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圍著寶玉的一大群女“主子”里,誰真的只在乎寶玉本人,而不是附帶在寶玉身上的其他?讓我們試著比量比量。
先來看一口一聲“兒”啊“肉”的老祖宗賈母。
寶玉銜玉而生,本就奇特,況且還長得粉面玉琢、風流韻致,由不得賈母不加倍疼愛。在清虛觀打醮的時候,賈母還對張道士說過這樣動情的話:“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象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還象他爺爺。”
由此可見,賈母愛孫是一方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寶玉身上有她的念想兒和期盼。念想兒就是當年的代善公、以及代善公掙來的浩蕩皇恩、錦衣玉食和宗族榮耀。期盼,就是希望這塊“玉”能通過寶玉帶給賈家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子孫成蔭,
賈家的老祖宗也不能免俗,和我們尋常人家的祖母一樣,既活在記憶里也活在期盼中,說倒底,對孫輩的溺愛,也只是,孫兒身上有自己的血脈而已。這是人類得以繁衍的必然心態,是人性的本能,本無可非議。所以,賈母還算是在乎寶玉的人,如果以星級打分,該打五星級疼愛吧。
再看看寶玉的生母王夫人。平時,王夫人對寶玉的態度很符合一個母親的特征,摟在懷里捂在手中、問長問短、事無巨細,也符合一個封建社會兒媳的特征,疼愛兒子也要觀察婆婆臉色行事。在賈政棒打寶玉的時候,她才露出心底本色來,這是與別個母親不同之處。她這樣勸賈政:“寶玉雖然該打,老爺也要自重。況且炎天暑熱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寶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時不自在了,豈不事大?”這樣的勸詞可以窺見王夫人的厲害,先說老爺要自重,再搬出老太太,十分悲痛慌張的情況下還能說得絲絲入扣情順理暢,可見王夫人絕不是“省油的燈”,在家為小姐時定也被訓練得進退有禮應對自主了。再看賈政實在氣不過根本不買這一套時,王夫人是如何應對的。她抱住寶玉喊“我的兒”,忽然又喊賈珠,然后說:“若你在,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這樣的話雖有慪氣的成分,但也顯露了王夫人的真實內心,在賈府,王夫人上有賈母、中有賈政、左右有趙姨娘周姨娘、下有鳳姐李紈……這些人說到底都是威脅,都只會從她這邊拿走好,而不會分她半羹,唯有寶玉才是王夫人真正的盼頭和活下去的勁頭,“若是你死了,叫我靠那一個”,所以她在乎的不只是寶玉,還有自己(如賈母一樣做老祖宗)的將來。以星級打分,即使王夫人親為寶玉的生母,也只能打四星。
再看看薛姨媽,一口一聲兒啊、肉的,純粹是親戚間的客套,至于后來的做女婿的想法,更在乎的只是自己女兒的將來(兒子不爭氣對女兒自然珍愛)。以星級打分,給三星就不錯了吧?而邢夫人之流,也只是巴結老祖宗,更兼元春對寶玉的厚愛,所以她們是跟風一族,具有盲目和異變等特征。以在乎為系數,她們一顆星也不能得。
看看小一輩的領頭人物鳳姐。我不想在她身上提任何在乎別人的事情,她只在乎三樣:一是權,次是利,再其次是名。是女人中的鏗鏘娘子,跟武則天有得一比。
寶釵。
寶釵在參選才人贊善之前,對寶玉很不在意。人小心大,寶釵進京其實是為更大的理想(去皇帝身邊)。所以,面對林黛玉的小性子利嘴巴,她根本不往心里去,倒是黛玉愛之極顯得小器多慮。在寶釵眼里,寶玉混跡于閨闈、愛吃胭脂,胸無丘壑,既“無事忙”又不“中用”。之所以待他客氣,還不是看賈母王夫人都對他寵愛,加上寶玉一口一聲姐姐的,也不甚討人厭罷了。
后來,選才失敗(書上未表,但西嶺雪女士的分析我很贊同),寶釵的思維開始活動起來,不禁左一遍右一遍地想著金玉奇緣了,開始更加用心地在賈府做人,迎得贊聲一片,大有她姨母王夫人的作風派頭。
盡管她動了選寶玉為夫君的心思,但面對寶玉挨打眾人疑她哥哥薛蟠時,她還是幫了自家的親人,她說:“你們也不必怨這個,怨那個。據我所想,到底寶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來往,老爺才生氣……”責任一下子推脫得干干凈凈,連氣急失言的襲人也聽得羞愧異常。
嫁玉成功后,寶釵亦還是冷靜的。面對黛玉去世后寶玉的瘋癲,寶釵冷靜對待,一步一步處理,態度不象是對待丈夫,倒像是對待兒子。
盡管寶玉終于成了寶釵的夫君,寶釵真正在乎寶玉的程度,我還只想讓她跟王夫人平齊,四顆星而已。
黛玉。
可憐,現在才提黛玉!按她的品性,她本該在第一位的。可惜,命運就是這樣安排她出場的,曹雪芹在寶玉挨打后安排她姍姍來遲,因為她已經在家把兩個眼睛哭得跟桃核兒一樣了。
在你受苦受難之時,誰在你身后默默哭泣,誰就是最在乎你的人。這樣的哭泣不為演戲也不為表白,實在只是自己心痛得壓不過,或者是前世注定的那些該還的淚水。
一輩子就是為你還淚而來,這份在乎該怎樣評級?人說為誰掏心掏肺,實在夸張浮躁,唯有掏淚是最辛酸最心痛最心碎的真實所在了。
不知該怎樣形容寶黛二人的近在咫尺而遙比天涯,不知該怎樣形容黛玉獨自一人的秋雨秋風秋窗,不知該怎樣形容因愛而生的恚、怨、癡、疑……如此風月情債,唯有用寶玉的詞來概括了:“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忘不了新愁與舊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挨不明的更漏……”
世上最憐惜最在乎最體恤寶玉的人,唯黛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