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大冰,更喜歡朝九晚五,浪跡天涯
|圣文小同學
01.
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大冰,還特地冒著雨和小Q比一起坐了近二十站的地鐵,轉了一趟十幾站的公交去看他的簽售會。現(xiàn)場人很多,排隊簽名的人從湖南圖書城一樓排到四樓。
我硬是強拉著小Q比要排隊簽個名、握個爪才罷休,排在三樓,等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如愿以償。
我記得有一次社團面試,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你說你喜歡大冰,你覺得他的文學功底怎么樣?”我沒有作正面回答。
或許,比起他的作品,我更喜歡他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生活節(jié)奏粗放狂野,文字卻又娓娓道來他的江湖故事。
當下的文學圈,沒有人比他的身份更跨界,沒人比他的人生更多元,沒人比他的故事更豐富。
書中的簡介如此描述:山東人,野生作家、主持人、老背包客、酒吧掌柜、科班油畫畫師、民謠推手、手鼓藝人、皮匠、拉漂、麗江混混......
會自費擺流水席請讀者吃飯,會出動小屋成員免費舉辦高校巡回演唱,會自費包場請讀者看電影,會在簽名時動不動就給讀者簽“酒水免單”,會背著吉他忽然間出現(xiàn)在某一個城市的某一個讀者身邊,請他吃一頓燭光晚餐。
至于我怎么知道大冰這個人,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反轉劇情。
02.
高中那會,一到課間就拿出什么韓寒、劉同、盧思浩的書往桌上一攤,當然有時上課也偷偷看。我同桌偶爾也會買幾本放抽屜,但他看的進度永遠只停留在第一頁序言,裝B指數(shù)爆棚。
有天上課他突然湊過臉來告訴我:“腎(圣)寶,我在淘寶書籍熱銷榜發(fā)現(xiàn)了一本看起來特別有意思的書,《阿彌陀佛么么噠》,可以買本回來看看。”
我撇給了他一個丑拒的眼神。什么阿彌陀佛,我是正兒八經(jīng)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不信教只信馬克思!還么么噠,真矯情!
后來有一次去逛書店,在新書推薦里看到了亮眼的《好嗎好的》,坐下來一翻就看到了晚上九點。希有(男)愛上了男朋友、老謝有自己的音樂夢想、小蕓豆獨身奔忙世界各個角落,每一個江湖故事,既腥辣又溫情,笑點與淚點并存,感人肺腑。
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大冰這個作家名字。
后來回到家上淘寶搜索了大冰其它的書,才知道《阿彌陀佛么么噠》是他所寫,就一并把他之前所寫的幾本書都加入了購物車。當然這些已經(jīng)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
如今那個外號“眼鏡”的同桌推薦我的書還安靜地躺在家中的書柜,而他,卻在高考前一百天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再也沒了音訊。
03.
故事回歸到大冰,喜歡他的朝九晚五,羨慕他的浪跡天涯。寫作之余,和江湖朋友喝酒擼串,或者待在酒吧,偶爾搞個小彈唱會,擠上三二百個人;可以開著越野橫穿黃土高原,越過祁連山,進入塔里木,抵達中國最西的帕米爾;坐著豪華游艇,去看北極光;或是浪跡中國邊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等。
每次翻看他的微博分享,都會意淫好久,這樣的無拘的自由,或許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過冰叔已經(jīng)很久不分享關于旅行的記錄了。
總結起來:要想生活過得跟自己想象中的有意思,先得自己有意思,自己有意思的前提,就是你足夠努力,讓你的資本撐得起你的野心。
親愛的,記住,任何一種生活方式,羨慕歸羨慕,僅供參考,不管對于誰,都不能復制粘貼。
04.
這讓我想起了交往甚好的小藝姐姐。
她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庭,祖上三代都是門第書香,如今父親是高級攝影師,母親是某公關單位主任,其他什么八姨四舅就更不用提了,有在大學當教授的,還有在美國西雅圖當飛機設計師的,等等。
小藝姐姐今年大學畢業(yè),之后一個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南京,去往上海。
她去的目的非常簡單,換一個環(huán)境,找一種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養(yǎng)活自己,再考慮要不要繼續(xù)考研。
在車水馬龍的上海,小藝姐姐在城郊租了一室一廳。十二層,挺安靜的,窗戶往下望去是一大片翠綠翠綠的綠化帶。
小藝姐姐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文藝女生,受家庭影響從小愛看書,開口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那種,可以侃侃而談《西廂記》,也了解東野圭吾的寫作風格。
穩(wěn)定下來之后,她在臥室的窗臺擺了一個小桌子,桌上架起一臺筆記本,旁邊自然是文竹一類的盆栽。
當她發(fā)來照片告訴我她布置的環(huán)境時,我真佩服她能如此有心思弄她的小房間。
都說上海的節(jié)奏快,忙得吃飯上廁所都得計算著時間,還以為她是要去上海灘闖蕩一番,她倒清閑了起來。也是,她這個安靜文藝的乖乖女,自然去哪都能慢下來,把生活過得精致。果然應了這句話:心中有夢想,哪里都是路。
05.
往后的日子,她一邊工作,一邊寫文章,兩不誤,簡直完美。
小藝姐姐應聘的是上海一家國際幼兒培訓機構,教鋼琴。每周只有四天左右的課,其他時間自由安排,待遇也不錯。
想想她這個明明可以靠背景,卻偏偏要拼實力的人,實在可恨,整就是占據(jù)社會資源!
日歷一頁一頁撕下,小藝姐姐的生活慢慢穩(wěn)定下來,一個人,一間屋,白天工作,晚上寫文。她還挺懂得享受生活的,每周去好幾次星巴克什么的,一有書展就必須抽時間去。
才工作幾個月,她就攢了好一些錢,報名跟團乘坐豪華巨型游艇五天四夜海上游,上海——日本——韓國——上海。
她說,深夜,游艇緩緩在太平洋中央行駛,一個人站在第十二層的舢板,倚著欄桿,才真正體會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太平洋的水面無法一眼望穿,抬頭仰望夜空一閃一滅的摩羯座和北斗七星,好像突然就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06.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要我回答,我覺得是——追求。
不管是大冰,還是小藝姐姐,他們都是生活幸運的寵兒,在塵世凡俗里,追求“出淤泥而不染”的生活態(tài)度,不被周遭左右,過著自己想要并愿意過的生活。
希望你也可以一樣。
07.
這幾天,在景德鎮(zhèn)寫生時交得了一個新朋友琳喏,她喜歡閱讀寫作,對旅行有很大的興趣。
但是她出生在一個比較封閉的家庭,從小在父母的管束下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生活模式,成為別人眼中聽爸媽話的好孩子。可琳喏自己并不開心,從小到大,她幾乎從來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都是父母安排好的,盡管她知道這樣是錯的,或者根本不適合自己,她也不敢反駁,怕父母說不再供自己讀書了!
她渴望父母能夠給她自由選擇的權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狂熱的心在小小的胸腔壓抑了太久,以至于現(xiàn)在迷失了自己,一眼就能望到自己幾十年后的未來。
我想,像琳喏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個例。父母都期待子女成龍成鳳,卻一味按照他們的方式給孩子灌輸?shù)览恚3煸谧爝叺囊痪湓捑褪牵耗銈冃『⒆佣裁矗还芎煤脤W習,考上大學才有出息,不然以后就是去工地搬磚、背水泥。
所以很多時候我非常慶幸有愿意“放縱”自己的父母,只要不是殺人放火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他們都會支持和鼓勵我去做。
08.
我按照自己的性格,給琳喏灌了一大碗熱雞湯。
她好像喝得挺興奮的,猛地站起來捶了下桌子,說:“謝謝你,我懂了,從現(xiàn)在起我就要努力去追求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說好,親愛的長頸鹿,按心走,才不會丟。
一路走來,困難很多,沒有流多少汗水,卻哭過許多次。
不過,哭完之后就成長了。所以,親愛的,要是你覺得委屈,要是你覺得憋不住了,那趕緊滾去角落好好哭一把吧,我陪你蹲墻角!
啰嗦了這么多,結尾用我生命中第一場簽售會送給讀者們的話送給正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吧:
“追逐生活(夢想)的路上充滿荊棘,愿每位在路上努力奮斗的長頸鹿能夠摘到屬于自己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