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時
雨聲淋漓,莫濕衣裳。
信息時代的我們已經很難掌握農業社會時期對天氣季候變化的感知規律。高聳密集的建筑物遮蔽了云卷云舒,更遑論生活節奏如此快的今天,抬頭注視天空亦是奢侈。
老一輩的“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或是“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之類,如今聽的也少了,實踐起來也不實際。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之類的口訣也是殊途同歸。
而天氣的變化實在與生活息息相關,古人用長久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規律使這件尋常的事顯得如此詩意,其實網上一查也可以知道或晴或雨,只是總覺過分草率。
這款雨時,從名稱上就很雅致。界面無一處無用。背景色隨著日夜的更替而變幻,對應著天氣,會出現落雨下雪的動態。同時,隨著氣候的變換無常,會出現相應的詩詞。若是雨雪天氣,會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若是多云或晴朗,則是“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幽微精妙。
字句為繁體,時間既有24小時計時法,又有十二時辰。其對之后六天的預測叫做洞燭先機。細小處也求古色古香,很值得一觀。
【二】每日故宮
故宮出品,必屬精品。
每日故宮是一款將年歷與藏品相結合、每日呈現一件珍貴館藏的優質 APP。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央美院等高配置合作團隊設計推出,其風格定調雅致而不枯燥,傳遞文物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做到了針對用戶體驗的細膩觀感。
其 logo是如同宣紙的灑金底上一朵淡金色祥云,右上角有一枚紋樣為“宮”字的紅色印鑒。點開應用后會聽到一聲曠遠的鐘磬音,金色光芒從“宮”字上緩緩劃過,幽微至極。
每日的一件藏品,通常會應時應景,而每逢這樣正式的節日,主屏上的畫冊物件會加入動態效果,新巧別致。
昨日是七夕,它推出的就是乾隆年間的《緙絲七夕乞巧圖軸》,祥云上的牛郎會慢慢接近織女,取團圓之意;勞動節時是《胤禛耕織圖像冊·采桑》,樹上的桑葉簌簌地落;兒童節時是《大公主大阿哥庭院游戲圖軸》,孩子們點的爆竹會迸出火花;端午節時是《徐揚端陽故事冊·懸艾人》,掛在墻上的艾草隨風舞動。就是這一點不同,會覺妙筆生花。
一般來說,藏品的細部都能察看清楚,圖片質量好到可以截屏做壁紙。同時有一個淡色加號出現,點開就是對藏品歷史背景的簡介或是材質上的普及。提供隨手記錄功能,可以同步到印象筆記。可謂觀賞性與實用性俱佳。
【三】潮汐
潮汐是一款專注于工作效率的軟件。它的理念是“保持專注,遇見心流,一段美好的專注時光。”
當代人處處離不開電子產品,即便工作學習時也容易被手邊的手機打擾,哪怕什么都不做都想去打開鎖屏,注意力嚴重被分散。
于是簡單易行的番茄工作法「即將工作時間分為多個番茄時間,一個番茄時間為25分鐘的專注時間與5分鐘的休息時間。每個番茄時間不可切割,四個番茄時間過后可以休息20分鐘左右。」被越來越多人應用起來。
潮汐就是一款以番茄工作法為運行規律的軟件,其實應用商店有很多類似的番茄鐘應用,但是由于功能繁雜、界面花哨而被我棄用。
潮汐的風格極簡,名稱也詩意。它是一款很靜謐的應用,為每一種專注情境增加了五種舒緩的白噪音——海浪、雨聲、森林、冥想與咖啡廳。置身萬物平和,保持專注,遇見心流。
不同時段點進去會對應著早上好、下午好、夜深了等等,五種白噪音有著各自的色調,開始專注后隨著聲音會蕩漾出漣漪般的波紋,點計時圈可以關閉白噪音。
值得一提的是,白噪音可以后臺運行同音樂一起播放,偶爾睡眠不好,不妨聽一聽碎浪聲、林間鳥語、淋漓雨聲、淡雅琴音和模糊霧化的背景聲,定神清心。
新的一天都有一句值得咀嚼的簽語,點主界面右上角紙飛機的圖案,可以生成日貼保存下來。如果覺得25分鐘不夠嗨,也可以自定義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專注期間不可以再碰手機,否則專注失敗。
最終你所有專注的時間都會生成歷史記錄保存下來,長此以往,實在是年輪一般的人生。
篇幅長度所限,不多贅述。
希望各位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