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特么熱。
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波動的共同作用下,地球整個北半球都在熱浪中苦苦掙扎。
中國整個長江流域都變成了火爐,高溫加干旱,讓本應汛期的河流都干涸了,網上看著重慶人民開摩托車橫渡嘉陵江的畫面,有種朋克賽克的電影感。
之前上商務英語課程,老師提問什么是最偉大的發明,當時準備的答案是空調。
空調的續命效果在今年尤其明顯。四川那邊水電站因沒水就沒電發出來,現在實施限電,也限空調,簡直不敢想象,換我可能會融化掉。
現在城市的人抗熱屬性太弱,這個天在室外一會兒就遭不住了。
如果非要過沒有空調制冷的日子,那就要好好想想辦法才行。
大學住宿期間沒有空調,大一那年在珠海也是熱極了,同學們都把涼席鋪在走廊的地上睡,有的人甚至灑點水在涼席上,脫光了衣服只留一褲衩躺上去,那一絲涼意才讓人有入睡的勇氣。
高中住宿時也沒有空調,熱的時候就沖冷水澡,水是學校后山的泉水,冷冽冰涼,往身上澆一通,立刻神清氣爽,暑氣全消。最大的煩惱是宿舍住著12個人,排隊等得很辛苦,經常一個人在里面愉快地哼著歌,兩個人在外面踢門,三四個人在床鋪上喊叫,畫面熱鬧得很。
初中小學都在家住,熱天都習慣在屋外乘涼,習慣跟弟弟在一個樓洞附近玩,這個樓洞有漏斗效應,一直有很大的風,夏天的時候在這里玩耍陰涼又舒服。
爺爺退休之后,就在那個樓洞底下擺一個簡易的攤檔理發,來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老顧客,我倆上躥下跳像對猴一樣,爺爺實在看不下去時,才會呵斥一聲。
晚上在家睡覺沒有空調,只有風扇,一般買的四四方方的鴻運扇,記得是鉆石牌的,放在床腳對著吹,前面的風葉網罩可以改變風向,用久了會嘎吱嘎吱地響。
有蚊子的時候要放蚊帳,床后面的蚊帳會吸在鴻運扇的后面,發出嗚嗚嗚的聲音,也不那么涼快了。后來有了可以裝在蚊帳里面的微型吊扇,解決了這個問題,只是起床的時候要注意,經常會打到頭。
現在家里也買著風扇在用,是戴森的無葉風扇,死貴,但沒辦法,這騷紫太匹配我的氣質了。
天太熱的時候除了物理降溫,當然還可以化學防御,例如吃冰糕、雪條、汽水或西瓜。
夏天吃這些簡直太幸福了,好吃又解暑,小時候不常吃,吃的比較多的是綠豆糖水和涼粉,西瓜和雪糕是在出街的時候買來吃或者來客人的時候才備有。
等長大沒人管了,就放開肚子吃,還混著吃,雪糕、汽水、西瓜一起上,腸子吃壞也不管。
最近因為本人太浪太作,已生氣懶得理我的太太曾經說過,東北地區是天最冷的時候吃冰糕的,外面下著大雪,在有暖氣的屋子里吃冰糕才最幸福,感覺別有一番風情,令人神往。東北賣冰糕的就拿個籃子裝,不像廣東還得用冰箱嚴密地蓋著。
廣東最熱的時候也是臺風季節,對城市來說這是個禍害,但帶來的雨水可以解決太熱的問題,只要不太猛烈就好,就像戀愛時等另一半的心情,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這個時點,重慶又熱又干,已經9個山頭起火在燒了,希望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