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考綱變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變化一:名著閱讀的考查增加了《名人傳》,刪去了《繁星春水》,檢測重點是學生真實的閱讀體驗和閱讀評價;
變化二: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考查由漢字書寫題,變為書寫漢字的筆順、筆劃題,旨在引導學生傳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變化三:說明文閱讀的考查由傳統的“連續性文本”閱讀,變為“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增加了選擇題的份量,簡答題注重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概括提煉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變化四: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不僅增加了選擇題,而且增加了融提煉信息、分析理解、觀點態度為一體的綜合題的考查。
變化五:詩歌賞析的考查由單純考查一首詩、二個知識點的模式,變為考查方式日益多元化。例如:通過考查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詩歌,探索作者的思想發展軌跡。2017年陜西省中考題:請你結合對《望岳》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理解,解讀杜甫的心胸氣魄,這道題就是秉承了這一理念。還可能考查文學評論的觀點在本詩中的體現,如《中考說明》中的一道題:前人多稱贊高適“有氣骨”。請聯系本詩《別董大》,簡述其“氣骨”體現在何處?
? ? 這些變化摒棄了背誦名著知識點的虛假閱讀方式,注重考查學生真實的名著閱讀過程;摒棄了模式化答題套路,注重考查學生真實的文本解讀能力;摒棄了初高中語文教學各自為政的理念,注重踐行初高中語文教學接軌的理念;摒棄了模糊性答案評判標準,注重考查學生讀深讀透文本、并能聯系生活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些變化作為中考語文命題的創新點、出彩點,既為今后初中語文教學指引了方向,也能真實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會在中考中有所體現。
“得基礎者得高分” 整合知識鏈、讓知識內化于心
? 陜西省中考一直注重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2500多個字詞的識記,63篇古漢語的背默,語法修辭知識的要點,常見的“之、其、而、以、于、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14個虛詞的用法辨析,課標要求的21篇文言文重點實詞在語境中的運用。
? 基礎知識復習 “記住”是王道,“會記”是途徑。如果說第一輪的復習,學生記住的是零星的知識點,第二輪復習就需要我們“化零為整”,把知識點歸納成知識鏈。例如:字音字形的復習,2500個字詞中我們大概只有300多個字詞難以辨析,學生們把這300字詞按照同音字、形似字、相近聲母誤讀字,常用字的習慣性誤讀,多音字進行歸納,一目了然,易記難忘;古詩詞的默寫,可以和詩詞賞析結合起來分類復習,把古詩詞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詩”“友誼送別詩”“詠史懷古詩”等類別,每類詩歌都有自己特定的意境和情懷,學生們理解詩意了,根據句意默寫,出錯的概率就降低了;復習虛詞的用法,我們把14個虛詞的不同用法全部歸納在一起,附上典型的例句,觀察虛詞在句中不同的位置,比較虛詞不同用法之間的區別,這樣你做虛詞選擇題不再是“猜讀”;還有病句的5種類型、劃分句子主干的8大注意事項、復句7種類型的辨析都可以歸納整合成知識清單,簡潔實用。
? 如何復習好基礎知識呢?寧靜老師總結了分散記憶法和自我糾錯法。分散記憶法:利用5分鐘時間記10個字詞,做完數學題后,默寫一首詩歌,挑出錯別字;自我檢測法,利用周末大塊時間,把易錯字音字形全部聽寫一遍;老師課堂上也可以把學生易錯文言實詞制成試卷,幫助學生過關。自我糾錯法:對于檢測中的錯誤,一定要糾錯,防止一錯再錯。
從真題中找規律 讀“懂”文章拿高分
多年擔任九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寧靜老師發現不少學生的遺憾失分點,提醒學生們格外注意。例如:古詩文默寫七題選五題完成,建議考生要挑出五個確定無誤的完成,多寫、全寫閱卷老師將會按照順序閱卷,一旦前者寫錯,后面寫的對仍不計分,希望引起考生重視,默寫時,孩子們字跡潦草、連筆字都會被扣分。圖文轉換題,不注意圖表圖頭中的對象,只是分析圖表趨勢,造成表達上的錯誤,有些學生作文水平不錯,但字太亂,易失分,寧靜老師提醒考生一定要規范書寫!
現代文閱讀需要考生格外注意,它是中考語文的失分大戶。在說明性文本閱讀中,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欠佳;選擇題中,準確檢索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欠佳。文學類文本閱讀中,學生們往往未能真正讀懂作品,對文章中心把握不夠準確,急于下筆做題。造成的結果就是閱讀粗淺急躁,不能很好理清文章脈絡,提煉、概括要點能力不強,語言表達啰嗦,閱讀綜合題答非所問。
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寧靜老師建議考生們在解答現代文閱讀時,必須建立三個理念,一是“整體”的理念,做題前,你一定要明確:這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文章的行文脈絡是怎樣的?文章寫作的主旨和意圖是什么?多數題目是依據文章主旨設題的。二是要有“聯系”的理念,大、小閱讀對局部問題的設題,多需要根據上下文結構上的聯系來解答。三是“甄別”的理念,小閱讀12個考點,大閱讀18個考點,每個考點的問題指向、每個考點答題的切入點、每個考點的答題區域考生們是否了然于胸?能否“甄別”出題人的真實意圖?準確審題了嗎?
“現代文文本閱讀訓練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學生一定要解讀近三年的中考正題和副題中的閱讀題,把他們當一篇課文來學習。研究這6套題的命題思想和創新點,并且悉心研究答案,看看自己的思考和答案的區別,了解自己思維的缺點,加以改正。”寧靜說。
大閱讀最大的創新點就是綜合題和課內外對比題的設置。寧靜老師拿2017年大閱讀考題《少年護城河》的最后一問舉例。“我和大華為什么能成為真正的朋友?許多同學就把最后一段的總結語抄上了。實際上,這個題把篩選信息、分析理解、觀點態度三個考點融合在一起考查了。需要從前文敘述的三件事中分析他們能成為朋友的原因,并且在認識上需要把握朋友的深層含義。《莎拉的夏天》最后一問“爸爸為什么認為莎拉能做自己的助手”這個題也是要從全文莎拉的行為和品質來分析,并且從認識上明確“守護燈塔”這個工作必備的素養。《一平方米的愛》第四題“下面兩段文字卒章顯志,請加以辨析”這道題既是對結尾議論句含義的理解,也是對“卒章顯志”這種手法的考查,一箭雙雕。”寧靜表示。
積累素材是前提、審清題意為入手、勤寫多練寫好作文
陜西省中考命題已經確定了“以命題和半命題作文為主”,主要以考查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主。寧靜老師認為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主要抓審題環節。作文的審題要抓住文題關鍵詞找到立意點,細審提示語拓寬寫作思路,留意文題中的虛詞避免偏題現象,審清文題的寓意擴大寫作范圍,如果文題題面過大,就化大為小寫出感人細節。
她希望考生們考前積累一些素材。第一類素材:屬于個人獨有的真實素材,學會敘述自己成長經歷中的一個曲折的故事。在“自然哲思”“社會觀察”“家庭生活”“自我成長”“讀書故事”“個性興趣”“往事回眸”“教室風景”八大主題都有自己的拿手好素材。第二類素材:收集一些社會熱點和焦點事件,如“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中國詩詞大會的熱點人物”“航天英雄孫家棟的故事”“宮崎駿的漫畫理念”“啥是佩奇的感恩故事”等,這些社會素材的積累讓你文章的立意高遠。第三類素材:可以收集一些歷史上和現實中仁人志士的事跡,但要避開屈原、陶淵明、李白等大家已經寫爛的素材,比如寫寫陳忠實的風骨、竇漪房的隱忍、張岱的孤獨、秋瑾的氣概,形成屬于你獨有的,既能表現你的思想和見地,也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
一定要在模擬考試中把“死”的素材刻畫成“活”的細節,用或生動靈氣或凝練大氣或精美典雅的語言表達出來,描寫要細膩,字里行間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最后階段一定要寫寫日記、隨筆,寫寫文章的開頭結尾,練練提綱的結構,刻畫幾個富有感染力的場景,這樣,考前學生們文字感悟力空前爆棚,一定能寫出考場好文章。
寧靜老師還總結了一些中考作文命題熱點:自我認知類題目,如“我一定會戰勝自己”“原來,我也很_------”“我心中的榜樣”“我不再----”“回家”等。弘揚品德類題目如“善,潤了青春”“好物未必要占有”“自律”“擔當,真好”等。張揚個性類題目:如“我在青春的懷里撒個野”“生命因------- 而精彩”“我的另一個天地”“我心雀躍”“攀爬的姿態”等。社會認知類題目:如“我愛我的家鄉”“ -----,讓我心生敬意”“心中的美景”“發現”,通過以上的總結助考生們一臂之力,贏得語文學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