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六六說:我們?yōu)樯兑幸粋€孩子?衍生出無盡的事務和無盡的操心。后來想明白了:現(xiàn)世報,天恩。
? ? ?
? ? ? ? 從迎接孩子來到世上第一天的手忙腳亂到后來照顧孩子的逐漸嫻熟,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有足夠的能力成為一個駕輕就熟的媽媽,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我發(fā)現(xiàn)媽媽這個身份每天都是嶄新的,因為我永遠不知道明天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我作為每一個年齡孩子的媽媽都是第一次,根本沒有歷史可以借鑒。
? ? ? ? 給我造成嫻熟媽媽假象的原因是兒童期之前孩子所有的活動和心理造成的結(jié)果都在我接受范圍之內(nèi),也就是孩子無論造成什么樣的結(jié)果我都有把握善后,兜底。但是隨著他心理和活動的加深,我已經(jīng)沒有了那種篤定的把控感,逐漸生出的是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和無助感,感覺自己面對著一個復雜困難的謎團,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破解它。
? ? ? ?
? ? ? ? 在這個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時代,所有的專家對教育都有了自己表達的出口,但是無論出現(xiàn)了多少教育專家始終改變不了的一個事實就是每個孩子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其實不用強調(diào),每個孩子都只能成為他自己,無論父母學習了再多的教育理論,如果忽略了孩子思想平等的基礎(chǔ),所有的理論都已失去了腳踏實地的土壤。
? ? ? ? 父母親人總結(jié)了好多好多的人生智慧要告訴孩子,希望他能少走點彎路,少受點傷害,可是那么多的智慧于第一次經(jīng)歷人生的孩子來說是太遙遠和抽象的存在,總要自己傷過痛過才是在書寫自己人生的歷史,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jīng)歷,只有在經(jīng)歷之后,領(lǐng)悟了多少,就有多少成長。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的生命狀態(tài)完全負責,也沒有人可以完全推卸掉屬于自己的責任,將責任推給他人,每個生命只能為自己負責。
? ? ? ? 多少自以為教育專家的文章在指責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缺陷:焦慮的母親,缺位的父親。甚至自以為是的分析了母親焦慮的原因是因為自我成長的停滯,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加到了孩子身上,但是有多少文章作者是母親或父親的身份呢?怎么能有母親的同理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可以有說“不”的自由。怎么能有父親的同理心:希望孩子為自己喜歡的理想而奔跑時不為五斗米而折腰。
? ? ? ?
? ? ? ? 此生無論在父母的道路上摸索了多久都是第一次,就如六六的感悟吧:人生所有的輪回就是補課,你只有把上下游的酸甜苦辣遍嘗一遭,你才算把這一級浮屠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走完。只是對于孩子來說,我們也應提前告知:第一次做爸媽,請您多關(guān)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