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寫簡愛吧。
從小寄人籬下受人欺負,在學校經歷好友的離去,后來愛上羅徹斯特卻不得不離開,在艱難的求生境地中被表哥表姐救助,意外獲得了一筆遺產,拒絕了表哥圣約翰的求婚,回到已經殘疾的羅徹斯特身邊,在愛與幸福中度過了后來的日子。這樣看來,情節似乎略帶狗血,也沒有什么味道。雖然對簡愛的部分人生選擇不是很肯定,但是無法否認,她對自尊、等的堅守,對自由、對愛的渴望。
起初默默為簡愛所遭受的待遇感到不公,同情她悲慘的遭遇。但第一次被感動,是她在學校遇見的海輪·彭斯的這段話:“生命太短暫了,不應該用來記恨.人生在世,誰都會有錯誤,但我們很快會死去.我們的罪過將會隨我們的身體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這就是我從來不想報復,從來不認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靜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臨.”海輪·彭斯的表現初看懦弱,可是當聽到她這樣說時,很多家里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涌上腦海,我們總覺得無法忘記,無法原諒,將遺忘視為沒骨氣可是若是我們對生命看的更加通透一些,或許那些記恨的事情都會被撕碎揮灑在風中吧。
在羅徹斯特面前,簡愛說,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與你一樣充實.雖然我一貧如洗,長相平庸,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我們經過墳墓,最后將同樣站在上帝面前---因為我們是平等的。平等,有多少時候我們真的覺得自己與對方平等呢,我不知道。其實不止是在愛情面前,即使是在人生的每一個時刻,你面對的每一個人,問問自己的內心,你是否覺得彼此是平等的呢。當然人格平等,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或許自卑,或許自滿,其實平等這個詞,涵蓋太多的方面,其實我真的舉得自己沒有勇氣說我會時刻覺得自己與對方平等。即使表現如此。
既然說到了羅徹斯特,必然是要聊一聊他們的愛情的。認真來說,全書中,他們有兩次戀愛,在兩次的經歷中雙方的地位與狀況全然不同。即使最后他們有了一個幸福的結局,我依然在想,為什么要這么作呢。為什么在彼此都深愛著對方的時候離開呢。若是羅徹斯特的妻子真的有妻之名,有妻之實,或者說只要她是一個正常的生命,那么我都認可簡愛的選擇。我知道,她是想要光明正大的身份,想要自由的靈魂。可我依舊覺得這樣的選擇對自己對羅徹斯特都太過殘忍。即使不那么認可,但我依舊佩服她的勇氣與堅強,她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一切承擔應該受的苦難。堅守自己的底線,無論什么時候都沒有覺得自己應該將就。
難道真的有心靈感應這樣的事嗎,他們聽得到彼此遠方的呼喚。簡愛沒有選擇和圣約翰遠走他鄉,回到曾經的地點,守著那個雙目失明只有獨臂的羅徹斯特。是啊,在她的心里他依舊是曾經那個深情的他,是那個能給她溫暖與希望的男子。她的愛并沒有因為他的財產變化、樣貌變化而改變。這是愛吧,這是多么單純而真摯的愛呢。現在的社會上,大概很少有這樣的愛存在了吧。但我接受這樣的現實,畢竟在相愛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了自己做周全的考慮也該是成年人該有的思維方式。畢竟,除了愛,活著還有很多要考慮。在書的結尾書,我看的出簡愛的幸福感,一起生活的的人既能有靈魂的交流,還能夠彼此溫暖,這大概是小家庭最幸福的樣子了吧。
到最后,我還想說說書中不那么濃墨重彩去描述的人,圣約翰。也許有的人生來就是為了偉大的事業而生的吧。他們對自己苛刻,禁錮自己的欲望,只為了完成心中神圣的使命。難言感動,但實在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