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冰
山丁子,學名山荊子,別名林荊子、山定子等。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0—14米,開白花。
在我們黑龍江林區的大山里,山丁子是人們再稔熟不過的一種樹,它的果實很小,才有黃豆粒那么大小,它與那些樣貌出眾的蘋果、桃子等水果相比,真的是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特有的那些品質卻卻讓人們贊嘆不已。
山丁子耐寒性極強。它從不懼寒冷,在零下30℃左右的環境下能夠正常存活,有些品種甚至能抗-50℃的低溫。
山丁子極耐瘠薄。它不像其他果樹一樣需要肥沃的土壤,溝壑旁、山林邊到處都可安家。即使在花崗巖、片麻巖的山地里,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崗上都能看見它優美的身姿。
山丁子極耐干旱、壽命長。它無論在濕潤的環境下,還是在干燥的土壤里都能夠頑強的生長,記得有一年我們家鄉大旱,炎熱的夏季里連續一個多月滴雨未落,地里的莊稼、山上的樹木旱死很多,而唯有山丁子樹安然無恙。
在烈日下它也是“奄奄一息”,然而經過一個晚上它就又精神起來,主要原因是它的根系發達,根又很深,所以能吸收到土壤深處的水分,因而使得它也成為一種長壽樹種。
山丁子抗病害、易繁殖。山丁子樹有很強的抗病性能,基本沒有什么病害,在山區被稱為“不死樹”,蟲害多的年景,它即使被蟲子吃光葉子也不會死掉,會慢慢長出新葉。它還極易繁殖,它的果實被鳥兒吃掉后,它的種子隨鳥糞排出,落到土里就會生根發芽,長成幼苗。
山丁子樹姿態優雅嫻美,花繁葉茂。白花、綠葉、紅枝互相映托,美麗鮮艷,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山丁子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致,是上好的木材。常被用來制作印刻雕板、細木工、工具等。
山丁子還是極好的蜜源植物。每到開花季節,就會引來無數的蜜蜂,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由于山丁子具有耐寒、耐瘠薄、抗病害、長壽等突出特點,它被廣泛用于嫁接蘋果和花紅等樹種的砧木。
山丁子一年四季都向人們展示它特別的美。
早春,微風吹過,萬物復蘇,山丁子也急急忙忙地醒來,它伸展伸展腰肢,活動活動臂膀,精神百倍地迎接春天。
溫暖的春天里,它會長出許多新的枝條,那新長出的、暗紅色的枝條肥肥嫩嫩的,猶如嬰孩的皮膚光滑細膩。
那些老枝干上會長出一簇一簇的暗紅色小苞苞,一枝枝、一簇簇,密密的,這就是山丁子的花蕾。那暗紅色的花蕾一天天變大,顏色也從暗紅變為粉紅,再變成粉白,好似少女含羞的臉頰,甚是惹人喜愛。
細雨如絲,微風吹拂,山丁子沐浴著春風春雨,它的花蕾也一天天長大。
明媚的陽光下,花蕾終于裂開小嘴笑了。剛剛開放時的花瓣是粉紅色的,隨著花朵越開越大,花兒就變成了粉白、潔白。
山丁子花是簇生的,一簇五六朵,一朵五個花瓣,這就使得花朵很茂密,每個枝條上都綴滿花。
天氣越來越溫暖,山丁子盛開了。幾乎一夜之間就滿樹沸騰了,讓你驚詫于它的速度,驚艷于它的美麗。
那一團一團、一樹一樹的玉樹瓊花,陶醉于翠綠的春意里。
山丁子花酷似梨花,有梨花的潔白,但比梨花更熱烈、更奔放。它潔白如雪,爆滿枝頭,讓你目不暇接,那潔白在陽光的照耀下,晃的人都睜不開眼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只能來形容沒有生命的白雪,那些冰冷的景致雖然也是晶瑩剔透的,但它是不能與有生命的山丁子花相提并論的,山丁子花那四射的活力更讓人心曠神怡。
整棵樹都被潔白的花兒籠罩,像一個碩大無朋的大花冠。那一樹的雪白隨風起舞,似白云飄緲,又如白紗飛揚。
山丁子優雅嫻靜的樹姿,繁茂的枝葉美不勝收,那白花、綠葉、紅枝相映成趣。置身樹下,真如到了瓊樓仙境,讓人陶醉在春光里。
微風吹過,陣陣清香沁人心脾。小蜜蜂聞香而動,成群結隊地來赴這鮮花的盛宴,它們一邊采蜜,一邊舞蹈,上下翩飛,好不熱鬧。
入夏,萬物扶疏。山丁子的葉子更加茂密了,整棵樹猶如一把把巨大的傘,綠葉間長出來一簇簇青綠色的果實。
這時候的果實很小,大概綠豆粒大小吧,每一個果子都連著一個長長的柄,像一根一根的釘子,那個果實就如釘子的帽。
這時候的山丁子是很澀的,大概青澀這個詞就來源于這里吧。
如果這個時候你“膽敢”吃一顆山丁子果,保準會酸得你五官變形,嘴角恨不能咧到耳朵后面,比吃了苦瓜還要狼狽。
因為它的果子未成熟,所以它既酸又澀,如果能堅持吃上幾個,整個口腔就會變得麻木,酸澀減弱許多,可舌頭似乎變成了一把銼,無論舔都口腔的任何部位,都會有很粗糙的感覺。
等到山丁子慢慢成熟,到一半紅一半綠的時候,果實也慢慢變大,長到黃豆粒大小,這個時候它有了一絲甜意,不像先前那么酸澀的了。
金色的秋天到來了,山丁子果也全變紅了,微黃的樹葉襯著紅紅的果實甚是好看。那一串串的果實猶如一盞一盞的小紅燈籠掛在樹間,紅艷艷、亮晶晶,如瑪瑙,似寶石。
這時候的果實是味道最好的,摘一顆果實放在嘴里,用舌頭慢慢擠壓它,就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彌漫于口腔,那甘甜里略帶小酸酸的味道就會沿著牙齒慢慢四散開來,并在口腔翻滾,給你一種無可挑剔地、酸甜適口的滿足感,并且回味綿長。
冬天的山丁子熟得透透的了,但依舊掛在樹上經久不落,那白雪、紅果相互映襯,又是一道難得的風景。每到這個時候,會有一群群的鳥兒到來,它們貪婪地叨著山丁子,在為冬天儲存糧食。
在物質極其困乏的年代,家鄉的山丁子是我們山里孩子的美味。
我小的時候,平常很少看見水果,我們就把一些野果視為寶貝。
那時候我們常吃的野果有扁棗子、山茄子、都(du)柿、稠李子、山托盤、山葡萄等。但是像山葡萄、都(du)柿、扁棗子這些野果大多長在比較遠的大山里,我們小孩子采不到,唯有山丁子、稠李子這些可以隨處采到,而稠李子口感不好,所以只有山丁子是我們的最愛。
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天,我就會和左鄰右居的小伙伴一起去采山丁子。
我母親會把我采回來的山丁子洗凈,再放到做飯的鍋里蒸熟,然后加上少許的白糖拌勻,等晾涼了再吃,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至今想起來還回流口水 。
記得有一年除夕,我母親突然變戲法一樣拿出一罐頭瓶子山丁子,瓶子里的山丁子晶瑩的紅,還有液體滲出,母親拿出小碗,小心翼翼地用羹池給每人盛上半小碗,又分別倒上一些兒瓶子中的湯。
我們迫不及待地品嘗,哇,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直逼味蕾,恨不得把舌頭一起吞咽下起。
問母親這美味是哪里來的,母親說是秋天吃剩下的山丁子,她放在罐頭瓶子里,加了一些白糖,壓實后放在菜窖里的。
那半碗山丁子,是那個除夕晚宴上的佳肴,成了我永遠的回憶。
長大后我離開了山里,在外面求學、工作,但家鄉的山丁子永遠是我心心念念想著的味道。
記得我結婚以后,每到冬天放假回家,都能吃上山丁子,那是我的父親采的。
每到秋天,父親都會去山里采山丁子,挑出來最大、最好的放在一個笸籮里,然后用干凈柔軟的布蓋上,放在陰涼處。冬天到來后,再把它們挪到溫暖的地方。
母親說,父親對待那些山丁子就像寶貝一樣,時常照看,精心保管,為的就是能讓我吃上酸甜可口的美味。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很少有人吃山丁子,但我家鄉的山丁子依然保持著它們那些優秀的品質。而我小時候吃山丁子的那些經歷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