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盤腿坐在沙發上,爸媽圍著我,聽我一個人在那里亂侃。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戀愛結婚問題,我一句話,把我媽噎住了。
“媽,我可能不婚了。”
我媽翻個白眼,一臉的不相信。“你這孩子,年紀小小的,瞎說什么。”
我頓了頓,到嘴邊的一番長談闊論化成一句話“我覺得一個人過的更好啊。”
我不是敷衍我媽,我是真覺得一個人也可以幸福。再過幾天,我就21歲了。這個尷尬的年紀啊,想早戀晚了,想結婚早了。而偏偏我還是那個單身很久的姑娘,連對愛情都不抱希望了。
一直沒等到那個對的人,而且我覺得可能他也不在等我。我當然也羨慕過身邊的甜蜜蜜的朋友,也幻想過自己的幸福。可他一直沒來,我一個人走過了這個路口,下一個路口,轉彎處也沒遇到。也曾在某個十字路口猶豫過,彷徨過,想牽起某個走在自己身邊很久很久的人,可下一秒還是會想起那句爛在心口的話,不想將就。
于是我安慰自己,那就在他來之前,好好修煉自己,變更好吧。
然后,我開始撿起自己下了很久決心的目標,鍛煉身體,跑步,健身。開始健康減肥,壓制著自己的三餐,瘦下了20幾斤。我開始關心自己的皮膚,也對著鏡子拍拍抹抹。開始關注時尚,好好學搭配,穿出自己的風格。懂得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學習簡單烹飪,養一盆花,練練書法......
我真的開始變好了,可以在鏡子面前,穿著美美的衣服,看著自己勻稱的身材。會給自己煮一餐營養好吃的菜了。也會在時尚雜志上勾勾畫畫,思考搭配。我把一個人的生活過的精致了,可還沒等到他來。我甚至開始想,來不來都算了。等不等的到了,我也不在乎了。我開始相信了,一個人也可以過更好。
或許也是身邊的朋友向我傾訴過他們和另一半的爭爭吵吵,冷戰,甚至是無理取鬧和將將就就。
兜兜轉轉一圈,發現一個人坐上地鐵,拎著菜回家,鍋碗瓢盆的亂奏一番,聽著音樂,吃著晚餐,搭在椅子上歪著頭寫東西,或是窩在沙發上看看泡沫劇,睡在大大的床上打滾。這樣的生活好像也沒什么不好,反而好像還有點小微暖,小安逸。
然后,就這樣,20多歲的我,不是不相信愛情,也不是不期待愛情,而是不愿沉浸在愛情里,忘卻了自己的呼吸頻率,只是想要一個人自由自在的游啊游,讓滿池子的水蕩著幸福的波紋,一圈又一圈,漾開來。
“媽,我要是不婚了,我就養一條大狗狗,讓它陪著我,我倆幸福過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