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相同,國人對一件事情關注的持續熱度不超過一周的時間。果然疫苗風波也熬不過一個禮拜,大家不再那么關注疫苗事件了,疫苗風波已經過去,但我們的疫苗還會有問題嗎?
其實答案實在太簡單,就像我們問:地溝油被曝光后,還會有地溝油嗎?如果你不相信還會有地溝油,那就多去去一些小餐廳,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而且18年疫苗問題也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也不是第二次了,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疫苗事件充分體現了人心的黑暗,為了利益人可以不擇手段對孩子下手。為什么這種惡令人發指,因為沒有被監管,人心的惡就赤裸裸的完全展現在人前,我們才驚訝的發現,人可以壞到這種程度,其實人的惡還可以遠遠超過這種程度。疫苗風波雖然平淡了,但其它問題層出不窮,這幾天大量藥品被曝光有問題。面對如此惡劣環境,我們該何去何從?
昨天聽說女兒幼兒園的生活老師患胃癌去世,女兒下半年讀2年級,同時聽說另外一個幼兒園學校的生活老師也患胃癌去世了,同時看到身邊親人也有正患著癌癥的,聽到這些消息我們都很嘆息。我太太是一個膽小的人,聽說這些消息整個人都不好了,我也只有鼓勵和安慰她。我們去搜索一些數據,會發現癌癥在病患中的比例讓人詫異,誰身邊沒有個癌癥患者?我們的空氣,水,食物已經全面被污染了,才會導致高發的胃癌,肺癌和肝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又改如何面對呢?有沒有圣經的一些教導呢?這里淺談一些個人觀點拋磚引玉。
一、這個世界不安全,但有暫時避風港。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一個被罪惡玷污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安全的。【約16:33】在世上你們有苦難…這個苦難不僅是對基督徒信仰的逼迫,而且也是罪惡帶來個人人心的敗壞和整個群體道德的敗壞。中國已經進入互害模式了,沒有哪里是安全的。如果我們的安全感是建立在這個世界上面,那就是虛假的安全感。當然,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太24:16】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看到馬上要面臨的災難,逃到比較安全的地方,水更加安全,空氣更加安全,食物更加安全,各個方面都更安全的地方,這是世人普遍有的智慧,基督徒應該也要有。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去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或者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那么只能自己努力去挑選覺得更安全的資源,也不要自暴自棄聽天由命。在不好的當中去選擇最好的也是一種智慧。起碼我們也在努力愛惜自己的身體,而不是掩耳盜鈴。
二、不要成為互害模式的一環
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互害模式,你害我一尺我還你一丈,無處不在互害。作為基督徒,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向上帝負責,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為利益不擇手段。或許有些互害鏈到基督徒這里就終止了,這是上帝喜悅看到的。當然在互害的大背景下,做誠實的事情所付出的代價更高,有時候甚至無法繼續正常經營正常工作。上帝有時候就是讓我們經歷受苦走舍己的道路,不一定都會祝福我們生意興榮,但舍己的行為在上帝的眼中是極為寶貴的。
三、關注人的罪和社會的罪
疫苗的問題充分體現人的罪惡和社會的罪惡。只有福音才是良藥,個人的罪需要福音的轉變,群體的罪需要福音的普及和義人的發聲。基督徒面對疫苗事件也有責任,我們的責任首先是向人傳福音,同時基督徒也應當更加關注社會的體制和公義。即使一個人悔改,很多時候還是被動參與到罪惡的體制性犯罪當中。只有更多人悔改,從而影響整個體制的改良,那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基督徒一方面努力向人傳福音,另一方面應努力向社會發出正義之聲。
四、基督徒有永恒的避風港,那里才有真正的平安
即使處在這么糟糕的處境之下,基督徒也不應該失去盼望和安全感。正因為世界不安全,我們盼望更美的家鄉,我們有永恒的避風港,所以我們活著仍有安全感。在世上最糟糕的結局只是一個更美家鄉的開始。我們只需努力過好每一天,不為明天憂慮,感受在基督徒真正的平安。
【約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