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小松
01
最近,一篇介紹咪蒙公眾號發稿流程的文章,傳遍整個自媒體圈。
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這里先簡單科普下:咪蒙是自媒體大號,有1400萬粉絲,廣告是行業第一。咪蒙文風犀利,比如《有一樣東西,比男人的尺寸更重要》,比如《致賤人》。
根據文中描述,咪蒙每一篇文章,都是從50個備選主題里選一個,經過5小時的互動式寫作后,取100個標題,發到5000人的群里投票后,確定標題。
而我,踏入新媒體才兩個月,微信粉絲數還不到三十。閱讀量最高的《跟著美國最紅脫衣舞娘,玩轉品牌營銷》吸引來的唯一讀者,在短暫關注過之后,又取關了。
你問我怎么知道的?我的微信公眾號,在被關注和收到消息時,設置了系統自動回復。
在歷史留言里,我看到如下對話:
系統:“親,你終于來啦!”
他問:“有片嗎?”
系統:“親,小松在閉關碼字,上線后會及時回復你的。”
他不甘心:“有片嗎?片?有嗎?”
最終,沒等我上線,這位曾滿懷希望,又掃興失望的老兄,取關了。
你看,難怪我粉絲少,連粉絲的迫切需求留言,我都不能及時響應回復。
咪蒙措辭激烈、大膽直白,我畏手畏腳、諸多顧忌。
咪蒙標題都能取100個,我絞盡腦汁,一天才能寫一篇文章。
家庭式手工小作坊,怎么和人家團隊化、專業化的大集團相比呢?想到這里,我不禁仰天長嘆,難道我等自媒體小白,不談性不毒舌,真的沒法吸引讀者嗎?
02
最近看的一本書《迷戀:如何制造持久的吸引力》,給了我答案。
我隨手一翻,封底的幾行加粗大字映入眼簾:“讓你的產品擁有狂熱的粉絲!讓你的愛人對你的愛與日俱增!讓你擁有使人著迷的魔力!”
這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何方神圣,能有如此自信的語氣?
原來,本書作者,是美國的莎莉·霍格思黑德。
她在20歲出頭時,就已經做到廣告行業的頂尖位置。她獲得了數百項關于創意文案和品牌的獎項,幾乎囊括了所有重大國際廣告獎項。她的廣告作品,懸掛在史密森尼美國歷史博物館(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體系,保存上億件藝術珍品)。
03
霍格思黑德深入歷史案例、行為學和社會學、神經學、人類進化學的研究前沿,揭示我們對某些東西,神魂顛倒、迷戀不已的深層原因。
根據作者的研究成果,迷戀背后的運作機制,由七大要素構成,它們分別是:創新、激情、權力、威望、信任、神秘,和界限。
這七大法寶,步步為營,環環相扣。
創新,使得你的品牌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有了激情,人們更容易愛上你的品牌。
權力讓他們追隨你,威望可以贏得他們的尊重,獲得他們的信任。
適當的神秘可以吸引用戶,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而界限,可以保留細節,保留神秘感。同時,通過設置購買時間界限(秒殺),限制購買商品的界限(限量),可以增加稀缺性,創造緊迫感,喚起用戶害怕錯過好機會的恐懼。
04
看到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通過七大法寶之首:創新,能否讓默默無聞的小品牌脫穎而出呢?霍格思黑德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霍格思黑德看來,創新,意味著引進新的選擇,新的行為和新的思考方式,意味著敢于打破常規,拒絕亦步亦趨。
05
那如何通過創新,吸引讀者呢? 方法有三個。
一是客觀全面地分析自身特點,揚長避短,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學習行業領軍人物的思想、方法,能幫你生存成長、發展壯大。但如果原樣照搬、毫無特色,就只能等著被淘汰出局。
寫作本身還是一件自我表達的事情,研究這些東西的目的,是找到自我表達和大眾口味的平衡點。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喜歡學習心理學,有些感悟就會總結分享出來。初衷本意,是自我總結梳理,分享交流。斷斷續續二十篇文章下來,閱讀量都不高。
而當我看到,標題中不乏“年輕貌美的小姨子、風姿約綽的美女上司”的文章,在某某頭條上的閱讀量,動輒幾十、上百萬,再看看自己,只有個位數的閱讀量,要說這心里沒有一點兒波瀾,那是不可能的。
有天,我一咬牙、一跺腳,狠下心來轉變風格,專門為某某頭條,寫了一篇文章,本想著,這下算是貼近大眾口味吧?結果,系統判斷,配圖尺度過大,文章,被強制下線了。
話說出事的那張配圖,是小甜甜布蘭妮的一張唱片封面,姿勢確實比較撩人,要按我之前風格,肯定不選這種類型,但就是為了閱讀量,我斟酌再三后才定下來。
看到花半天功夫寫的文章,被強制下線,我居然松了口氣,如釋重負。因為,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會委屈自己了。
想當初,我費盡心思、揣摩讀者喜好,違背內心初衷,寫出一篇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文章,簡直是在浪費時間,有這功夫還不如多看看書,提升自己。
我們要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在大眾口味興趣,和自身愛好特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點,就是你后續要深耕努力、精進發力的著力點。
通過這些經歷,我逐步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風格:把社會熱點、娛樂熱點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分析熱點背后的心理學原理,這樣,既能吸引讀者興趣,也能兼顧個人愛好。
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改變思路后,我的文章第一次上了簡書首頁,閱讀量也漲了三四倍。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06
二是放棄人海戰術,抓住特定人群,挖掘特定需求。
在當下,傳播平臺日新月異,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前所未有。
這就意味著,主流用戶群體不再集中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或者年輕群體,而分布于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
這對于內容創業者來說,意味著,要放棄人海戰術,轉向對某一特定群體進行深刻、全面的用戶畫像分析。
用戶數量固然有用,但是,你能“接觸”的量才是你的資源。這就像銀行有幾百億,但是屬于你自己的,只有你存折里的錢。
如果,你能抓住特定人群的喜好,表面上看,他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部人,但在龐大的用戶基數下,你擁有的絕對用戶數量,也會相當可觀。
07
三是提升產品質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
傳統年代,信息稀缺,注意力充沛。但現在,恰恰相反,信息充沛,注意力稀缺,用戶已經被信息的輪番轟炸,搞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根據《2017內容創業白皮書》中,新榜聯合問卷網,所進行的調查,有54%的用戶反饋,對于知識見聞的內容,現有內容在數量上已經滿足,但質量上還未達期望。
這對于內容創業者來說,意味著要把輸出方向,從大而全,轉向對某個領域進行專業、深入的操作細分。
比方說,最近因為洗稿事件,而開撕的兩位自媒體大號:六神磊磊和周沖。事件原委還請自行百度,這里只用六神磊磊的寫作方向,舉個例子。
六神磊磊的公眾號,視角獨特,風格幽默,以蕩氣回腸的金庸武俠,和絢麗多彩的唐詩為切入點,談古說今,借武俠歷史人物評說時事現象、社會熱點,獨具特色,自成一派。單篇文章經常10W+閱讀量,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自媒體。
看六神磊磊的文章評論,讀者也大多是武俠和詩詞愛好者。文末評論里,對人物、情節、名句也是信手拈來,見解深刻,不乏生花妙筆。
可以說,六神磊磊對詩詞武俠的爛熟在胸、深刻思考,把文章立意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而高質量的內容,自然能吸引用戶,收獲讀者的熱情追捧。
所以,自媒體的未來趨勢,是知己知彼、揚長避短,在抓住特定人群喜好的前提下,提升內容質量,用專業性更強、質量水平更高的內容,來吸引用戶。
08
關于迷戀的七大法寶之首:創新,今天的分析就到這里,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持續關注,我會在以后的文章里,陸續介紹其他六大法寶。
就像《迷戀:如何制造持久的吸引力》里所說的:你的品牌越一文不值,你就越要打破現狀、出其不意,這樣,才有可能超越前人,從滄海一粟,變成蓋世無雙。
做到這一點,不談性,不毒舌,我們也能吸引讀者。
我是果小松,在嫻靜和活潑之間,來去自如的女子,關注心理學在情感解惑等方面的應用。
有點意猶未盡?請移步專題:《松鼠心理會,知識嘎嘣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