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教育中,聽有“朗讀”和“聽寫”,但不是演講,所以我們不會演講是正常現象,關于演講緊張,我們先做如下認知。
1、我們需要做的是“控制”緊張情緒,而不是“克服”緊張情緒,緊張是與生俱來,無法克服的。
2、適當的緊張,有助于演講的情緒,比如運動員在上場前都會讓自己興奮,適度緊張起來。
3、“關注你想要,并非你恐懼”,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演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害怕上。
4、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指導,取得正確的方法加以練習。如果方法不正確,練習的越多,錯的越遠。
5、正確的方法+反復練習=自信,無它,唯手熟爾。演講屬于技能,是無法通過聽(講解)和看(別人)學會的,只有無數次親自“練”才能掌握。
下面是培訓師具體的訓練方法(如果能看懂,也可以用于自我訓練)。
一、上臺前,消除緊張的有效運動:
1、用力搓雙手10下。
2、用搓熱的雙手,從下向上搓10下臉頰,邊對自己說“微笑”10次。
3、雙手像摘手套一樣,每個手指按摩一次,邊說“摘下緊張情緒”。
4、甩手10下,問學員“現在緊張情緒跑到哪去了?”
5、自答“甩到褲子上了,那怎么辦?,原地跳10次”。
這是什么緩解緊張的方法?就是運動法+心理暗示
二、上臺時:快速邁大步上臺,速度要比平時快1/3,這表示“我不害怕講臺”。如果學員上臺的速度過慢,要請學員下臺,回去,反復練習幾次,養(yǎng)成快速上臺的習慣。下臺要保持和平時一樣的步速就可以了。
三、演講練習分成兩個方面說,就是“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的練習都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
1、第一個練習:“上臺發(fā)言的基本4句話”:問候、自我介紹、表明來意、結束語。
參考話述:
a、大家好!
b、我是XXX
c、我來……(為大家分享某某話題)
d、分享完畢,謝謝大家!
在這個階段,不需要準備更多內容,就是剛才那幾句話,會說就行。
同時要訓練“形式”,上臺速度,上臺站穩(wěn)后三秒再開口,“站穩(wěn)不晃、看著觀眾、面帶微笑”,敢于上臺就成功50%了,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成功80%了。
2、第二個練習:“一分鐘自我介紹”,同樣是限定內容,給予練習框架,基于上一部分的內容。內容包括:
a、我的姓名……(5秒,約20個字)
b、我的家……(10秒,約40個字)可以介紹家鄉(xiāng)或家庭
c、我的愛好……(10秒,約40個字)
d、我最難忘的一件事……(30秒,約120個字)
e、我的理想……(5秒,約20個字)
為什么先從“一分鐘自我介紹”開始練習?因為這個是自己最熟悉的話題,剛才說過練習演講要“先易后難”。
此時,不需要練習任何手勢,只需要把雙手自然下垂,想像用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縫夾著褲線。這個時候自己感覺非常不舒服,其實臺下的人看著你是很自然的。
與“手勢”和“走動”練習相比較,控制自己的身體停下來更難。
從以上“一分鐘自我介紹”的內容可知,“故事”才是演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空洞的理論和口號。
初學者,先不需要把故事講的多好,先能把故事講完整就是這個階段的練習目標,包括: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在這個階段,需要練習語速,一分鐘控制在240個字左右。用字數和速度,控制演講時間,精確到55秒到60秒完成這個練習為合格。
3、“站穩(wěn)不晃、看著觀眾、面帶微笑”動作練習方法:
關于“站穩(wěn)不晃”培訓師先要給出站位范圍,即“左右站中間,前后站在黃金分割點”,培訓師可以先在地面畫一個圈,讓學員每次上臺先練習定點站位。
“看著觀眾”有些人說是通過“把觀眾當白菜”,多看熟悉的人,虛視觀眾頭頂來解決的。實際練習的時候,我們需要學員先練習看著所有人,正視觀眾的目光。練習的方法就是練習看著觀眾,順時針,一個目光一個目光的對視練習,確認對方看到自己的眼睛了,就點點頭,換下一個聽眾練習目光對視。同時對觀眾學員的目光也是一個練習的過程。
等演講者適應一對一“點視”觀眾眼睛了,再增加一分鐘演講中,觀眾中要隨機展示幾個數字,需要演講者記住。這個練習的意義是看著觀眾,并且初步練習互動了。不能光顧著講自己的內容,也要注意觀眾的動態(tài),這是未來做講師的基本功。
“面帶微笑”可以請多個小組的學員上臺一起面對觀眾練習微笑,或者1對1的練習微笑。
4、“一分鐘演講練習”:有了以上的基本功,我們開始向演講挑戰(zhàn)了。演講也是有準備的,同一個話題要練習“1分鐘演講、3分鐘演講、5分鐘演講”,初學者不要以為練習的話題越多越好,其實一個話題講透了其它話題都更容易上手。
到3分鐘演講再加入手勢、語音、語調,5分鐘演講再加入互動和走動,所有的練習都不要急,一步一步來。
無論是幾分鐘的演講,記住上臺了就一定要脫稿,而不是背誦。
這個過程中,還需要錄像和回放,練習演講者自己看,按培訓師指導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動作。
剛才講的這些內容,都是基本功,但別拿基本功不當干糧。
基本功學會后,再練習更高級的比如“控場互動”和“演講風格”。
對于這些內容,只有極少數人是天生就會,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需要后天訓練才能達成的。
如果看了這些,感覺還是不知道從何入手,請聯(lián)系我,免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