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起床后習慣性地拉開窗簾,讓清晨第一縷陽光喚醒睡夢中的女兒,隨即開始洗漱。不一會兒就聽到了女兒的哭聲和老公的抱怨聲,原來是因為女兒沒睡醒不愿起床,老公開始數落她:“昨晚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反側就是不睡,早上起不來了吧?真是自作自受······”我很能體會老公的感受,以前的我面對女兒的不聽話不也是這樣煩躁地嘮叨嗎?
女兒聽了這些嘮叨和抱怨,其實并不能吸取晚睡的“教訓”,反而只會增加她的煩躁和對我們的怨恨,與我們想達到的教育目的適得其反。于是,我走到女兒的床邊,輕輕地將她喚醒,與之共情,先是理解她沒有睡醒很困的感受,然后告訴她如果頭天晚上早點入睡的話,第二天早上就會自然醒來,不會那么難受了,我們今天晚上就試試早睡好不好?
女兒半瞇著眼睛微微點了點頭,穿好衣服后一如往常的洗漱、梳頭、換鞋,然后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老公也長舒了一口氣。以前這種情形在我們家經常上演,雖然孩子從表面看是服從了,但心理陰影卻被我們給忽略了,試想,我們成人有時也有賴床不想起的時候,更何況是個孩子?
孩子好的狀態來自于父母的狀態。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父母真正擔心的是她的健康,上學會遲到,吃不上早飯等,把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傳達給對方,而不是指責和抱怨,相信定會收獲一個懂事的孩子。
對待孩子這樣,對待身邊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最近,我發現一向下班到家就抱著手機葛優躺的老公改變了,他會主動洗碗,買菜,有時還會做個拿手小菜,陪女兒講過故事,健身等。生活還是一如既往,作為老婆的我,外表也沒有變得格外漂亮,如果追其緣由,大概是我改變了與人的溝通方式吧。
家務的繁瑣和帶孩子的勞累足以摧毀一個女人的心智,相信每個獨自帶寶寶操持家務的媽媽都深深體會過。以前的我面對動不動就哭鬧的娃和“山”一般的老公經常會發火,抱怨女兒不乖,老公懶惰,甚至公婆的袖手旁觀。漸漸地,我發現如果這樣下去,會讓自己身心疲憊,仿佛看似美滿的家庭卻承受著地獄般的痛苦。
隨著女兒一天天地長大,教育成了我要做的頭等大事,讀了大量育兒書和育兒文章后,我從過去的陰霾中走出來了,我開始轉變想法,努力改變和孩子、老公的溝通方法。真的是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2017,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