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在別人的抱怨里保持沉默
劉東華
前日出門,乘坐城際公交車,從我住的小城到市區,幾十公里的路程,倒也方便快捷。從始發的站點上車,人不多,我坐在駕駛員背后的座位上。
車子出了城,從每一處站點上不斷有人上車,本來還算寬敞的車廂里,漸漸擠滿了人。每有人上車,乘務人員便會招呼車上的乘客向里走一走,讓出空間好讓人上來。乘務員是位年輕的女子,對工作頗為認真,及時通報站名,協調著為老弱病殘人員讓座,表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
但隨著乘客的不斷加入,車上開始擁擠不堪,我雖然有位置坐著,但也感覺到車內空氣的稀薄,人生嘈雜,這樣的環境讓人心生煩躁。
但每一處站點,依舊停車,乘客上下。
我發現,每一次上客,站在門口的乘客會有人不耐煩,開始抱怨,怎么有這么多人坐車,自己不應該選擇這樣的乘車時間。有人干脆就抱怨公交駕駛員和乘務人員,告訴他們:“車上這么多人了,怎么還能乘得下,人又不是貨物,摞起來拉著?!?/p>
這樣的抱怨里,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往往抱怨最多的那個人,恰好是上一站好不容易才擠上來的乘客,他不知道自己上車之前,也有人抱怨過,“怎么又要有人上車!”
就在這樣的抱怨聲里,公交駕駛員一路上一言不發,專心致志地開著自己的車,注意著沿途的交通狀況,他的精力集中在路況的變化上,有條不紊地停車、起步,恰到好處地開門、關門。
沿途,乘務人員依舊及時提醒站點,招呼人員上車下車,在她眼里,只有上車和下車的秩序,車上乘客的安全,至于對車上的人抱怨什么,她始終也是一臉的平靜,不解釋,也不反駁,讓那些人抱怨幾句也就悻悻然而閉口。
因為沒有急事要辦,我保持著情緒的克制,只好在內心數著站點的多少,雖然擁擠不堪,畢竟公交車在不斷地接近自己的目的地。
車子進了市區,下車的人漸漸多了,車廂內重新變得寬松,畢竟坐到終點站的是少數人。有人開始和那位乘務員女子搭訕,很關切,說駕駛員和乘務人員工作的辛苦,夸他們脾氣好,那么多人吵吵鬧鬧,也不急躁。我發現那女子依舊面色平靜,很客氣地對那人說“謝謝”,謝謝乘客們的理解。
所謂“人生百態”,不同面孔的乘客,男女老幼,體弱病殘,各種乘客的性格、態度,對這趟公交車的駕駛員和乘務員來說,應該早就閱人無數了。
到終點站,駕駛員停車,起身招呼大家依次下車,然后像是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話,讓我的心情也豁然開朗,他說:“無論車上的乘客沿途有多少怨言,等他到達目的地,去做該做的事,這些怨言也就拋在身后了?!?/p>
是啊,抱怨的人,只能為自己和別人陡增煩惱,其實絲毫改變不了狀況,所以在別人抱怨的時候,最好的理解是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