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未來建立聯系
想想我們什么時候與未來建立過聯系,可能也就是偶爾幻想一下未來的樣子吧,然后可能就沒有然后了......
我們經常看到周圍很多人發展迅速,事業上有幾年就成為了高管或創業成功的,經濟上有幾年就在北京買了房子的,還有股票中賺了一倍甚至幾倍的,總有能從各種機會中賺到甜頭的人。通常我們會給這種人貼個“運氣好”,“眼光好”的標簽,而實際在他們自己的眼里,可能這個與運氣沒有任何關系,只是按照他們的設想一步步走的,他們對未來有了清晰的預測和規劃,然后一步步的實現而已,一點都沒有“撞大運”。
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上個月和我一個前輩微信聊天,我倆已經6年多沒見過了,這6年間他換了三四次工作,這次他又新換了工作,然后跟我討論工資的事,現在他每年全加一起也就是我年收入的一半,然后覺得自己能力這么強就是運氣不好,沒有碰到好公司,去過的這三四個公司沒一個分股票的,覺得你們收入多就是運氣好。其實在我眼里也根本沒覺得是運氣,只是感覺到他只考慮當下工資高低,不考慮未來發展,不停的跳槽漲薪,雖然前期快一些,但長遠結果肯定不如持續積累來的高,典型的不考慮未來的下場。
活在當下 vs 活在未來
其實活在當下是就像精神鴉片,不會讓你有變化,但會讓你感覺上更幸福,當周圍環境飛速發展時,某一天被震醒時,要么生活在各種焦慮危機中,要么降低層次,讓自己繼續“幸福”下去。
用活在未來的思維考慮事情,你的所有成功都是一步步規劃出來的,而不是撞大運碰上的。
美國有個紀錄片《The Secret》,里面講了一個觀點,讓自己提前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什么,潛意識就會不斷提醒,就會不斷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慢慢的,我們以未來的姿態不斷改變當下的自己,最終就能達到了自己期望的樣子。
活在未來會讓你看著成功前進,你的積累是有方向的;而活在當下雖然也可以有積累,但是你的積累方向是不是正確的,就要靠“撞大運”了,方向不對慢慢就會演變成“被困在永恒的當下”。
投資的道理也很簡單,投資無非就是用現在的資源換取未來的資源。這是一個典型需要活在未來的思維去考慮的事,有沒有回報,回報的多少,這要我們反復的思考,計算,實踐......而不是撞大運亂投資,更不是看別人投資賺錢我們就去投資,所以投資方面,活在未來的人一定比活在當下的人有更多的財富。
預測未來
當你能預測未來時,什么撞大運,運氣好,眼光好,這些外人眼里天賦性的東西,其實都會變成你的技能。那預測未來能學嗎?當然可以。
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里面寫道專家需要的第一個能力就是預測未來的能力,預測未來可以學習并練習,收集事實,邏輯推理,反復思考。
尊重事實,相信邏輯,無視非議。沒有足夠的數據,不輕易下結論。不要期望一次就能預測對。預測次數越多,越會發現預測準真的很難。但是每次失敗都要總結經驗,哪些數據收集不完整,哪些邏輯有問題,這些積累慢慢就會讓你預測的更加準確,現在不練,你將沒有任何機會預測準確
。
對于預測的結果不但要相信,而且要篤信。
每一次預測都基于事實,反復揣摩,深入思考,那么這個預測結果首先要自己一定要認為是正確的,不但要相信,而且要篤信,只有這樣才會去踐行,否則這個預測一點用沒有,一個沒有實踐過的預測,不論預測對錯,自己都不會有(其實就是一次幻想)。
篤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于扎實的推理和不斷的拷問。
預測要做到就像你已經知道了下棋彩票中獎號碼一樣,你能控制住自己不買嗎?(就算上帝想讓你中彩票,是不是你也要先買一張?)
踐行
1、每個星期深入思考時,增加一個預測未來的項目,預測近期的具體事或遠期的方向。總結之前的預測結果,分析總結積累,思考哪些事是我能預測到但大多數人估計想不到的,哪些是別人預測到了我沒想到的,哪些是大家都能預測到的。
2、每個星期思考身邊的人誰預測能力最強,怎么跟他建立深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