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知人生素來不易,但等自己都一一去經歷的時候,滿心歡喜也仍然只能一敗涂地的時候,還是愿意心存僥幸的,也許命運不會太過刁難呢?
讀書的時候喜歡把所有的事情寫進日記里,高興就開心的寫,難過的事就哭著寫,淚水落在日記本上,開成了花,我就比著淚花的形狀,一朵一朵畫在紙上。多年后再翻閱,本子上開過花的地方都比其他地方更為褶皺一點,但卻被歲月暈染成了無比絢爛的點,綴進了我的年少故事里。重看那當年哭著寫完的小悲歡,竟忍不住笑出了聲,笑那個傻乎乎的自己。
眼前那一堆曾經寫過的已經堆積成摞的日記本,自己都驚訝于自己當年的毅力。但是過去的日記讓我很明白了一點,當時認為天大的事情,都會過去的。只是我知道經歷的時候實在太難過了而已。
年少時候的自己,在日記里寫到:“我像一隻孤獨的小怪獸,喜歡在深夜裡用文字來舔舐憂傷。”這么多年過去了,我成功的長成了一只只長年歲不長心眼的白癡怪獸,孤獨的生活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卻弄丟了我曾經自我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只能用沉默,沉默來應對我目前所不能應對的事情。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無語。才明白真正無語的感覺,是比任何時候都要沸騰的,內心的聲音要比任何一刻都要喧鬧。我努力壓制內心的喧囂與吵鬧,努力讓自己變得平靜,卻差點把自己逼得崩潰。
我理解我自己的苦,我體會我的難過。
我們都曾是棱角分明的多邊形,為了適應這個社會,不得不接受歲月跋扈的磨礪,一天一點,有時候一天很多點。書上喜歡說一夜長大,但一夜長大的背景,往往都是一段段苦不堪言的過往。過來人告訴我要堅強,一切總會過去,就像現在的我想告訴日記里年少的自己,一切都會過去。
我不喜歡萊昂回答瑪蒂達“always like this”,這是個多么絕望的回答啊,卻被奉為該劇絕對的經典。但是萊昂卻用生命教會了一個小姑娘愛和希望。也許這才是這部劇的靈魂,命運讓兩個對生活了無期待的人相聚,但他們相遇讓兩個人對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生活不是電影,但電影卻來自生活。
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無論情節怎么樣,生活都還是要繼續,無論你覺得有多么艱難。
Everything will be OK!
總有一天,我能明白我現在我還不能明白的世俗,我能想通我現在糾結徘徊也想不通的事情,也能實現心中所思所夢。總有一天。
愿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如愿活成你所希望的樣子。無論歲月如何刁難,知世故卻不世故,裝糊涂卻不真糊涂。
而我,我會感到失望,但不會絕望。
我仍然會哭,但還是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