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穿越劇一度成為時尚。夢回大唐或者康乾盛世,體驗皇宮貴族的奢華浪漫生活,參與宮廷暗斗和天下之爭,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然而說到生活的富足自由,文化的蓬勃繁盛,兩宋無疑是史上最佳的時代。南宋朱熹曾溢美:“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明代方孝孺詩云:“前宋文章配兩周,盛時詩律亦無儔。今人未識昆侖派,卻笑黃河是濁流。”清蔣士銓高度肯定:“唐宋皆偉人,各成一代詩。宋人生唐后,開辟真難為。”近代學者陳寅恪則于《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中盛贊:“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在歐洲中世紀暗無天日、資本主義剛剛萌芽之際,華夏宋朝正處在物質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鼎盛時期。
? ? ? ?生活在宋朝,可盡享繁華。兩宋時期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形成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臨安都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宋朝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城市,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由于市民階級的發展壯大,宋朝的世俗文化發展突飛猛進,小市民生活富裕了,自然追求精致生活,州橋夜市、勾欄瓦舍、游園燈會等市井文化高度發達,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和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記錄的,正是當時都市繁華熱鬧景象。柳永詞《望海潮》更是詳盡描繪: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詞中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的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 ? ? ?生活在宋朝,一定要做個文人。因為宋朝重文抑武,只要你會讀書,考得起進士,就一定能進入廟堂,而且生活無憂,性命無虞。宋開國君主趙匡胤有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開明理念,他曾在宮中立碑:“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條誓言一直被宋朝歷代帝王所恪守。這條規矩的嚴格奉行為士大夫參政提供了寬松環境和安全保證,所以宋朝的士大夫自覺意識很強,參政意識極高。同時宋朝的大臣也是最敢作為的:他們敢于公開抵制掌握實權的皇太后的非分行為,敢于管理宮中的一切事物,甚至敢于抵制皇帝的不合理要求。這樣,杜絕了各種其他勢力插手政治的可能。從歷史的實踐看,兩宋時期,直接死于皇帝之手的文人確實很少,最大的懲罰無非就是貶謫。而且兩宋時期的皇帝可能平庸,但普遍善良,大多文質彬彬,沒有產生暴君。宋太祖不僅立下不殺士大夫的規矩,而且非常尊崇文人。例如讓宰相上朝時站在親王的前面,在東華門外“唱狀元”,在啟蒙書中開宗明義地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文人的百般尊重,使得士大夫們在皇親國戚面前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那些曾經在歷史上亂政篡權的政治勢力如宦官、武臣、外戚、后妃、宗室都得到有效遏制,只有下士大夫才是朝廷正朔。宋朝的政治是君子政治,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清明時期。因此出了一大批文化大師和名流,像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黃庭堅、辛棄疾、張載,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雖然是個不稱職的皇帝,卻是一個名垂史冊的藝術家,他創造的瘦金體書法,以及花鳥畫,都是千古一絕。若在今天,必是個收藏家極力追捧的對象。
? ? ? ?生活在宋朝,最好不要從軍。宋朝的軍事最為羸弱,北宋時和契丹簽訂“澶淵之盟”,最后被金國所滅;南宋則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稱臣,后被蒙古所滅。整個兩宋時期,除了岳飛時期顯示了大國氣象,其余基本沒有打過什么像樣的勝仗。究其原因,主觀上是因為宋太祖以史為鑒,采取了抑制武將的做法。自唐代以來,安史之亂,藩鎮之亂,五代十國,武將們造反稱帝的實在太多,連趙匡胤本人也是“黃袍加身”,造反奪權才做了皇帝。因此趙匡胤一旦坐穩天下,立即 “杯酒釋兵權”,將主要將領,都封為節度使,高位虛職,讓這些手握兵權、從戰爭中殺出來的優秀將領,徹底賦閑,消除了直接禍患。接著他又設驅密院為軍事最高機關,管部隊調動;設三衙管部隊日常訓練;將領由皇帝臨時指定;徹底分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將領們想造反幾無可能。徹底消除了影響政權根基的隱患。但正因為前期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退役,后期優秀將領又無法好好帶兵,宋朝軍隊的作戰能力一直提升不了。客觀上看,主要是因為宋朝時期的國土面積較小,燕云十六州淪落契丹之手,而這些地方最適合養馬跑馬,所以宋朝騎兵少且弱,基本沒有進攻能力,遼、金、蒙古本就是游牧民族,又得物產地利,長途奔襲,來去自如,宋朝自是難以抗衡。北宋時童貫領兵20萬,進攻被金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遼國,遼國拚湊了二萬部隊,打得宋軍20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遼國的都城被金國打下后,宋朝又想沾一點便宜,派遣十五萬禁軍,遼國怕了,前來求和,宋朝不答應。遼國沒辦法,又拚湊了一萬部隊應戰,結果又打得宋軍大敗,宋軍只好求助金國,金國三下五除二就消滅了遼軍,從此看出了宋朝的虛實,稍作準備便輕松滅掉了北宋。
兩宋時期唯一讓人覺得蕩氣回腸的是岳飛的出現,岳家軍橫掃六和,所向披靡,將金兵打得膽顫心驚,然而正當岳飛要直搗黃龍,迎回二圣,恢復山河故國之時,宋高宗趙構指使秦檜以“莫須有”之名,謀害了岳飛,自毀長城。從此宋朝偏安一隅,軍事上徹底萎靡。生活在宋朝,作為軍人,無疑是窩囊憋屈的。
? ? ? ?因為軍事不硬,而文化又鼎盛,江南一帶更是繁華富庶,因此,兩宋往往成為北方異族的覬覦對象。金主完顏亮曾放言: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所以生活在宋朝,身在富貴鄉,心卻在憂愁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