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擾,何以解憂?
世間本無事?
《新唐書·陸象先傳》里說了這樣一句:“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庸人,平凡之人。如此說來我即為庸人,不敢遺世獨立,俗塵一卒罷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豈能無事?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總是有各種事情、各種困難,暫且不說世界和平該如何實現、川普究竟何去何從、宇宙到底有多少維度等問題,呈現于眼前的各種亟需解決的問題依舊充斥著生活,如中午吃什么、如兩件商品買哪一個、如到底TA愛我嗎……數不勝數。
庸人自擾之……
上面有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說笑,除卻個人原因的主觀存在問題之外,其實很多事情和問題是都是我們自己制造出來或者臆想出來的。
一個很常見的情景,當心情失落的時候,無論是穿行人群鬧市之中還是走在寂寥鄉間小徑,聽著那些略帶傷感的音樂,總會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心中往往最想表達的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我++,這首歌就應該完全是寫給我的啊”。如若不巧,一個失戀的人聽到張信哲的歌曲,那簡直就被自己感動的不要不要的,瞬間覺得自己的經歷能成為人間之絕唱、詩歌之故事,其實這只是一個事故罷了。
其實也就印證了另外一句話“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另外,在期期艾艾中,有時候會有一種“被洞悉”的錯覺,總是以為自己的一些細微的言行舉止被別人關注到,或者是自己有意的做出的小動作之類的線索,會被他人(即想象中的目標)意識到,并從中推斷出這些線索想要表達出來的含義。然而現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另一種極端,他人往往并不是那么的擅長去發現“特意”表現出來的線索,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廂情愿然并卵,兩眼茫然你說啥”。
其中體現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人們總是有一種傾向,那便是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過高的信任自己潛意識中展現出來的個人意見,并有一種強烈的表達出自身情感的欲望。
在多數情況下,對于事情的認識是無法做到完全客觀的,于是在理解或者解釋事件的時候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偏差,而每個人想要表達的情緒和感情更是千差萬別。在情感亟需表達但表達的方式卻有限的情況下,于是乎,矛盾產生了,也就有了少年強說愁,庸人自然而然開始自擾……
何憂不簡
脫離生活的無謂宣泄,以及自以為是的快樂和不幸,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感情和精力,在內心世界中的意識會逐漸沉溺在自我中,甚至于逐漸渺小……
然而,畢竟你我凡人一個,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如何去判斷并控制住即將產生的情感從而阻止不該有的情緒?好像很難。
說到這里,唯一法門貌似好像大概只能擺脫世俗遁入空門了。然而并不,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內心豁達坦然自若,應該便可擺脫紅塵煩惱事,即使做不到無事可擾,也能爭取念頭通達。
最后送大家一曲《凡人歌》,聽罷是不是又覺得這首歌寫的就是現在的心情?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http://www.xiami.com/song/378828
如若不棄,還請點擊關注。
有想法歡迎微博交流:http://weibo.com/SxKyL
一川,寫于丙申年甲午月戊午日,即猴年馬月第一天。因不知名原因,在2016年6月6日這個666的日子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