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姐說『清晰準確地向別人傳達我們的期望,并要求和監督所有人踐行,這樣才能避免分岐』。
讓我想到前幾天的一個例子。我在書桌旁看書碼字,聽到廁所里媽媽在洗衣服,但能聽到她從一個瓶子里噴出液體的聲音。不對啊,洗衣液都是裝在按壓瓶里,不應當有聲音。
我去廁所一探究竟,發現媽媽用的是強效油煙去污劑,而且還聲稱『本來不打算用 這個的。就是你前兩天說,讓我用這個,我才用的』。
我真是冤枉啊!我明明說的是,如果這個小瓶里的洗衣液用完了,就去用洗衣機旁邊的大瓶裝。
『那你為什么把這個放在廁所里啊?我怎么知道?』媽媽很委屈。
的確,我以為我說清楚了,別人理解的卻未必是這么回事。而這里的別人,還是至親的媽媽。如果是別的同事朋友,是不是發生的機率更大呢?
萌姐提到了三步走的策略,分別是:陳述、重述、確認。
陳述,指的是在溝通過程中,必須由一人先來表達觀點。
當說話人陳述完畢后,再向他復述內容。
當復述完畢后,加上一句『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這個策略,在別人向我們傳遞信息可以使用,因為我們可以做到第二步和第三步。然而,當我們是信息的發送方呢?接收方可能沒有這個習慣來復述秋確認。
如果我們自己扮演第二步,會不會讓人覺得『你很羅嗦』?明明說過的話,還老要來再問一遍。
溝通也是門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