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esenhaus的音樂會結束后,我和曉園從Fulda(富爾達)坐火車去奧古斯堡,當天晚上有奧古斯堡市政局主辦的藝術之夜,我將有兩次半小時的音樂會。
從富爾達火車站坐快車到奧古斯堡需要2個多小時,可因為前一天漢堡那邊暴風雨,使很多地方都交通癱瘓,我們坐的快車也不斷的被通知晚半小時再晚半小時,到后來晚兩小時了,最后我們不得不決定換坐慢車前往。過去以為德國的火車也和日本一樣非常準點,其實不然,火車晚點也很正常。德國的火車站的設施大都比較古舊,沒有新型城市那么方便,特別有歷史感。德國政府不允許隨便拆遷舊建筑,所以修繕和保護就擺到了第一位。在紐倫堡和威爾茨堡換了兩次車,四小時后終于到了奧古斯堡。
奧古斯堡位于德國中南部是巴伐利亞的第三大城市,我三年前也來參加過這個藝術之夜,印象中是我曾經到過的一個教堂最多的德國古城。它建于公元前15年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時代,這個城市引以為自豪的是有莫扎特家族,戲劇家布萊希特等文化名人。
到達奧古斯堡已經三點多了,伊麗莎白來接了我們就去飯店旁的意大利餐廳吃晚午餐,伊麗莎白是老朋友了,她是醫學博士有一個診所,三年前也是她接待我的。為了我晚上演出有足夠的power我要了一份牛排和磨菇湯。我住的酒店就在市政廳旁,步行到晚上演奏的會場就幾分鐘。
一年一度的奧古斯堡藝術之夜是他們的特色節日,城市中很多地方設有演出的地點,人們可以根據節目單來選擇自己喜歡聽或看的節目,然后按照地點、時間前往。印著當晚節目內容的小冊子也在一個月或更早的時候散布在城市的各個公共場合。這個節日每年都有一個主題, 今年是德國宗教改革500周年,為紀念馬丁.路德今年的主題是“自由與束縛”。
入夜奧格斯堡人都穿上過去的服裝,讓往日時光重現。我的音樂會是在一個叫安東尼的教堂舉行,音樂會分兩次演奏各三十分鐘,中間有15分鐘的休息。這是一個不大的教堂,伊麗莎白和我到達時前面的音樂會還沒完,后面我的這場音樂會外面已站了一些人在等候了。我選了能代表自由和獨立精神的琵琶曲《天鵝》,表現禁錮和束縛的《陳隋》《寒鴉戲水》。兩次音樂會都座無虛席,還有坐在地下聽的觀眾。音樂會由伊麗莎白主持,她把我介紹給大家然后介紹了琵琶和我將要演奏的曲目,兩場演出都是我彈完三首樂曲后時間已超出了30分鐘,盡管觀眾一直鼓掌沒有離去的意思,我覺得很對不起熱情的觀眾,因為已經沒有返場的時間了,下一場觀眾還等在門外。最后伊麗莎白告訴大家,我7月2號在文化中心還有一場獨奏音樂會,歡迎大家來聽!
我的音樂會結束后,我們一起去另外一個會場莫扎特故居聽那里的古鋼琴演奏。我很好奇在這臺四百年前的古鋼琴上演奏家彈了貝多芬c小調鋼琴奏鳴曲“悲愴”是什么效果!古鋼琴上演奏的“悲愴”少了現代鋼琴的交響性戲劇效果。從樂器的發展上也可以看到時代和人的變化,當我們靜下來進入到那個古老的年代,帶給我們平靜、安詳一種自然的歷史關照,就像德國的許多老的建筑和街道,它們都是歷史的延續,一直沒有間斷的記錄著人類的生活、歷史和進步。這些帶有溫暖記憶的東西,人們可以欣賞它、觸摸它、可以使用它來感受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