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九個層次,你現在練到第幾層了?
第一層·好奇
人是有好奇心的,當我們身邊的人因為練瑜伽而有所改變的時候,我們會好奇為什么瑜伽會帶來改變,瑜伽真的能減肥嗎?瑜伽為什么能改變人的脾氣性格?如果你現在對瑜伽是什么,瑜伽都練些什么,瑜伽可以改變什么產生好奇的話,恭喜你,已經是第一層了。
第二層·喜歡
當你開始練習瑜伽,你會感受到瑜伽帶來的改變。比如,練習之后睡眠質量提高,肩頸后背都放松了不少,情緒可以平靜一些,即便是練習中的酸麻脹痛都能接受。漸漸的喜歡上了瑜伽的練習,有了自己喜歡的練習方式,喜歡的體式類型,喜歡的老師。
第三層·依賴
當我們開始喜歡上瑜伽,日子久了,產生依賴是很自然的事情。很多喜歡瑜伽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一天不練就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不練不舒服。
第四層·執著
一天不練就難受,這樣的狀態久了,一開始是依賴,最后就變成執著,沉迷。今天身體不舒服,生理期第一天,或者感冒了,最需要的是休息,若要堅持練習,不練不舒服,那就是一種執著,不僅對身體無益,甚至會損傷身體,得不償失。還有的伽人執著于體式,即便受傷也認為應該輕傷不下火線。很多的執著一開始是傷己,最終還可能傷人。
第五層·關注
有時候我們過分執著就忘了關注自己,一心只想“做到”,卻忘了更應該關注在“做到”這條路上你的身體感受。你只有關注到了自己,才會知道到底哪些體式是你能做,哪些是暫時做不了的。比如你每天都在做坐角式,每天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但是有一段時間進步停頓了,你會接納自己,因為長時間的關注,你發現有可能是身體先天的原因導致你無法繼續進步,那么你要做的就再是執著而是接納。好比“我”和“我的身體”在戀愛,彼此都不了解如何繼續下去呢。
第六層·接納
這里的“接納”,更多是接納自己。如果你可以走出第四層執著,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有些體式就是無法做出來,或者暫時做不出來,你放下了執著,接納了當下的自己。你會停下來去觀察自己真正的需要,不去糾結“為什么努力那么多還是做不好”這個問題。所以第四層到第六層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你先經歷了執著,跟著關注自己的需求,最后接納當下的自己。了解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什么決定,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第七層·約束
瑜伽就是控制你心識的波動,當你聞道一陣清香,你首先會分辨這是什么味道,跟著你會做出判斷“哦,這是花香”,跟著你會重新回到你原來正在做的事情當中,看似你回到了平靜,但是你的心有一瞬間的波動的。約束不是捆綁,而是維持一個平衡。旅行為什么會感覺疲勞,因為你的心識一直被周圍的新鮮事物牽動,內心無法得到片刻安靜,所以旅行結束后會感覺疲憊。而平時我們也有感覺,忙了一天也不知道究竟在忙些什么,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內心沒有一定的約束。若你清晰的知道每時每刻你正在做的事情,那這一層已練習的很好了。
第八層·自由
我們常說自律即自由,當我們有了“約束”自由的生活就到來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不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也不是你不想做的事情你可以不做就是自由,而是你不會被任何外界的事物所影響這才是自由。想一想被家里人催婚的經歷,有些人受不了匆匆忙忙結了婚,稀里糊涂一輩子,有些人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就提前犯愁,其實外界如何與你無關,你會犯愁完全是處于你的內心,是你讓你不自由了。
第九層·感恩
當我們的心自由了,很多事情都會有所轉變。比如你看單位的領導怎么都不順眼,某位同事無論說什么做什么你都感覺厭煩,當你練習好上面八層,你會知道,你所看到的不過是這個人的另一個面而已,而且還帶著“偏見”的有色眼鏡去看的,當你不會厭惡某個人,某件事的時候,你才真的自由了。也因此你會感恩你生命中出現的人,感恩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空氣,陽光,水。你對自然的感恩,感謝它將如此美好的景色帶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