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診所給孩子拿藥。
因為要現包藥,等待的間隙就給醫生老兩口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起了天。
不知怎的,竟聊到了老人年輕時。
他們今年70多歲,已到了古稀之年。
可能不常干農活,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
果然,人也是靠養的,尤其是錢更養人。
他們講起了幾十年前,孩子還小,沒人照看,不得已只能讓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照看還不會走路的小娃娃。
然后大人下地干活掙工分。
要不然,全家都會餓肚子。
以前干農活,還沒實現機械化,大多都是純靠手工,出苦力。
但那時有一點很令人欣慰,孩子們都很少生病,雖說吃的差些,但身體倍棒。
日子苦,熬。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是有接受不了的事情,怎么辦呢?
老人那張滄桑,疊滿皺紋的臉笑了笑,說道:蒙著頭往前走,啥都別想,接受不了也得接受。
我信他們說的話。
總之還是熬,人生有太多無能為力之事,不能對抗只有熬過去,或許才會有出路和希望。
我忍不住又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人對時間有啥看法,
比如說人從年輕時十幾歲到六七十歲,兒女也都成家立業,
這時的心情怎樣?又會有啥想法?
兩位老人沒有正面回答,似乎一句話把他們拉到從前的光景。
看那微妙的表情,似有對以前遭遇不順時的坦然或者釋懷。
他們微笑著淡然回應道:沒啥想法,慢慢過唄,一天一天的過。
是啊,日子很長,長到有時傷心痛苦時,黑夜尤其漫長,
就像掰著手指頭數數計算時間那樣緩慢。
日子又很短,短到幸福喜悅的時光于恍惚間一晃而過,又來不及看清喜悅的模樣究竟是什么樣。
不要再去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思考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也許我們大多數人在遇到難處或者挫折時,看不到希望和未來,
眼前一片迷茫和焦慮,根本找不到前行的路在哪兒。
人在幾近絕望甚至生無可戀,又有些許不甘心,
回望過去,又觸及不到未來一點影子,心里難免疑惑重重: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像這樣的疑問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都有過類似的靈魂拷問。
問了又怎樣,知道又怎樣,可誰又能給出具體貼切的答案。
沒有確切的答案,人活著沒有意義,根本不用煞費苦心去探討去索求什么。
有一種蟲子的生命只有一天,這一天對它來說就是全部。
人呢,幾十年的壽命,到了期限,也是隨風如煙而逝。
上古時期有一種大樹,八千年為一春,八千年為一秋。
這樣算來它的生命極限至少上萬年。
結合以上三種事物的本質,正如莊子所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的確,身在不同立場和處境,人對同一個問題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考量。
有時候,不要去強求什么,也不用費力的活在別人的眼光和期待里。
你就是你,常住當下,活著,就只管好好的活著,該你的枯木逢春,芳華勝景也一定會在某一天姍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