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成語叫做“知足常樂”,不只是一句,還有下文。
“知足常樂”的下一句是:“終身不辱”,該句的意思是:懂得滿足,就會長久的快樂,一輩子都不會辱沒、埋沒自己的。
但我今天想說的不是“知足常樂”,而是“不知足常樂”。
若是懂得什么時候該滿足,什么時候不該滿足,那人是會長常樂的,可是有些人不懂得什么時候該滿足,就是有些該前進的時候也會選擇知足,這樣“知足”就成了阻力,這樣就不叫“知足常樂”了,而是“知足止足”了。
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每一個進步都是“不知足”的結果,此話誠不欺人!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就是“不知足常樂”了。
如果都是知足的,那牛頓就不會坐在樹下看蘋果了,那霍金也不會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一直到離世都孜孜以求了,中國也就沒有四大發明了……
因此上關于“知足常樂”還是“不知足常樂”,我比較認同裘法祖老先生的一句名言: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