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房上的積雪開始掉落下來,一塊剛剛碎落,另一塊也搖搖欲墜,終于懶散的摔向地面,門衛大叔拿著掃帚抬頭望著房頂上積攢了一冬的積雪,無可奈何的等著。我路過大院里的杏花樹,仔細的看了看那枝干,想尋著些小芽,轉而又突然醒悟,現在才二月頭啊,離發芽還遠著呢。
立春了,真的暖起來還著實讓人有些不適應。節后第一天上班,同事們互道過年好,第二句便是今天可真熱啊。我不禁看了一眼未來一周的天氣,都在零下十六度左右,還真是暖和了。
去食堂吃飯要路過室外一段路,最冷的時節大伙兒都競相跑著過去,跺跺腳,搓搓手,喊著真冷啊。我常常拉著旁邊的姑娘說,冷什么呀,咱這么說:嗨喲,真涼快兒嘿。然后到食堂里熱乎乎的吃上這么一頓,日復一日,就這么著,把冬天熬過去了。
今年的立春立在正月初七了,早上吃了面,中午又和朋友吃了面,晚上和家人一起吃了春餅,飽腹過后,只覺圓滿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立春卻最讓人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情結。大概,春天來了,褪去厚厚的包裹和對一年無所作為的懺悔,又可以假裝計劃些什么了。
翻起手邊朱偉《微讀節氣》中對立春的描寫:
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春立于"冰雪鶯難至"時,所謂"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靜靜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釋,便"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了。
立春這個立字就涵蓋了一切,這一個字嚇住了寒冷,也震住了人心。古時候人們在立春這一天會梳迎春發髻,女人會戴"春幡""春旺"的發釵。好不熱鬧。這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陽氣上指,飽滿有力,朝氣蓬勃。預示著一切都要欣欣向榮的從頭開始了。
春天,也就在春節熱熱鬧鬧的歡聚過后,積蓄著怒放的力,悄悄做起了準備。
當然,于東北,真正的春天還要等很久。三四月還會至少下一場雪。南方柳色新的時候,北方的萌芽還沒有醒來,春天都是一夜之間的。等啊盼啊,春風一起,吹開了江水,一下子就暖了。待千樹萬樹梨花開,不過幾日,春雨一來,落了下去,夏天就來了。萬物都適應了這樣的節奏,來不及慢慢欣賞就要急躁的走入下一個季節。仿佛所有的季節都是為了最后那漫長的冰天雪地而拉開的一段開幕表演。
所以尤為珍惜這短暫的春暖花開。就像珍惜一場不想醒來的夢。
《四時令》
東風尋聲入賣花巷
熏暖去年燕子梁
故事說與亭亭小池塘
春山春酒 春與青溪長
今早醒來寫了三行詩。
我醒來的時候是紫色的
夜晚把我的記憶吸走了
清晨又給了我一個新的名字
又要雀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