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通常在開發中,大多數人關注的往往都是技術,只是希望學習更多新的技術。但是,我認為每一個新的技術內部用到的都是很多基本內容。
因此,本文著重通過一個基本的 順傳
來了解其中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分析方法。
看過本文之后,能夠學習到的內容:
- 順傳的原則
- 對于控制器view 的懶加載的理解
- 如何進行調試
- viewDidLoad 和viewWillAppear的使用及調用順序
- 實現順傳的三種方式
效果圖如下
其中,window的根控制器是rootViewController是導航控制器。
如上圖所示,實現起來很簡答。當點擊按鈕“點擊跳轉”時,就會跳轉到另一個View上。同時,將顯示在該View上的label上的內容傳遞到第二個控制器的頁面的label上。
實現的條件
本文為了方便解釋,在跳轉時展示,使用的是storyboard
進行搭建的頁面。
順傳的原則
基本上,如果通過順傳,則需要遵循如下兩個原則即可。
1. 目標控制器得有屬性進行接收
2. 要拿到目標控制器
這兩個原則就是就是將數據從一個view傳遞到另一個view時需要遵循的。
通過在storyboard中,進行脫線從而實現跳轉的功能。因此當調用performSegueWithIdentifier
方法時候,內部會自動調用方法:prepareForSegue
相應的方法。因此可以在該方法內部做跳轉前的一些配置信息。
- (void)prepareForSegue:(UIStoryboardSegue *)segue sender:(id)sender {
NSLog(@"%@",segue.destinationViewController);
ToViewController *toVC = segue.destinationViewController;
//由于控制器的 View 是懶加載的.因此只有加載了,才可以分配內存空間.
//方法一:提前加載 view.
toVC.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toVC.toLabel.text = self.fromLabel.text;
}
對于控制器view 的懶加載的理解
為了方便解釋控制器的跳轉的邏輯,在此處用如下的方式進行表述:`A控制器跳轉到B控制器`
正如上部分代碼展示的一樣,其中展示的是方法一:
由于控制器的view是懶加載的。故首先將B控制器的view提前加載后,這時候才能加載B控制器,然后分配相應的內存空間。這時候B內的屬性才能有地方存放接收到的數據,而不會被釋放。
通過添加斷點,然后進行打印,結果如下圖所示:
分析調試結果:
當執行如下的語句時
toVC.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toVC.toLabel.text = self.fromLabel.text;
首先,由于當執行第一條語句的時候,會加載toVC的view,因此內部具體的操作是:
- 先調用toVC的viewDidLoad方法,然后分配相應的內存空間;
- 接著給toVC的屬性也分配相應的內存空間
- 由于toVC.toLabel該UI控件直接從storyboard進行脫線。
- 故該控件不僅分配響應的內存控件,并且進行相應的初始化操作(
就是將一個UILabel拖到storyboard中的時候,label的默認text值為@“label”
)。
- 從上圖中
the debug result
可以看到-
當執行完第一行代碼后,顯示的結果為
(lldb) p toVC.toLabel.text (NSTaggedPointerString *) $0 = 0xa00006c6562614c5 @"Label"
- 因此,可以看出來,此時toVC.toLabel的值是原來storyboard中的初始化的值
Label
- 因此,可以看出來,此時toVC.toLabel的值是原來storyboard中的初始化的值
-
當執行完第二條語句,從該圖
the debug result
可以看到(lldb) p toVC.toLabel.text (__NSCFConstantString *) $1 = 0x000000010e5840a0 @"順傳,,出去"
- 其內部具體做的操作就是:在堆內存中將toVC.toLabel.text指向self.fromLabel.text.我們知道,text是字符串,而在OC中字符串是一個對象,因此他們轉為C語言的變化是:
將NSString -> NSCFString
而在C語言中,字符串 是一個指針,具體是指向一個字符的指針
因此傳遞的是地址。而當類型char *c = "fdsfsd"時候,也就是在一個緩沖隊列中的保存一堆字符。
- 其內部具體做的操作就是:在堆內存中將toVC.toLabel.text指向self.fromLabel.text.我們知道,text是字符串,而在OC中字符串是一個對象,因此他們轉為C語言的變化是:
-
如何進行調試
從the debug result
圖片中,可以看到。使用的命令有p
,相應的還有其他的命令po
。他們兩者的主要區別是,p同時能夠打印兩該變量在內存中的存儲位置信息。這兩種在調試過程中最常用。
使用前提:
1. 程序中有斷點;
2. 只能查看當前{}內的相應的變量的信息。
當查看{}外部的信息的時候,可能出現呢error。
3. 當查看具體{}內響應對象等信息的時候,一定要加上完整的前綴。
針對上述的內容the debug result
,例如查看toLabel的信息,不能直接輸入p toLabel
,這樣會報錯的。因為找不到。而應該輸入:p toVC.toLabel
就可以查看相應的信息。
viewDidLoad 和viewWillAppear的使用及調用順序
- 調用順序
這個目前毋庸置疑的是,他們兩個的調用的順序為:viewDidLoad -> viewWillAppear . - 通常情況下,進行相應的初始化操作信息,是通過在view加載完成(
viewDidLoad
),view顯示之前(viewWillAppear
)進行的初始化操作。而viewWillAppear的使用,有時候是為了覆蓋之前在viewDidLoad中的某些操作,或者通過重新賦值來改變相應值操作。在代碼中的在下一板塊中體現。
實現順傳的三種方式
1. 方式一:通過B控制器的view提前進行加載的方式進行處理(上述已經展示過)
2. 方式二:通過將要傳遞的內容封裝成模型,然后傳遞過去
3. 方式三:通過額外增加一個UILabel,使其作為B控制器屬性,手動為其分配存儲空間。
注意點:以上三種方式都是通過給新的對象分配相應的內存空間的方式進行處理的。只不過有些是通過隱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已。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在swift
中,會對其有更好的理解。
方式一上述已經討論過
-
方式二:代碼如下
- 模型代碼
@interface Content : NSObject //聲明模型屬性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name; @end
- 控制器的代碼
- (void)prepareForSegue:(UIStoryboardSegue *)segue sender: (id)sender { NSLog(@"%@",segue.destinationViewController); ToViewController *toVC = segue.destinationViewController; //方法三:通國模型進行傳遞 toVC.cont.name = self.fromLabel.text; }
- 懶加載模型的代碼(實質是
分配內存空間
進行保存)
- (Content *)cont { if (!_cont) { _cont = [[Content alloc]init]; } return _cont; }
通過對此三小份額代碼的分析。其思想是:定義模型進行保存將要傳遞的name。然后拿到B控制器的模型屬性進行賦值,由于賦值的時候,為了讓con
能夠保存傳遞的信息,因此要給其分配內存空間進行保存將要傳遞的數據。故可以通過懶加載的方式,給其分配相應的存儲空間。
-
方式三:代碼如下
- 懶加載額外的label(otherLabel)代碼
- (UILabel *)OtherLabel { if (!_OtherLabel) { UILabel *otherLabel = [[UILabel alloc]init]; /* 若不想要該控件進行顯示,因此可以不設置尺寸,從而不會顯示出來. UILabel *otherLabel = [[UILabel alloc]initWithFrame:CGRectMake(50, 50, 100, 50)]; */ otherLabel.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self.OtherLabel = otherLabel; // 只有將 weak 的屬性加載到 self.view 上之后,才會進行強引用,而不會導致釋放. [self.view addSubview:_OtherLabel]; } /** 若沒有強指針指向 _OtherLabel,當從上一個`}`出來之后,就會自動釋放. NSLog(@"--%@", _OtherLabel);// nil */ return _OtherLabel; }
- 重新賦值toLabel的內容
- (void)viewWillAppear:(BOOL)animated{ self.toLabel.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eenColor]; self.toLabel.text = self.OtherLabel.text; }
- 定義新的屬性label
#import <UIKit/UIKit.h> @class Content; @interface To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不能以關鍵字作為命名的開頭 @property (weak, nonatomic) UILabel *OtherLabel; @end
此份代碼的思想不是為了提供一種新的方法,而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實現某一種需求的方法有很多,只不過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最后的最后只留下一個成果。因為那是最推薦的方法,而不推薦的方法,也自然有不推薦的理由。
在該份代碼中,就是不推薦的方法,因為它里邊有很多需要注意,容易犯錯誤的地方。而這些坑就是我們在日常的代碼中,經常會遇到的小bug。
- 例如:在該份代碼中,若該屬性為weak,假如不將其進行強引用,則在其從懶加載的代碼出去之前就已經釋放。因為是局部變量,因此出來{}之后,就直接釋放了。
//不能以關鍵字作為命名的開頭
@property (weak, nonatomic) UILabel *OtherLabel;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需要將其進行強引用,因此需要將其添加到控制器的view上。從而不會進行釋放。
故,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將屬性定義為stro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