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認識饒雪漫,是從《左耳》開始的。當看到蘇有朋還原的故事情節時,我有些失望,因為電影里東西走不進我的內心,也并不像原著那樣優美、生動。據說《沙漏》也即將被翻拍,我有些期待,卻又害怕電影丟失了原著的靈魂。
? ? 就在昨天,我第一次在《沙漏Ⅰ》的增補版中看到了莫醒醒的原型,一個與莫醒醒如出一轍的青春少女,小言。讀過她的故事,我哭了。“她是春天里的病孩子”。作者這樣形容小言。我們都有過年少,需要一個溫暖的要命的好朋友,一個非常珍惜自己的男孩子,一個相對完美的結局。感謝雪漫姐,讓每一個莫醒醒變得幸福,變得勇敢。
? 交替性暴食厭食癥,這是在我讀《沙漏》以前從未聽過的心理疾病。母親白然的離世,父親和許琳的感情,讓這個年幼的孩子難以釋懷,我甚至可以感受當她看見那發了霉的餅干盒中一封封信和照片時顫抖的雙手和無力的身軀!父親的離世使她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卻也給予了她愛情的圓滿。“Please be brave ”, 這是米砂給她的勇氣和動力。年少時的友誼,就這樣簡單,一個沙漏,一盤土豆餅,一條縫著紫色花的短裙。在多少個凄涼冰冷的夜晚,兩個同樣受了傷的孩子,她們是對方慌亂夜里的一劑安定藥,是清晨早上的第一縷陽光。我很感動,為兩個孩子的堅強,也為這段友誼的堅定。
“當他吻向她的臉,當她的長發靠在他的肩,我心中落下漫天的沙,也只能裝作視而不見”。
? 她們的友誼,遠遠勝于路里的存在。或許,我只能這樣說。
? ? 路里的殘缺,是為了救回車海中狂奔的醒醒。
? ?當所有的謎團解開,我們是該感嘆命運的安排,還是要欣慰的說他們都是上帝的寵兒?有什么關系呢?那又怎樣呢?我們依然會感受到路里和醒醒相互的愧疚,依然能看到米砂對路里執著的追求。年少的愛情,如此單純和真摯!還有阿布,蔣藍,米礫,蒙小妍,江愛迪生,每一段情感糾葛,不管是完美還是遺憾,都是青春歲月中最美好的回憶。
? 比如,高傲倔強的蔣藍帶著套袖和阿布賣起了風箏。
? 比如,叛逆淘氣的米礫不顧一切追蒙小妍到加拿大
? 比如,江愛迪生為醒醒定做的巨大無比的水晶沙漏。
? ?那個神奇的天中,那個喧囂的“算了”,那個放著老舊的縫紉機的小閣樓,還有院子里江愛迪生為醒醒拍的寫真照,原來在多年以后的我看來,都只剩下了影子,好像太陽一落山,這些就會被遺忘。
? ?懵懂的年少時光,我們都曾有過這樣不為人知的、青澀純潔的愛情,也曾因對一個男孩子的單純的迷戀而愛上某個事物。午后的陽光,就像記憶中他的笑臉,溫暖得沒有真實感;走廊樓梯上的回頭張望,是那個時代怎么也改不掉的習慣,重回舊地,仿若當初。時隔多年,我已經記不清那時候的自己到底有多少無法言說的秘密,一張字條,一篇日記,一個玩偶,一塊散發著香味的、甜甜的巧克力。記憶中那時候的他,幽默,陽光,藍色牛仔褲和白襯衫襯的他越發的青澀。每一次身邊的朋友提起他的名字,我都避而不談,羞紅了臉,默默地聽著他的故事,每天都要佯裝偶遇,哪怕只是遠遠的一眼,心里就冒起了泡,開起了花。情竇初開的我們,羞澀的愛情,就這樣簡單,就這樣干凈。
? 當幾年以后回憶起那個時代,真的就只剩下了兩個字:美好。
? 淋過雨的空氣,吹過風的沙粒,我記憶里的童話已慢慢融化。
?就在此時此刻,我一遍又一遍聽著《離開》。是誰說,結束往往是最美麗的,只是我們都太傻,常常不舍得結束而已。
? ?離開,像風箏飛向很藍的天,永不回頭的一往無前。
? 生命里有很多定數,在未曾預料的時候就已擺好了局。
? ? ?Please be brave, Sandglass.
? 沙漏的愛,點點滴滴,是永不熄滅的燈火,照亮仰望星空的孩子。
? ? 我會像米砂一樣驕傲的活著。愛時奮不顧身,走時勇敢堅強。
? 所有曾經的單純的美好,會遺憾的被歲月變得嘈雜。
? 所有曾經的轟轟烈烈,終會在歲月里沉睡不起。
? ? ?災難過后,一切重建,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