般都會去廣場附近一對東北夫妻開的水果店。他們家本來是做炒貨的,山東炒貨,核桃之類的。后來覺得反正是開店,收了邊上一家店面,也順便做做水果店,我和我老公天氣合適的時候出去散步回來總會去帶點新鮮的水果。也漸漸和老板熟了起來。買的進口橙子就是在他家,所以對他家的橙子還是比較沒有信心的。這也間接導(dǎo)致我沒有去他家找橙子吃,又因為到其他水果店去覺得對不起山東老板,一時也沒打算去其他水果店看。
早在十月份,我婆婆就去市里面有名的桔園摘桔子,順便順了點手剝橙,可是這兩樣?xùn)|西在我家一直很冷清,因為明明沒有熟,味道比較酸澀,像我這種忌酸的人一點都愛不起來。
就這樣快到一月份的時候,那天有個外號叫組長的前同事來找我們吃飯,吃完老公還沒下班,我一個人回家,經(jīng)過菜場后,看到一家水果店,門口豎著牌子,十元四斤。我稱了六個,結(jié)賬才四塊多錢。這里的橙子是小點的贛南劑橙,本來單價就低,加上放的時間比較久了,于是還比較甜,而且還是特價。小橙子有種好處就是皮也薄。挑選橙子的時候有兩種橙子不好吃,一種是表皮能看出明顯坑坑洼洼的,對我我這種手剝橙子愛好者來說,那種橙子剝著總是帶皮一起下來,很不方便,正常的橙子放置時間再長些也會變成這樣。還有一種就是個小皮很硬的那種,橙瓣容易干,也不好吃。
自從發(fā)現(xiàn)了這家水果店,我就走上了刷橙子的不歸路。不僅自己買,還幫同事帶。經(jīng)常能看見班車上有個姑娘帶一包橙子上班。在水果店的尾貨小臍橙清理得差不多了之后,有兩次還賣大的臍橙,買了兩次,每次都有四分之一是橙子干,我就放棄了。
同時李先生在一次洗腳途中品嘗到了手邊的橙子,感覺還不錯,給我在洗腳城買了一箱橙子。單價也不是很高,一箱看上去蠻多的50元。吃著吃著也吃完了。這時候已經(jīng)到了接近二月份,江蘇這邊越來越冷,橙子也漸漸下市了。
年后自己就沒買過什么橙子了,花花友年前買了送人的橙子沒送完老帶來,這時候的橙子顏色鮮黃,光潔亮麗,價格很貴,一剝一手黏糊糊的,不知道涂的什么材料。
今年的橙子季又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