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里思母親
文/長安18子
今天是五月十日,母親節。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已經過世的母親,她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禁不住鼻子發酸,淚水又盈滿了眼眶,就要流下來了。
屈指算起來,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八個月零二十二天了,我天天都在想念著她。2019年8月18日中午,八十歲高齡的老母親沒有留下一句話,就猝然離開了我們,駕鶴西去了,長安老家的少陵塬畔上又堆起了一座新墳,她與父親在短暫的分別后,又在這里相聚在一起了。
想起她老人家辛勤操勞一生,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里,吃過了太多的苦,受過了太多的罪,辛辛苦苦把我們姊妹四個撫養長大成人,也可以說是功德圓滿,心中了無遺憾了。只是,她與病痛抗爭了大半輩子,終于敗下陣來,也算是脫離了苦海,到另一個世界享福去了。我沒有了父親和母親,總感覺自己無依無靠,好像成了一個孤兒。我幸福的日子突然間塌陷,美好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一半。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像母親那樣關心我、愛護我、照顧我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唐朝詩人孟郊的那首著名的詩《游子吟》來: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的線,就是游子身上的衣服,是無時無刻不在的牽掛,是無論我們走出多久離開多遠,都能感受到她的這份親情和牽絆。
每次回家時,都是噓寒問暖的關懷;每次離家時,都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話語說不完。一雙倚門盼歸的眼,都是度日如年。
兒女們的寸草之心,對父母的恩情誰能報答得完?
因為,父母親衰老的速度太快,當我們有能力報答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離開了,留給我們的時間和機會太少了。常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盡孝要趁早,在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多陪陪他們、多孝敬他們、多順著他們,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我一向對西方的節日不感冒,但我唯獨對“母親節”這個節日的引進非常贊成。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應該把孝敬父母這個傳統美德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現在,我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可以孝敬的人了。在此,我想對全天下的母親們說一聲:辛苦了,祝你們節日快樂、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