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天一起早要去警察學院做講座,所以昨晚沒敢太熬夜,也就沒著急更新文章。今天中午才回來,想著對自己負點責,還是認認真真寫篇文章吧,別著急向老師和同學們交差。這個世界太快、太浮躁,靜下心來對自己也有個交代,盡量保持住寫作激情,向“虎頭蛇尾”說不!
接著昨天日更的主題展開,今天咱們談一談關于讀書筆記的見解(ps:昨天談的是課堂筆記,如有疑問,請參見本人昨天的日更文章:《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爛筆頭不如攝像頭》伺機打個廣告)。
好多現代人都沒有讀書筆記,也沒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因為好多人忙得根本沒有時間讀書,更何談讀書筆記了!(音樂學專業的同學除外!有關于讀書的問題,我想留在明天的日更里談,今天先聊聊有關讀書筆記的話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什么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于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賴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記下重要的知識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以上文字摘自“百度百科”之《讀書筆記》(每日一抄,你能拿我怎么招?哈哈!)
在之前的歲月里,本人也是不讀書的,直到2017年末的一次偶然機會,才開始慢慢地嘗試著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都談不上“恢復”,只能用“才!開始!培養!”這些詞!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后悔和遺憾終生呀!)具體因何讀書,且聽下次分解(再多寫容易跑題了)。
這次立志讀書,和以往不同了,因為看了一篇文章,里邊說大文豪蘇東坡盡管已經成為了大家,但還保持著每日抄書的習慣。因此打算“東施效顰”一下,每次讀到好看的句子和有用的哲理,都記錄在自己讀書筆記上。
至今為止用了三大本讀書筆記(其實還有一個最早的小軟抄本,由于不是Moleskine系列的,就不為大家展示了)
有時候也用軟筆抄抄古文。
有些眼花繚亂,因為太雜了,但這只是課余愛好,專業方面的筆記要另起爐灶。
具體書評,日后分享!
原本以為摘抄一些有用的語句就算是讀書筆記了,但年輕人還是too young,too naive!上次回家從報紙上讀了一片文章,才知道原來讀書筆記還有這么多門道!(具體有關于讀書筆記的分類與做法,請參照下面的圖片,我就不一一羅列了)
更巧的是,在西西弗書店閑逛,無意間看到書店自主設計的讀書筆記專用本,讓我欣喜若狂!
在此,給大家推薦這個筆記本(沒收廣告費,真心覺得挺實用)。首先,這個筆記本左邊有所閱讀圖書的基本信息,然后,左邊小塊兒可以寫一些讀后感,最后,右邊大片的空白可以畫思維導圖(昨天看同學們日更去聽講座,還畫了思維導圖,真棒!)全本一共可以記錄48本書,而我本人,現在也開始著手準備對過去一年閱讀的反思工作,光閱讀、光積累,不去回顧和反思,對于個人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摘抄,但現在看看,堅持不到一年的習慣,還是頗具成就感的!堅持!堅持!再堅持!
最后,盜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古詩《無題》,做為今天日更的總結:
構思時難寫亦難,日更無力腦要殘。
腦殘以為話會盡,仔細琢磨語未干。
熬夜但愁云鬢改,夜更應覺秋月寒。
讀書收獲無多路,筆記拿來經常看!
(譯文:寫文章時,構思經常是比較困難的,但有提起筆來書寫的勇氣更難。每天更新文章,更新地腦袋都快要殘了。腦殘后以為沒有什么話題可說,沒有什么文字可寫了,仔細琢磨琢磨語言,還是有很多話題可以漫談。寫文章熬夜,為鬢發由黑變白而擔心,秋夜寒冷,夜里更新文章容易傷身體,還是早點休息吧。想要更好地讀書、想有豐厚的收獲,沒有別的辦法和道路,勤寫讀書筆記,并不斷總結,反反復復的拿來琢磨和研究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正所謂:“無題亦有題,讀書要升級。問我怎么辦?筆記經常看!”
? ? ? ? ? ? ? ? ? ? ? ? ? 2018年10月28日 15:30
? ? ? ? ? ? ? ? ? ? ? ? ? ? ? 于北京 朝陽 為偉齋
(精力有限、才疏學淺、歡迎指正,請多包涵)
后記:感謝華圣書園親情贊助的Wi-Fi,才使得這篇文章得以順利發送,感謝!
明日預告:讀書的意義